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态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意义的一个重要概念,情态类型受说话者年龄和性别的影响。英汉翻译中,这种影响是否在原文和译文中保持不变,这是我们着手调查的问题。具体来讲,研究选取Harry Potter及其汉语译文作为语料库,以系统功能语言学情态系统为理论指导,运用WordSmith Tools及SPSS统计工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COULD在原文中没有“经常”的意思,但是在译文中却被翻译为“经常”;译者更倾向于将成人说话者表示“可能”的COULD情态用“情态操作词”、“情态副词”来翻译。   相似文献   

2.
韩礼德建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语篇分析建构了一个可适用的理论框架,然而从该角度对英诗及其译文的鉴赏在我国并不多见。通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从概念功能、逻辑功能和语篇功能出发,对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代表作"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的五种汉译版本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从新的视角诠释翻译研究中原文与译文对等转换的差异问题。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英诗汉译本的语篇分析和翻译研究具备应用性;英诗汉译的原文与译文很难实现"对等转换",因此在翻译评价活动中应避免机械地照搬功能对等原则。  相似文献   

3.
"功能对等"是指"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等值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即译文和原文在交际效果上具有象似性.纵观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基于象似性的翻译理论和方法不仅构成其核心理念,而且有助于指导、优化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4.
以公认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翻译指导理论之一——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阐述了功能对等是一种比较客观的等效翻译理论;并以歌词翻译实践《传奇》、《心太软》以及《Scarborough Fair》的中英文版本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歌词翻译中所体现的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诠释了功能对等理论对歌词翻译的实践指导意义,同时指出歌词翻译中,不仅强调内容的对等,也应追求译文的形式对等,使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要基本上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一致,从而澄清了等值理论仅仅为一一对应关系的误解,说明了对等理论所体现的不仅仅是字对字、句对句的对等,更是精神层次的动态对等,对以后的翻译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意识形态的翻译与文化功能对等之间的关系,指出在典籍翻译中意识形态的翻译是否起到与原文中意识形态相同的文化功能可以作为翻译批评的标准之一。以《孙子兵法》两个英译本意识形态的翻译为例,认为译者对源文本中意识形态的理解与翻译,在译文中表现为文本内部和文本与副文本之间诠释的一致性。如果译文在意识形态的翻译上没有达到文本内部和文本与副文本之间诠释的一致性,则译文与源文本的文化功能对等也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6.
功能翻译理论在儿童文学翻译中保持“童趣”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译文所要达到的功能来决定。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阅读预期,翻译过程中应考虑功能对等以再现原作风格。儿童文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儿童情趣。翻译中只有保留原文的儿童情趣,才能达到功能上的对等,使儿童读者产生亲切感,引起共鸣。  相似文献   

7.
在翻译活动中,对等是所有翻译方法的目的。等值是一个难于操作又很难取得一致意见的概念,中外翻译理论家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此有过阐述。系统功能语言学把语篇分析应用于翻译研究,为翻译研究打开了新的视野,而其强调的经验功能及文化语境也为分析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一首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两个译文与原文的不对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功能对等理论是尤金·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上个世纪中期在翻译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是早先传到中国的翻译理论之一。赏析珍妮·凯利和茅国权对钱钟书《围城》的英文译本,分析功能对等理论在该作品汉英比喻翻译中的体现,进而发现运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比喻翻译能有效地弥补文化差异,使译文更符合原文的意思。  相似文献   

9.
试论戏剧翻译的标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译文的使用目的决定了不同体裁文体的翻译应遵循不同的翻译标准。本文分析了戏剧翻译的特点,提出戏剧翻译应以功能对等为原则,以原语和译语观众能获得大体相同的反应为标准,并探讨了为达到功能对等需对译文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0.
对等性是翻译质量的一个根本方面,翻译质量评估中应从功能主义的角度考虑对等。翻译的主要任务是确立源语篇(ST)和目的语篇(TT)之间的对应,考虑源语篇作者的意图,同时产出的译文满足目的语读者的期待。相比于信息性语篇的翻译,文学翻译涉及多个因素,包含基于译者概念预设和文化预设的阐释,故应主要以原文与译文的语用及功能上的对等来评估文学翻译。  相似文献   

11.
《水浒传》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在增加了艺术感染力的同时,也给小说的翻译增添了难度。奈达的功能对等,是指译文对译文接受者所起的作用与原文对原文接受者所起的作用大体对等。本文以登特.杨父子合译的《水浒传》新译本为例,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水浒传》英译本中常见修辞手法的翻译处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贯穿于翻译的全过程,能动地指导着翻译实践。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关注的焦点始终应是原作意图和译文读者。翻译不能仅仅停留在译文与原文在语言表层意义上的相等,而要使二者真正达到语用或功能上的对等。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对陆文夫的《文化沧浪宜人居》译文作具体分析。从意义和风格的功能对等以及重创,解释性翻译,正说、反说与问说的转换等英译策略几个方面阐释了功能对等理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认为翻译时不仅要结合语境和背景知识来理解原文意义,也要兼顾汉语和英语在文化思维、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使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翻译的过程就是在译语中寻求功能对等的过程,在意义和功能上尽量做到忠实于原语。本文阐述了译出语内部个人习语、方言、语域、文体和语气等方面的差异,提出了在语义上和文体上进行对等的翻译,以期提高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15.
接受理论和功能对等理论都强调译文读者的反应在翻译中的巨大作用.从读者反应角度探究不同译文的翻译效果,研究形式与意义关系处理和归化异化翻译策略选择两大问题,可以看出,形式和意义统一以及异化翻译策略在中诗英译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6.
当今译学界中采用语篇分析理论的著名西方学者很多,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代表,他们把语境和语篇分析理论引进到翻译研究中来,把视野转到了语境和语言的交际功能上。本文从语篇分析入手,通过对语篇的交际功能和衔接的研究两个方面入手,来说明翻译必须注重译文的功能对等以及译文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相似文献   

17.
双关语的可译性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热点。语言、文化及表达习惯的差异,使双关语翻译难以兼顾其双重含义。"功能对等"理论以译语读者为中心,注重译文在译语语言和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功能,为双关语的翻译另辟蹊径。对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来说,译文只要能产生与原文相似的广告效应,能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近乎相同的感受就是成功的翻译。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元功能”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利弊的基础上,提出应该把各项元功能细分为若干子功能;进而从语类、翻译目的、语境和词汇语法四个方面分析原文各种元功能及其子功能在译文中是如何体现的,并指出译者要根据这四个制约因素来确定译文的表达,而不是一味追求“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19.
翻译作为一门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学科的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何才能使译文与原文达到最大程度的功能对等,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译者对原文语言功能的正确分析和把握并将其在译文中恰当地表现出来,本文围绕语言功能探讨其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在译文中体现应具有的语言功能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翻译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以飨各国读者,文学作品的翻译也就承载着实现作者和目的语读者之间的跨文化交际的重任。从功能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人际意义的角度考察文学翻译作品,可以发现人际意义的成功传译对译文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将语气和情态作为构成人际意义的主要成分。随着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发展,人际意义的理论框架得到不断的完善,许多实现人际意义的形式为人们所认识。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理论为基础,在语气、情态、评价和称谓语四个层面对文学作品翻译中人际意义的跨文化建构问题进行描述和解释,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将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