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长期以来,对于西藏有无冶金业,人们争议颇多。许多人认为西藏本地不产金属,没有冶金业。比如:中央民院研究部1955年编的《西藏社会概况》载:“……铁器业也极不发达,一方面由于西藏本地以前不产铁,生熟铁都由外面输入,价钱很贵;另一方面是从事这种工艺的人很少。”(该书25页)《卫藏通志》也载:“藏地素不产铜,向来成造佛像,仅用巴勒布商人贩来铜器销毁铸造,……若有不敷,再赴塘西南二十里路程,云南所属之吉当着地,收买熟铜。……藏地山上并无林水,偶有些小柴枝,炭质脆薄,不能烧烧生铜。”(该书325页)那么,诸如其类…  相似文献   

2.
西藏传统民居略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自元代建大都于北京,迄明、清,北京向为国内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间包括藏族在内的许多民族的知名人士,为了祖国的统一、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不远千里万里赴北京者络绎不绝,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在北京范围内,至今还保存着这些代表人物的活动遗迹,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本文主要叙述北京地区有关藏族的文物古迹及其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营口西炮台是清政府在沿海七省修筑的128座炮台之一。本文通过对营口西炮台火炮的略述,展示了我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发展及营口西炮台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5.
清代西藏藏医学的发展经历了两个主要的发展阶段,五世达赖喇嘛时期和十三世达赖喇嘛时期.在这两个阶段,藏医学无论在藏医典籍的著述刊行、藏医学教育、藏医药物学以及对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清代藏汉文献以及入藏人员的记载为基础,分服饰(贵族服饰和官员服饰、平民服饰以及僧装)、饮食(日常饮食、宴会饮食)、居住(贵族居室、农民居室、牧民居室)和出行(交通路线和交通工具)4部分叙述清代西藏的物质生活。  相似文献   

7.
8.
清代西藏矿业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缺乏史料,国内外均无人研究西藏的矿业开发史。夏湘蓉等人编著的《中国古代矿业开发史》(地质出版社1980年,该书后再版,台湾也翻印了)叙述至清末,但对西藏无所言及。1951~1953年,中国科学院西藏地质组对昌都及卫藏地区的矿藏做了初步的勘探,写成《西藏东部地质及矿产调查资料》(科学出版社,1959年)一书,成果是超越前人的,其中提到了外国人此前的考察,但并未钩稽中外史料。实际上,自康熙年间以来,中外的有关记载不少.只是有关同志不大了解罢了。本文钩稽零散的中外史料,略述自清康熙至本世纪初西藏的矿业及有关外交、运销事宜,以为补阙。  相似文献   

9.
清代西藏社会经济的产业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社会生产的行业或经济部门,它是一个介于社会经济宏观总量与微观细胞——如家庭等单位经济实体——之间的中观层次概念。由于受到当时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清代西藏社会经济的产业发展尚处于较为低下的阶段。在清代对西藏社会经济生活影响较大的产业主要有畜牧业、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清代西藏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的总体特征是:畜牧业是清代西藏社会经济中最重要的产业,在当时的社会生产中所占比例最大。农业是清代西藏社会经济中第二大重要产业.手工业在整个社  相似文献   

10.
略述西藏民族手工业之格局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工业是继牧业和农业之后的西藏第三大传统产业.它的出现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然结果。它为藏民族的农牧业生产提供了各种生产工具,同时又维系着这个民族的生存繁衍并为此提供了各种生活资料.西藏的现代工业在经历了艰难而又曲折的发展道路后,至今其基础仍然十分薄弱,手工业生产就成为弥补现代工业不足的重要手段,同时它也弥补了现代手工业产品中民族特需产品的不足,丰富了西藏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内容。拙文是在1990年对西藏的拉萨、日喀则、山南等手工业较发达地区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完成的一篇探讨西藏民族手工业之历史、现状以及总体发展趋势的论文.  相似文献   

11.
一西藏的城镇储蓄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一九五九年以来,大致可分三个发展阶段。五九年至六五年为“始增期”,累积增长额为1539万元,年均递增率为17.1%。平叛以后,实行民主改革,百废俱兴,西藏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看了《西藏佛教与人口》(载《西藏研究》一九八五年第一期)后,对其观点和提法不免产生了一些疑惑……。为了他广大读者对西藏佛教给西藏社会带来的利弊有个大致的了解,本文提出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以为引玉之砖。吐蕃王朝时期,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曾发生过几起“兴佛灭本”,“灭本兴佛”运动,但终归不能避免自己走向崩溃的绝境。其中崇佛达  相似文献   

13.
理藩院是清朝早在关外时期就已设置的、以后专门管理西、北地区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其主要官员及所属内部机构包括:尚书一名,左右侍郎各一名,额外侍郎一名。下辖文司,即旗籍司、王会司、典属司、柔远司、徕远司、理刑司。每司各设员外郎、主事、笔贴式若干名,皆以事之繁简定为额数。理藩院处理西藏地区的事务,主要是由柔远司负责。对此,《大清会典则例》中明确记载:“院属五司(当时理藩院只设五司)内柔远一司,原系承办西藏、喀尔喀、青海、厄鲁特及各喇嘛、哈密、吐鲁番回子诸部事,后有军机以来,因事务  相似文献   

14.
清代在西藏实行金瓶掣签的经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金瓶掣签是清中央确认蒙藏黄教大活佛的继承人的法定制度,就西藏来说,又是十八世纪末西藏政治事务上的一项最重要的改良措施。这个制度的创始,见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八月二十七日(10月7日)的上谕。此后八个月间清廷关于西藏事务的指示中屡次提及。五十八年(1793年)四月十九日乾隆的谕旨和同时颁布的御制《喇嘛说》,则总结了创立这个制度的经过,赋予它以较完备的形态。  相似文献   

15.
西藏自元朝纳入祖国的版图以来,各朝各代治藏政策均不相同。在元明清三朝的治藏政策中,清朝的治藏政策呈现出制度化、法律化、正规化的特点。在清朝诸多治藏政策中,长期驻军西藏,以资弹压,进行有效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然而学术界对西藏驻军的建立与发展涉足研究得很少,近几年虽有所涉及,但是也侧重的是西征方面,对驻军进行系统研究的却很少,本文拟对清代西藏驻军这段历史进行一次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6.
冯智 《西藏研究》2009,114(2):1-12
清代,西藏地方藏传佛教格鲁派占据统治地位,"政教合一"制政体和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态贯穿这一时期的整个历史.在清中央政府多层面的管理下,西藏地方各个时期的政教建制和沿革等方面都突出了清代的变化和特点,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密切,西藏人民为国家的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总揽此段历史,认识其特点,对清代西藏地方历史及社会的深入研究均具意义.  相似文献   

17.
和平解放以前的西藏,长期处于僧侣和贵族专政的封建农奴制社会,科技事业十分落后,特别是测绘科学技术几乎是个空白。本文拟对清代、民国年间的西藏测绘概况作一综述,祈请有关专家学者有以教正是幸。一、清代时期清代西藏的测量与地图绘制主要由清政府派遣入藏的藏人及官员和以各种原因入藏的外国人完成,其内容丰富多彩。谈到清代西藏的测绘史先要谈一下有关清代中国地图文的论著。对于西藏的地图史,一直无人作系统的研究,坊间所见有关中国地留史的专著,也只述及康熙.乾隆两朝对西藏地图的编纂①,致使人们认为西藏即使到了近代也没…  相似文献   

18.
从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在清廷治理西藏的进程中,西藏领主等级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元明两朝统治西藏时期,以萨迦、帕竹、噶玛教派为中心的地方政权接受元明的册封加委,领主等级制已初步建立。但是全面系统正规的等级制,都是在清代才真正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清代对西藏治理的深入,主权关系的巩固,给领主等级制的形成以巨大影响。然而由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宗教传统而来的承袭关系,甚至还有其他民  相似文献   

19.
尼泊尔是中国西藏南缘的一个小国,因与中国西藏接壤,同处喜马拉雅山地区,地域的相近性使其具有了文化上的共性。因此,自古两地便有了频繁的来往。自7世纪时,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的赤尊公主为妃,并为其随行带人的释迦牟尼像在拉萨修建了大昭寺始,由于共同的信仰使尼泊尔与西藏在宗教方面的往来不断。  相似文献   

20.
西姆拉会议破产后,英国政府曾经多次催逼当时的中国政府与之重开谈判,企图实现其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变为英属印度与中国之间的一个缓冲国的阴谋。但是,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国际格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英国在帝国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已经动摇,特别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中国人民的民族觉悟和爱国精神空前高涨,迫使北京政府在就西藏问题与英国的交涉中,抗住了英方的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也有所恢复。本文利用近年新整理出版的中英文档案资料,对1914年西姆拉会议破产后至1922年华盛顿会议结束期间中英两国有关西藏问题的交涉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英国分裂我国西藏的阴谋终于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