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艺术作品的本源》是海德格尔后期的主要思想著作。在著作中,海氏重点从艺术作品切入,探寻了"存在之为存在"的两种基本状态——即"遮蔽"与"无蔽"的问题。可以说,艺术作品的本源就是一种真理生发方式,也就是"此在把存在者从遮蔽状态带到无蔽状态"。  相似文献   

2.
在《艺术作品的本源》这本著作中,海德格尔通过“物与作品”、“作品与真理”以及“真理与艺术”三重追问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现象学结构,即存在者成为其自身——作品的作品性;作为自身的存在者是什么——艺术作为真理的无蔽的设立;作为自身的存在者如何是——艺术创作作为对无蔽真理的显现与保存。作为这个结构的一个结果,是传统形而上学美学在其自身的三个维度里的解构,即艺术作品作为构形的质料,艺术的本质即美作为认识性真理的感性显现,艺术创作作为对真理的模仿。海德格尔用现象学的方法完成了对艺术本质的考察,作为这样一种考察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传统形而上美学在其自身结构中的解构。  相似文献   

3.
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详细论述了他关于艺术作品的本源的哲学思考。他彻底批判和剖析了西方传统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之艺术观,反对将艺术作一种对象性的审视。由此他提出了自己的存在论意义上的艺术观,艺术的本质乃是真理的发生,一切艺术本质上就是诗。令人费解的是,海德格尔的最终结论却是:艺术是一个难解的谜。他也无意于揭开这个谜。要揭开这个谜,我们必须从思想之内在力量和现实的处境来加以着手。  相似文献   

4.
在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中,真理问题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真理就是无蔽,无蔽就是自在。无蔽无关主客和物我。此在只是思入在,亦即无蔽的前奏。海德格尔从古希腊的无蔽之义进一步探入真理、此在、在。无蔽,伴随着遮蔽、解蔽;以及此在和“真理”。理解无蔽,对于理解海德格尔一些重要概念和脉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也谈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德格尔追问"艺术作品的本源",是为了追问"艺术"与我们的"历史性此在"之间的本源关系;他选择"艺术作品"为追问"入口",选择"存在者在其存在中成其本质"的存在主义立场和"回到事情本身"、"直接呈现"的现象学方法为追问方式,都是有其多方面的原因和理由的;尽管在个别基本概念和语言表述上存在混淆和"模棱两可",但他仍然表达了许多关于"艺术"的充满智慧的深刻思想,给出了许多求索艺术本质的"指示"和"道路".并且,提出继续追问的"指示"和"道路"而不给出最后唯一的"答案",这正是海德格尔区别和高明于此前西方艺术哲学思想家们之处.  相似文献   

6.
海德格尔认为艺术作品打开并保持大地与世界的争执,而艺术的本质是作为真理的开端的创建,是一种"原始争执"。这种争执将艺术推入历史之中,并使历史开始或又重新开始。因此,不仅艺术本身是历史性的,艺术的本源这一问题也是历史性,是不断生成着的。不同的历史语境对这一问题的解答也会不同,并且艺术需要这种开放的历史语境,因为艺术本就应是对惯性之存在的颠覆,是不断新生、不断生成着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遮蔽与无蔽是海德格尔现象学的基本概念 ,现象学就存在于遮蔽与无蔽相互转换的界面上。遮蔽与无蔽之间的转换是通过逻各斯—语言得以实现的 ,而语言的发生场所就是在世界之中的此在 ,故此在的解释学的现象学成为海德格尔现象学的基本特征 ,因此 ,对遮蔽、无蔽、语言与此在等问题的思考构成了海德格尔现象学存在论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8.
在探讨人与"技术"的关系方面,海德格尔是一位先驱式的人物。他对人与"技术"关系的思考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主要集中在《存在与时间》中,通过对"用具"的分析构建出"此在"的在世方式,展现出"用具"在构建"此在"与世界关系中的积极作用。"此在"在"操心"中直面"用具"而敞开自身进入真理之领域,从而实现了人的自由;后期在《技术的追问》中,他对现代技术进行了批判,追问得出现代技术的本质是"座架"。此种本质将世界解蔽为单一的向度,造成了"此在"的遮蔽,使人的生存陷入困境。在这两个阶段,他分别使用了"用具"和"技术"两个概念,并指出两者是不一样的。"用具"和"技术"虽然指涉的对象一致,但是通过对两者的分析,海德格尔展现出的是此在的敞开与遮蔽状态。  相似文献   

9.
"居"是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范畴,对此阐微有助于海氏诗学的揭橥,本文先曰若稽古,将"居"延展以求现"象"出当下"图画时代"的镜像以资问题的依据,近而从"建筑"、"在之中"和"无"三方面加以阐发,以求"居"的澄明,从而引领人们走向本真的"居".  相似文献   

10.
在其著名的<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中,海德格尔另辟蹊径对艺术问题进行了全新的思考一、实践了胡塞尔现象学的思维态度,运用了现象学还原的方法,改变了追问的路线--从"物到作品"返回到"作品到物";二、基于对其"存在的真理"之哲学主题的关怀,从"真理的本质"方面思考艺术作品的本源问题,在关于"作品与真理"和"真理与艺术"的讨论中,阐明了艺术作品本源的追问对理解"存在的真理"问题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指示.  相似文献   

11.
海德格尔开启了一条从艺术作品本体出发探究存在的真理是如何生发的道路。《艺术作品的本源》是从现象学本体论的角度探索艺术哲学中的存在问题。海德格尔从存在之真理出发重新理解艺术的本质,沿着海德格尔的思路,分析理解装置艺术的本源及其意义。通过对存在于装置艺术作品中的物性及其真理的探究,把装置艺术作品作为对存在者存在的揭示来理解,进而把握存在的真理,即装置艺术的存在之美。  相似文献   

12.
海德格尔对艺术作品本源的探讨,在本性上就是探讨存在者的存在。作为独特的存在者的艺术作品,不同于纯物和器具之处在于,只有艺术作品才能敞开存在。艺术的本性是真理之自行设置入作品,也只有艺术作品才能让真理自身显现。在艺术作品、艺术家与艺术的关系中,根本的解释循环发生在艺术作品与艺术之间。此循环相关于不解的艺术之谜,这或许正是艺术永恒的生命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集中体现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中。按伽达默尔的说法,这篇文章的发表,引起了一场“哲学轰动”(a ph ilosoph ical sensation)。伽达默尔还进一步指出,“海德格尔新的研究所引起的真实轰动与关联于这个主题的令人吃惊的新概念的出现有关。”[1]P217这一“  相似文献   

14.
海德格尔针对世界的精神危机提出超越存在者整体的"无",作为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无"与"有"存在着亲密的区分,但只能基于"有"而超入"无"。"无"与此在相联,作为澄明的存在,是一种超越、始源、自由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引入作品概念,与《存在与时间》中的器具概念相对照,揭示出此在的超越性此在不仅观看着认识世界,操劳着拥有世界,而且还应和着创造世界.本文通过阐释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有关作品和器具概念的论述,表明其哲学发展的一个维度.  相似文献   

16.
真理问题在海德格尔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海德格尔思想的转向就是以其20世纪30年代的著作《论真理的本质》为标志的.海德格尔从存在问题出发化解了传统的真理观中的难题.海德格尔真理观的基本观点是:物必须首先作为其自身被敞开(显现)出来,它才能在陈述活动中作为对象出现,而物正是在此在的自由存在中才作为自身显现出来的;而真理的解蔽和遮蔽是在自由存在中直接发生的.此在向来就是行走在解蔽与遮蔽、真理与非真理的道路上,因为作为此在的人向来就在自由之中的.  相似文献   

17.
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里指出,因为艺术是真理的发生,所以能够成为人的本源。艺术中发生了真理,制造大地和建立世界。让大地成为大地,使存在者自行解蔽。在技术时代,作为技术的本质的座架,把现实当作持存物,以订造的方式解蔽物,这使人遗忘人的本质,这是对存在者自行解蔽的守护。在艺术中,艺术创作与保存让真理自行发生。作为赠予、建基、开端,标示着真理的创建,保持敞开的大地的锁闭性,使人见证人对大地的归属。艺术因而成为人的本源。  相似文献   

18.
《否定的辩证法》是法兰克福学派主将阿多诺 对海德格尔哲学本体论批判的一部力作。在第一部分第一章中,阿多诺抓住了海德格尔哲学 的一些最基本的观念和原则,通过一种宏观的自反构架炸开了存在本体论的神秘之门。在第 二章中,阿多诺对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本体论再进行了一种更加微观的精细的“内在的批判 ”。  相似文献   

19.
<法国中尉的女人>表征了后现代作家福尔斯的存在主义哲学观.主人公查尔斯"家-路-诗"的人生轨迹映射出人类对存在的困惑和不懈探索,这与海德格尔的"存在-此在-诗思"相应和.查尔斯从"在家"﹑"上路"到"诗意创造"的历程折射出"存在-此在-诗思"动态的真谛,即人类存在的多元之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海德格尔的名篇《艺术作品之起源》的三个版本,展现出它在文本、思路方面与《存有与时间》的呼应性关联,尤其关注到几乎未被讨论过的《存有与时间》中对古代希腊神庙废墟的书写。海德格尔所讨论的梵高的绘画、希腊神庙与《存有与时间》的第一部、第二部具有一定的呼应关联:在梵高的《鞋》那里,历史的向度尚未完全敞开,此在(即农妇)尚未真正地展开其时间性;而在希腊神庙那里,此在(即希腊民族)作为未来性而在场,或者说展开了其时间性。艺术作品是一种独特的物,它具有一种特殊的开启世界的力量,把原本隐秘、不显眼的事物携入作品所开启的世界之中,并且让大地是大地,这些都是同时间发生的本成事件,是一种否弃了事物作为认识论或是美学对象所具有的规定性的存有—历史性事件或者说跳跃。这种跳跃(Sprung)即促成艺术作品之起源(Urspru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