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在汉语语法分析中,常常遇到“中间状态”的语法现象,语素与词之间,语素、词与短语之间,词、短语与句子之间,单复句之间,复句内部分类和句子与句群之间,都没有鲜明的界限,都存在着一个模糊不清的过渡带。据此,可在语法单位的分析中,建立“三分法”格局,广泛使用“兼类”这一概念,进而建立语法单位的“兼类”系统。  相似文献   

2.
以定代中现象是当代汉语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语法、词汇、修辞现象,以往的研究很少。相关形式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主要集中在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比较密切及受关注程度比较高的一些领域。它的远源是文言中大量存在的同一形式,近源则是港澳台“国语”以及海外“华语”中的同类形式,具有简约化、陌生化、口语化与修辞化的表达效果。受此项研究的启发,可以建立古今之间以及语法、词汇和修辞之间的两个重要接口,从而用之于更多语言现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基于语料库研究方法,文章从历时层面考察了“掉”的语义演变路径及语法化进程。语料分析发现,“掉”历经了古代汉语的语义扩大及现代汉语的语义缩小,语法化现象首次出现于宋代,至清代较为显著,在现代汉语中得到进一步凸显“。掉”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存在语义滞留现象,语法化还不够彻底,处于后期加速阶段。  相似文献   

4.
英语语调短语停顿处时长、边界语调中的音高值、调域幅度值中存在梯度现象。梯度现象在语言中真实、普遍存在,并在语言交际中参与意义和功能的表达。我们在描写语言现象时如将“范畴”和“梯度”结合,能更真实地反映语言和语言使用实际。  相似文献   

5.
关于“唯惟维”三字自元《语助》始的历代虚词专著均有论及,现代汉语多从共时角度对其做比较研究。本文则以《马氏文通》为切入点,力图梳理三字历时性发展及共时性交叉的语义关系,彰显其对语法梯度现象研究及语词虚化体制的典型性标旨作用。  相似文献   

6.
试评《西周金文语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燮初先生著的《西周金文语法研究》一书通过精确的统计 ,对金文的语法现象进行了系统的描写。该书与《尚书》语法进行共时比较 ,较全面的反映了西周语言的语法规律。但该著仍然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在研究方法上 ,最大的缺陷是没有进行穷尽性研究 ,其次是缺乏“史”的观念 ,历时的比较不够 ,再次是有不少地方以孤证立论 ;在资料运用上 ,没有充分利用古文字研究的成果 ,过分相信第二手材料 ,导致语法分析有误 ,许多例句重见时 ,在引文、标点、译述乃至语法分析等方面存在自相矛盾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古代汉语中的结构助词“之”字可以出现在主语与谓语、主语与状语、后置定语与中心语、前置宾语与谓语等成分之间,这些已经为大家所熟悉。但这些成分与成分之间有“之”与否,结构形式及表达是不一样的,甚至相互间的关系有的也因“之”的存在而发生变化。本文就打算利用这些常见的语言现象,来谈谈“之”字在语言结构转换中的作用,也就是谈谈“之”的语法转换功能。一、出现于主语和谓语之间  相似文献   

8.
属粘着语类型的达斡尔语,一般来说,均通过在词根(或词干)后加表示特定语法意义的粘附成分来发生语法变化。如果一个词在发生语法变化时,其后连续加接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粘附成分,那么,我们认为,这个词应被看作是发生了“双重”或“多重”语法变化,而这些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粘附成分的依序连接,我们则可以称之为“语法成分的重叠”。达斡尔语各类词都有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上述现象。本文仅就名词语法成分的重叠现象,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离合词”是汉语中介于词与短语之间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从语法性质来说,它属于词;它最早出现于宋代,类化作用、认知方式、语体色彩、经济原则等都与离合词的产生和形成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0.
观音阁土话地处桂北山区 ,其语法有不少特殊现象。文章首先介绍观音阁土话的词缀 ,并与普通话进行比较 ,找出其语法特点。其次介绍观音阁土话的代词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观音阁土话复数人称代词 ,是通过单数人称代词的韵母和声调的变化来表示的 ;指示代词“这”、“那”的不同读音表示不同的词汇意义和语法功能。再次介绍观音阁土话副词的语法功能 ,普通话的否定副词“不”,在观音阁土话里用副词“没”和“勿”来替代 ,副词“没”根据不同的语境 ,又有变韵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修辞与语法有着密切的关系。修辞以语法为基础,语法和修辞互相依存,互相转化,探讨修辞与语法的关系对修辞和语法教学和研究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本文所指的“语法”是广义的概念,即语言结构的规律和原则。修辞的现象和规律是修辞学的研究对象,语言结构的现象和规律是语法学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2.
构式语法——现代语言学发展的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构式语法在对语言的研究和理解方面从本质上不同于传统语法,它认为语言是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研究语言必须将形式与意义紧密结合,企图构建起构式的网络;意义并非经由语言各部分推导得出,而是“所见即所得”。构式语法对许多传统语法未能解释的语言现象进行了有说服力的解释,但其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3.
秉持以常用语法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理念,从表已然和表未然两个角度,对马来西亚华语“被”字句作了与以往研究有所不同的描写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华语语法研究的三项基本原则,即均衡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和充分性原则;提出今后研究的三个着力点,即开展常用语法现象研究、显性差异与隐性差异并重而以后者的发掘为主、注重进行华语语法的内部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名动转用的认知及语法隐喻理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礼德认为名词化是语法隐喻的中心,而对语法隐喻中的动词化却未做研究。本文对已被公认为语法结构模式的“名动转用”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名动转用”应被看成是语法隐喻中的动词化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5.
汉语文言中定中短语作谓语是比较普遍的语法现象 ,其意义为“表示同那个定中偏正短语所表达的事物及与其相关的动作”。这一语法现象在现代汉语白话中也仍然存在。文言中定中短语作状语也是较常见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歧义”是包括汉语在内的许多语言都存在的一种重要语言现象。汉语里的歧义现象成因复杂、种类繁多,根据语言的三要素,汉语的歧义现象可分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语法歧义,前两种易消除,对于语法歧义,可采用层次分析法、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法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7.
“来”的语法化过程的语义关联顺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词的虚化研究是现阶段语法研究的热点,趋向动词又是最易于虚化的词,文章对“来”语法化模式的理论依据作了系统阐释。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语法化问题作了言简意赅的论述;第二部分对“来”的语法化轨迹作了详细描写;第三部分对几个含“来”的词的虚化作了描述;第四部分提出了“来”的实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出版的一些有关汉语语法的书,大都比较注重联系语言运用的实际,对帮助读者提高表达能力,纠正病句,有很大作用。但由于“四人帮”的干扰,多年没有认真开展语法理论的研究,有些书沿用传统的汉语语法体系,在说明某些语法概念方面仍然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含混不清的现象,这在句子成分和词组结构的分析方面表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作品翻译中出现的误读乃至曲译现象,主要是对句子的语法关系理解得不深不透造成的。语法结构分析是准确理解原文的重要步骤,旨在准确抓住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下的实际含义,句与句、句子与语篇之间的语法关系和内在联系,从而为译文的“信”和“达”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20.
构式语法自引入国内后,与汉语研究相结合逐渐成为一个新增长的研究热点。鉴于近十年国内汉语构式研究与过去相比变化较大,文章借助CSSCI数据库,以“构式”或“构式语法”为检索关键词,从理论研究、运用研究和应用研究3个方面考察2010—2019年国内汉语构式语法的研究现状。文章发现近十年国内汉语构式研究与之前相比虽有较快发展,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量化研究、中介语研究成果不多,构式对/构式群取例标准单一等,这些不均衡现象有待研究者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