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世界教育史学界对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评价,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分歧很大.康斯坦丁诺夫说:“赫尔巴特在哲学、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一切领域内都是反动的.”麦克莫雷说,赫尔巴特是新亚里斯多德.古德说,赫尔巴特是教育学新体系的建筑师.米定斯基说,赫尔巴特是“试图把教育学当作科学规律建立起来的第一个教育理论家.”他的教育体系中,有许多新鲜和珍贵的东西,但他的唯心论原则中,也有许多保守和形式主义东西. 过去,我们受苏联著作的影响,一直把赫尔巴特作为反动教育家批判.近年来,有些同志认为,赫尔巴特政治上反动,哲学上唯心,德育理论上保守,教学理论上进步. 这里,我想提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向大家请教,并非定型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一、教育学,缘何如此 21世纪,人类的教育事业掀开了新篇章。“满目疮痍”的教育学在新的时代何去何从,应该进行冷静的理性思考了。回眸教育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孔子、孟子、朱熹、洛克、卢俊、赫尔巴特,这些思想巨大的教育理论和学说对现代教育学的发生与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3.
一、教育学 ,缘何如此2 1世纪 ,人类的教育事业掀开了新篇章。“满目疮夷”的教育学在新的时代何去何从 ,应该进行冷静的理性思考了。回眸教育史上伟大的教育家 ,如 :苏格拉底、柏拉图、孔子、孟子、朱熹、洛克、卢梭、赫尔巴特…… ,这些思想巨擘的教育理论和学说对现代教育学的发生与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同时 ,由于他们之间思想和理念的迥异 ,又为后世教育学领域的无穷争论埋下了“可怕”的伏笔 ,就连作为教育学奠基人的赫尔巴特恐怕也不会想到 ,他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自以为“无缝”“科学”的教育学体系 ,至今竟然沦落到“千夫所…  相似文献   

4.
从19世纪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哲学的具体历史语境当中,探究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中的个性论,以期发掘在中日两国近代教育学建立伊始"个性"这一术语复杂构成因素和其确立的过程。在近代中国,"个性"经由翻译而来,透过对"个性"在中日两国作为教育学术语确立的探讨,通过对他者文化的理解,以加深对中国近代教育本身的整体观的建构以及自我认识。  相似文献   

5.
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经历了萌芽期、客观化自然教育思想、主观化自然教育思想、心理化自然教育思想、生长论自然教育思想的演变。每个阶段的教育家都为西方教育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客观化自然教育家夸美纽斯的贡献是:建构了教育科学史上第一部教育学,为近代教育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超越古典人文主义教育,树立了一种新的广义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对教育规律进行了科学化的探索;在教育研究方法上,他创立了自然类比法;确立了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史上第一个研究范式——客观化自然教育思想范式。主观化自然教育家卢梭的贡献是:确立了"把小孩子当作小孩子"的儿童观;提出了尊重儿童自然本性,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的观,奠定了"个人本位"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建构了具有儿童视野的教育学;创立了主观化自然教育思想范式。心理化自然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第斯多惠等的贡献是:倡导教育心理学化,开启了教育科学探索之先河;彰显了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伦理学、心理学;建立了比以往教育家的教育学更为完善的、令后人竞相效仿的教育学体系;形成了心理化自然教育家的教育研究旨趣:教育目的、教育过程、教育方法的心理化;创设了心理化自然教育思想范式。生长论自然教育家杜威的贡献是:提出并论述了"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三个命题,丰富和深化了"教育"概念的内涵和视野;提出并论述了兼顾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生成性教育目的——培养生长的人,深化了对教育目的的认识和视野;丰富和深化了儿童中心观的认识和视野,开启了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的先河;创立了生长论自然教育思想范式。研究这些自然教育家的历史贡献,对进一步推动教育科学的发展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6.
论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本文主要剖析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论,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赫尔巴特的三个层次的教育目的观;第二部分概括赫尔巴特教育目的论的特点;第三部分分析赫尔巴特教育目的论在外国教育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相似文献   

7.
19世纪60年代,德国掀起了一场赫尔巴特学派运动,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很快传遍了世界各地。19世纪末,运动的中心由德国转移到美国,随即促成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教育改革运动,使美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观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培训等各方面朝着教育科学化方向大踏步前进,并对美国后来的基础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之所以能对美国基础教育改革起到巨大促进作用,除客观需要外,主要是因为美国赫尔巴特学派使德国赫尔巴特学派的教育理论与当时美国的社会和教育实际相结合,对其进行了合理改造,并赋予了其更加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理论界,赫尔巴特与杜威分别被视为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二人在教育发展史上都起过里程碑式的作用.学术界特别重视对二人教育思想的研究,但在对二人师生观的比较研究中,多注重对二人师生观分歧的论述,而对其共通之处的研究相对不足.赫尔巴特与杜威在教育目的、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虽体现出不同的师生观,但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肯定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都重视学生个性、兴趣的培养和发展,都认为尊重和爱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所有这些,对于我们认识和构建新型师生观有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建构问题,是在互联网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观念造成的强烈冲击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建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自身发展的逻辑。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核心概念,也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体系等都必然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在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构成元素的逻辑分析,在前人概念框架的基础上,把思想政治教育界定为:一定社会或社会群体用特定的思想体系、政治观点、道德规范,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等形成和发展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人们施加的使他们形成符合该社会(社会群体)发展需要所要求的思想品德、政治素质和心理品质的社会影响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本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为基础而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社会现象)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