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道新 《中国民族》2012,(Z1):126-128
《刘三姐》:革命年代的声色之娱做了10多年的电影史研究,我发现一个令人沮丧的结论:中国影人越来越不会拍雅俗共赏并令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了。《刘三姐》的经典价值和影响力已经跟桂林山水联系在一起,无须太多的附会和张扬。我想说的是:在《刘三姐》拍摄上映的年代,尽管"革命"战胜了"娱乐",但  相似文献   

2.
我身上的某种气质使我难以融入这个时代、这座城市,难以融入到知识分子和文人学士中间去。他们也强烈地感觉到我是一个异类。1989年我进入北京大学读书的时候,师姐朱伟华说我是一个天生的"解构"主义者。理解张承志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尴尬的难题。多少年来,我一直抗拒着他,始终回避着他。在张承志极力要成为一个强者的时候,我一直在追求成为一个"弱者"。陈福民兄读出了我的文字中间迥异于张承志  相似文献   

3.
金欣 《民族学刊》2017,8(5):55-62, 114-116
郁达夫的短篇小说《沉沦》可以作为思想史文本来解读.小说的主人公"我"在空虚孤独中,发现了自然的身体,进而激发了欲望的身体,当欲望的身体得不到满足,"我"把原因归咎于欲望对象与自己不是一个民族,而自己民族所属的国家是弱国,因而得不到欲望对象的青睐.此时"我"的政治身体凸显,进而希望祖国富强,自己的身体欲望才能得到满足."我"在身体的煎熬中,以切身感受的方式,产生了强烈的民族和国家观念.在近代中国,个人身体始终被工具化的看待,身体(个人)必须服从于国家的富强和发展.对个体来说,民族国家观念可以通过"知识-权力"之下身体的自我规训的感受中产生.  相似文献   

4.
这里所说的“老大哥”是指汉族老大哥。五十年代,少数民族把汉族同志亲热地称呼为“汉族老大哥”;而汉族同志则称少数民族为“兄弟民族”。想起那时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那种兄弟之情,心头就难以平平静。我的家乡在一个偏僻的少数民族山区。记得刚解放那年,一队解放军驻在咱村里。一天,我好奇地走近部队驻地,偷看这些新来的客人吃饭。只见他们当中一个最年轻的象是发现了我,向我招手微笑。我怯生生地挪动步子·"…突然一声呼救:"村里失火了!"战士们撂下饭碗,冲向村里,消  相似文献   

5.
正(一)沅陵真大!这是我"初来乍到"沅陵县的第一感觉。自己的这种感叹,是有充分依据的。一则因为沅陵县辖区面积有5852平方公里,是湖南省版图最大的县。二则因为沅陵县的山路曲折绵长,下乡一个来回七八个小时在山路上盘旋是家常便饭。对于无法摆脱晕车"毛病"的我而言,想要不动声色地打发坐车时间,只能是停留在想想而已的份儿上。  相似文献   

6.
自《巴·拉哈巴苏荣诗选》汉译本面世以来,总有媒体记者和读者问我一个同样的问题:"在蒙古国或者蒙古语众多诗人中,你为什么偏偏要选择巴·拉哈巴苏荣的诗歌?"也有朋友好心地说:"你既然可以翻译诗歌这样不可译的高难度文本,一定可以译好长篇小说,那是如今市场所需的。当然,也是报酬不菲的。"面对这些关注或好意,我是心存感激的。但是,除了需要可以着手翻译长篇的充裕时间以外,我似乎还需要一个契机。这个契机是看不见的,也无法用一两句话来说明,它在我的心灵深处。  相似文献   

7.
我常以"大海之子"自居,以"大海是我故乡"而自豪。这是因为,我的艺术气质受益于大海,我的创新胆略受惠于大海。最近一些年,发现我的学生王晨光也以大海为母题,以海浪为基本语言符号,在画大海方面来势如潮,海浪成为了他歌唱的舞台。他画大海也是因为他生长在荣成的海滨,耳濡目染,他画大海是在画大海的回声,  相似文献   

8.
正一个小小的村子,五百年前是160户,五百年后仍然是160户,人口零增长。这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个奇迹。创造这个奇迹的,是贵州省从江县占里侗寨。曾有人问我,在你走访过的侗寨中,你认为最原生态同时最富有侗族文化特点的是哪个?我毫不迟疑地回答:占里。20多年前,曾有一位名叫罗西的澳大利亚女人类学家,在我国侗族地区进行多次田野考察之后,写了一部书,书名叫《隐藏在山地里的文明》。该书介绍了侗族的文明。侗族自称为"Geml",本义就是覆盖、遮蔽的意思。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事实上也正是这样,很多侗族村寨,正是"躲藏"在  相似文献   

9.
接春客     
每次回到老家,总是得到惊人的消息。老家的父亲和弟弟对我说原大队书记家老死了。粘伯死了。创老死了。堂叔死了。召伯搬到津洋口去了。新成儿也让车塌死了。等等,等等。每次听到这样的消息,我的心总要疼痛很长时间。一个生命消失了,又一个生命诞生了,总让我感觉到时间的残酷,世事的沧桑。在外面打拼,时间对我似乎没有意义。可是当我在年末携妻带子回到  相似文献   

10.
因为在心里搁了许久许久的万里边境,也为了完成好配合国家民委发起组织的兴边富民行动而开展的"走读边境中国"大型系列报道,近来我一直在阅读、访谈和思考,当然围绕的只有唯一的主题:边境!什么是边境?边境到底意味着什么?边境的历史与现状如何?边境与国家,与民族,与自然,与文化与我们每一个人,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无疑,这是一些庞杂而深邃的问题,完全不能指靠短短的时间就能够把它们弄明白。这些年,我断断续续地走过绝大部分边境地区。但只是走了。所以,这一次我想带着这些问题再系统地走完全程--"兴边富民行动·走读边境中国"。之所以叫"…  相似文献   

11.
李祥红 《民族论坛》2004,(10):44-45
<正>近些年来,不少远在外地的朋友跟我联系,希望能到江华,亲眼看看神秘而美丽的大瑶山。但说心理话,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瑶山人,也许是"身在此山中"的缘故吧,要说家乡的美或许能说出一二,要说大瑶山的神秘,还真有点为难。前不久,陪同一位从京城来的朋友在县城走了走,竟还真发现了一些瑶山的新鲜与神秘。  相似文献   

12.
正因为从事女性研究的关系,我经常在湖南民族地区调查走访。在走访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由于受儒学思想、传统礼教的束缚相对较少,湖南某些少数民族女性解放程度甚至要比非少数民族女性更令人乐观。比如,在江华瑶族自治县的岭东地区瑶族居住地域,有女儿为家族传人的习俗。当地流行儿子"嫁"出去,女儿为家族的传人。在瑶族婚姻习俗方面,大山区的瑶族有个显著的特点是"招郎"。所谓"招郎",就是男嫁女家,瑶族女子向来在社会中享有很高的低位,一般不外嫁,留在家中"讨丈夫"。没有女孩子  相似文献   

13.
由于职业的关系,我同田玉成有过长时间的接触和交流,我一直认为,老田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学术研究上的确有许多新的发现和骄人的成果,特别是他具有开创意义地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原生态"的理论,并领头创建了中国首家"土家族传统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4.
我相信我的青春早已被军衣染成了绿色.从15岁的那个冬季肩起一个战士的职责,我便把十七载最绚丽的年华留在了兵营.我结识了太多太多的战友,只有他是极特殊的一个:我与他接触的时间极短,留下的印象却极深极深;我与他分别的岁月已经很久,但对他的思念却愈加强烈;我把他当作我的兄长、挚友和知己,而我却不知他如今身在何方!他,就是我的班长、蒙古族战友敖泽.敖泽算不上英俊,但很威严;个子不高却透出健壮与慓悍.听排长一二三四地交待完如何照顾我的要求之后,他很标准地立正敬礼答"是",然后转身向我伸  相似文献   

15.
"审美人类学"既有意识地不同于"文学人类学",也有意识地不同于"艺术人类学",因为"人类学美学"的重心是在美学上,"审美人类学"重心落在人类学上。审美人类学从具体的审美现象提升到美学的层面,这中间有好几个层次的跳跃。最早还是为了广西师大的学科建设,来做审美人类学的,可以说是从边疆、从边缘起步。这段时间回顾了自己的学术发展,感到"审美幻想理论"对于说明中国经验是一个有效的理论,我想结合审美人类学的研究来进一步阐释它,在理论上进一步发展它。  相似文献   

16.
一、争议的始末 1987年5月,我以《萨满教与伊玛堪》一文,参加了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在同江市召开的学术会议.我的目的是以我论文中的观点,到这次会上做一次学术调查和请教.因为从学术研究角度,我发现了赫哲族"伊玛堪"这种文学形式和萨满教文化关系太密切了,无论其文学形象、描写内容、情节结构、幻想特点,都是萨满教文化的表现形态;而最后发现竟连"伊玛堪"(imakan)这个词也是来自萨满教的"伊尔木汗"(ilmhan)  相似文献   

17.
我近年在祖国各地发现了不少值得一提的口号.比如关于计划生育的,在西北我看到了"计划生育,丈夫有责",这说明那里的主要障碍在男方.在山东,我看到了"一人结扎,全家光荣",我仿佛回到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战争时代,不知道结扎这事有何荣可光?难道说也放鞭炮、骑大马、戴红花,逢人便趾高气昂地宣布:"俺结扎啦!生不了啦,快来俺家喝酒吧!"在河南,更有邪门的,叫做"该扎不扎,房倒屋塌;该流不流,扒房牵牛",这说明那里的计生工作很艰难,经常要采取严厉手段,但用"扒房牵牛"来强迫人家流产,却是违法.  相似文献   

18.
梁惠娣 《民族论坛》2012,(15):60-61
<正>四年一度的欧洲杯已过去一个多月,那万千群情激昂的球迷昼夜颠倒、神魂颠倒的日子终于渐趋宁静。而我这个"伪球迷"也在这场全世界的足球盛宴中逐渐发现了一批抓笔杆的"铁杆"球迷——作家。众所周知,作家是爬格子的动物,一般是好静不好动,但作家之中却不乏足球发烧友,他们与绿茵场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关注足球,写球评,到场上踢球,甚至还组织足球队,与人们想象中的文弱书生相距甚远。品读这些"笔杆球迷"笔下的足球,令人别有一番感悟。  相似文献   

19.
大约从2005年开始,每年"9·18"前后,我都会和同学们交流一篇曾在北大BBS上引起轰动的文章"一个东北人和一个日本人在上海的对话"。在交流的最后,我往往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会哽咽甚至泪流满面。2009年""9·18""前后,一年轻班主任问我星期一班会要说些什么,我说我将要读一篇在北大BBS上引起轰动的文章,于是我把这篇文章推荐给了这位年轻的班主任老师。  相似文献   

20.
正1990年11月26日那凄冷的夜晚,父亲那永远在思索的头脑进入了永恒的休息。我从小至大,直到后来工作,都没有离开家。尤其是母亲去世以后,照顾父亲就成了我的重任。有朋友对我说:"你自己就是一个字不写,把老先生照顾好,你的功劳就够大了。"我是努力去做的。我常觉得,我不只对父亲尽孝心,我是对中国文化尽一个炎黄子孙的孝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