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新加坡反对党(工人党)史无前例地赢得一个集选区之后,内阁资政李光耀先生和国务资政吴作栋先生毅然宣布退出内阁,目的是让年轻一代领导人在更加艰难和复杂的局面下带领新加坡继续前进。新加坡前两代领导层打造了人们今天所看到的现代新加坡,不仅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让社会经济的发展从第=三世界跃升到第一世界,而且在政治、经济、社会、法治等方面确立了基本国家制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几乎是同时起步的。经过近30年的不断推进,其基本思路越来越明确,方向和目标越来越清晰,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可以预料,今后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将会在实践中更积极稳妥、扎扎实实地前进。  相似文献   

3.
那福娟 《职业》2020,(10):67-68
经济政治与社会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院一门必修的德育课程,其不仅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点,还满足了学生实际发展需求,有利于持续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对社会现象的辨析能力.本文就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效率的优化措施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小梅 《职业》2017,(29):64-65
在中职的《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较差,很多学生都不重视这一学科.本文探析了提高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堂有效性的方法,供相关老师参考.  相似文献   

5.
潘庆华 《职业》2011,(27):111-112
笔者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的教学观念、学校的德育理念及自己的教学方法,总结了五个"走进":走进历史、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走进心灵、走进网络,从而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在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中,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都起着非常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依据布迪厄的资本理论,就三大资本对中国社会流动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公正、合理、开放的社会流动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问题的提出 中国的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无恒产而有恒心”,许多人一生孜孜以求的就是“医国”(语出龚自珍“何敢自矜医国手”的诗句)。然而“医国”谈何容易?“诊断”难,“处方”更难,稍有失误,非但枉做无用之功,误国、祸国也是常有的事。在20世纪以来的“医国”之旅上,人们常常面临一种困惑,这便是如何在“威权”与“民主”之间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8.
劳动者的就业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必然存在着相对应的关系,而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劳动者是否有更积极的推动效应和意义,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可以说,解决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稳定经济增长,保证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9.
徐文俊 《现代妇女》2014,(8):335-336
青年政治社会化即是指“负责高等思想政治教育的机构和社会机构、组织对其政治知识、政治价值观和政治实践的反复教育与训练,以及青年人内化政治文化的过程。”在我国各项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各种环境的变化及其产生不确定性对我们各类人群特别是青年的政治社会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青年一代只有通过在思想上实践中与社会等各群体互动,相互交流,不断提高自身政治文化素质和政治行为能力,才能逐渐认同社会主义主导的政治文化,在此基础上共同进步、成长。只有通过这一过程的互动与历练,才能保证我国社会转型在稳定的秩序中顺利进行,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政治规范要求的合格公民,最终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一场又一场政治运动纷至沓来,席卷城乡。许多知识青年,首先是那些典型人物,曾自觉或不自觉地投身其问。“文革”后期崛起的“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反潮流”典型,更是深深卷入到政治斗争的漩涡中。“文革”结束以后,如何对待这些知青典型,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周锡海 《职业》2014,(5):110-110
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政治素质的提高,对增强学生社会主义国家认同感,维护国家利益,建设和谐社会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改革》11月3日刊发的文章说,改革已经走过30个年头,从理论上说,应该形成了一个政府、市场和社会相互配合的治理体系,但从现实角度看,似乎是一种相反的趋势,国进民退、强化权力的迹象依稀可见。这种权力的强化,很多时候是以扭曲市场和打压社会为代价的。而目前对于金融危机的错误反思似乎又为强化权力提供了新的论证。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世所公认的成就,政治改革也在探索进行,然而文化领域却是粗鄙和低俗之风盛行。君不见;“兽兽”走光,身价倍涨;“马诺”拜金,“非诚勿扰”;“凤姐”征婚,一举成名;“祖德妹”效颦,万众瞩目;俊朗“舂哥”,顿成“教主”;妖娆“伪娘”,竟是男身;色情明星,代言游戏;“乳神”模特,惊艳球场……文化的低俗化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大陆面临的最严重、最紧迫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晚近中国经验中发生了不少令人瞩目和令人瞠目的变化。其中之一,便是社会暴力在某种程度上的蔓延。此乃许多人可以直觉到的事情,然而,我们没有社会学的统计资料,只能根据现有的报道或身边发生的现象进行反思和检讨。自政治哲学的立场而言,暴力与自由处于人类政治行为的两端。“自由”的核心含义是“不受外力控制或威胁(而进行自认为合理的抉择)”,因此,我们在谈论暴力的话语中不可能不隐含关于自由的立场。一如既往,笔者不拟套用西方的理论体系和术语,而是在中国语境中,自中国经验的意义关联推导出一种逻辑,以此建立某些政治哲学的命题,如社会暴力的性质与根源,社会暴力与自由的某些关联,消解暴力的可能性,诸如此类。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政治的发展离不开政治认同,而政治认同这个词语从表面意义来讲,就是社会民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政治情感上,对于所属政治体系的一种同向情感,同时对于整体也表现出行为上的支持。但是对于中国而言,政治认同还有更加深刻的意义,这直接关系着中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和谐统一。中国梦是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的当前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执政理念,是政治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而政治发展同时也是中国梦实现的动力和保障,两者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结合当今时代发展的背景,实现中国梦是党和人民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在此情况下,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全力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在思想上充分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制度,保证当代中国政治能够迅速发展,从而推进中国梦的实现。本文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和中国梦的角度出发,简要阐述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中国梦的内涵,同时也分析了政治发展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从而得出以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来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再访涂尔干--现代经济中道德的社会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尔干的一个卓越贡献,是从现代经济中辨识出了作为其后果与构成的道德性因素。本文将其概括为涂尔干的“道德性视角”。研究表明,涂尔干的道德性视角,不仅是对正统经济学“去道德化”倾向的一个有力批判,更是引领经济社会学的转向,即把社会结构分析与道德分析整合起来的桥梁。以此为基础,本文从涂尔干道德性视角中,引申出了可构成这种整合基础的三个理论命题。最后,笔者以雇佣关系中的道德为例,提出在持久性关系中,经济道德通常是一种遵循莫斯“礼物交换”过程的社会建构。  相似文献   

17.
“社会”问题,再入视野 当代中国,“社会”曾经是个被遗忘的领域,现在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将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并列,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相辅相成,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的整体目标。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重新提出社会建设,不仅仅是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同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内在逻辑。因为构建和谐社会,实际上必须以社会的建设作为前提,所谓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四位一体”说,正是为了弥补改革开放的前一阶段忽略了社会之维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19.
20.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薄弱环节,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改革社会实践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