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涉及的是中华书局1962年校点本《汉书》(以下简称中华本)的“帝纪”和前五“志”部份,认为其中校勘可议之处有九。一、卷四·文帝纪“非旦夕临时,禁毋得擅哭(临)。”(第132页) 《校勘记》:“李慈铭说《史记》无‘临’字,此误衍。”(第136页) 按:1.此句,《汉书》各本及《通鉴》皆作“哭临”。中华本据为底本的王先谦《汉书补注》本(以下简称王本)引李慈铭说后,又出先谦曰:“荀《纪》亦无‘临’字。”王氏并未下断语。仅据《史记》,或再据《汉纪》而删《汉书》,都无版本依据。 2.“哭临”、“临哭”,在古代与丧事有关的活动和丧制礼仪的记载中,时或省作“临”,  相似文献   

2.
中华书局1983年版《后汉书》点校本《文苑列传》(第2603页)上有唐李贤注解的一段文字:“高祖至平帝十一代。历,涉也。合二百十四年,此言‘三百’者,调出二百年,涉三百年也。”笔者以为二百十四年是错误的。检读史书,笔者发现关于汉高祖刘邦的纪年均从汉元年,即公元前206年开始算起的。《汉书·异姓诸侯王表》(第366页)、《汉书·百官公卿表》(第746页)、《汉书·外感恩泽侯表》(第679页)以及《史记·高祖本纪》(第362页)都可以证明。再按,唐张守义《史记正义》中所载“柿公动未年十月至霸上。项羽封十八诸侯,沛公封汉王…  相似文献   

3.
河西走廊在秦汉之际为大月氏所居。约在汉文帝前元四年(前176),匈奴冒顿单于派右贤王西击大月氏,“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以为匈奴。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河西地区遂为匈奴所有,到了汉武帝时期,匈奴在河西有许多部落,其主要首领有休屠、浑邪二王。浑邪王的据点在什么地方呢?《汉书·地理志》说:“张掖郡,故匈奴昆(同“浑”)邪王地”。这是说张掖郡这块地方原归匈奴浑邪王统治,并没说明浑邪王驻在哪里。《史记·大宛列传》对此作了极为重要的记载:“是岁汉遣骠骑破匈奴西城数万人,至祁连山。其明年,浑邪王率其民降汉,而金城、河西西并南山至盐  相似文献   

4.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七日《文汇报》第三版载有《“楚”“荆”小考》一篇考证性的文章。文章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汉书·高帝纪》贾逵注也引以《史记·正义》(似应作《史记正义》或《史记》正义,因‘正义’并非《史记》篇名——笔者),认为‘秦庄襄王名楚,故改讳荆,遂行于世’”——并且注明,这句话在《汉书》中华书局标点本第58页。看副这句话,不免要引起两点疑问:其一,现在见到的东汉班固撰的《汉书》,虽然后世注家多至数十人,但通行的只有唐初人颜师古的注。历史上  相似文献   

5.
《文选类诂》是清代著名学者丁福保所著,是研究《文选》的重要工具书,其学术价值历来被人们所推崇.中华书局于1990年又出版此书,这实在是对文史研究非常有益的.近翻阅发现[冽]条下释文有误.其释文云:(杂诗左)案:《诗·四月》:“冬日烈烈”.《诗·蓼莪》:“南山烈烈”,《论语》:“迅雷烈风”,皆作烈.冽亦作烈.……又烈通作列.《史记·王莽传》“列风雷语弗迷”,《注》“与烈通.”案这里的《史记》显然是误,应当是《汉书》,《汉书·王莽  相似文献   

6.
中华书局标点本《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魏襄王十三年有文 :“秦取曲沃。平周女化为丈夫。”(见第二版第73 0页 )此读“秦取曲沃”四字为句 ,而以“平周”属下 ,误。其它通行本如周啸天、尤其主编的《史记全本导读辞典》(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7年 5月版 )等皆沿其误。正确的标点应为 :“秦取曲沃、平周。女化为丈夫。”理由如次 :事若仅此一见 ,则句断于“曲沃” ,或绝于“平周” ,均无不可 ,而史公之本意则不得而知矣。同书《魏世家》有文云 :“(襄王 )十三年 ,张仪相魏。魏有女子化为丈夫。秦取我曲沃、平周。”与此《年表》所述事在同一…  相似文献   

7.
一九六二年版《汉书·武帝纪》:元鼎五年,“西羌众十万人反,与匈奴通使,攻故安,围枪罕。”“元封元年冬十月,……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余里,威震匈奴。……还,祠黄帝于桥山,乃归甘泉。”原注:桥山,应劭曰:“在上郡,周阳县有黄帝冢。”故安、周阳两地名误。  相似文献   

8.
《五行志上》:“动静应宜,说以犯难,人忘其死,金得其性矣。”(第809页)按:“说以犯难,人忘其死”八字,是《周易·兑卦》彖辞,准例应加引号。此条转承自《汉书·五行志上》,颜师古注:“言以和悦使人,虽犯危难,不顾其生也。《易·兑卦》彖曰‘说以犯难,人...  相似文献   

9.
《史记》卷九三《韩信卢绾列传》云:"(七年冬)匈奴使左右贤王将万余骑与王黄等屯广武以南,至晋阳,与汉兵战,汉大破之,追至于离石,复破之.匈奴复聚兵楼烦西北,汉令车骑击破匈奴."(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33页)又《史记》卷五七《绛侯周勃世家》谓:"击韩信胡骑晋阳下,破之,下晋阳.后击韩信军于硰石,破之,追北八十里.还攻楼烦三城."(第2069页)是韩匈联军晋阳战败后溃逃地有"离石"、"硰石"二说.  相似文献   

10.
《辞海》(修订本)沃沮条云:“汉武帝于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败满孙右渠后,在沃沮国地置玄菟郡。”这段文字中,有两处有误。其一,“满孙右渠”应是“卫满之孙卫右渠”之意,《辞海》误将“满孙右渠”作为一人之名。卫满,燕人,西汉初乘燕王卢绾亡入匈奴之机,率千余人奔朝鲜,被立为朝鲜王。事见《史记》卷115《朝鲜列传》,《汉  相似文献   

11.
战国秦长城的修建时间对这个问题、有的著作原文是这样引用的:“《史记·匈奴传》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1272年),起兵伐残义渠,于的秦有北地、陇西、上郡,筑长城以拒胡。’”但《史记·匈奴传》的原文并无“三十五年”四个字,而是用倒叙的口吻说:“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宫,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汉书·匈奴传》亦如此,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一事,在《后汉书·西羌传》中记有时间,为“赧王四十二年”,即秦昭襄王三十五年,但只字未提筑长城。可以分析一下,秦昭襄王18岁即位,“三十五年”时,他已53岁。宣太后是秦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在《家庭、国家和私有制的起源》里谈到群婚制度残余的时候,提及“匈奴人的故事”。这显然指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族、即戎狄集群盛行的所谓“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子”(见《史记·匈奴列传》)的习俗。这种习俗在《楚辞·天问》里也有所反映: “昏微遵迹,有狄不宁;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闻顾脱皆杀之”的确切含义林干教授在其所著《匈奴通史》一书中探求匈奴语“匝脱”一词的含义时,写道:“《汉书·匈奴传》下载:元帝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汉朝派使者谷吉把那支单于的侍子送还给他,到支杀死了谷吉。‘汉不知吉音问,而匈奴降者言,闻匝脱皆杀之(听说谷吉在眼脱被杀)。”’(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可见,他认为汉朝使者谷吉等是被部支单于杀害的。可是紧接着他将“闻巨脱皆杀之”解释为“听说谷吉在颐脱被杀”,而且是“被巨脱巡逻部队杀死”①的。这样一来,关于谷吉等被杀害的问题,就出现了两种对立…  相似文献   

14.
古匈奴人呼天为“祁连”本出汉语考王雪樵《汉书·霍去病传》:“元狩二年,去病臻小月氏,攻祁连山,扬武呼得。”颜师古注曰:“祁连山,即天山也。匈奴呼天为祁连。”这种说法后来被迭加引述,沿袭不辍。例如《辞源》“祁连”条曰:“匈奴语呼天为祁连。”《中国地名大...  相似文献   

15.
《宋书》考疑(十一)丁福林《卷七十七·柳元景传》贼步将鲁秀、王罗汉、刘简之,骑将常伯与等及其士卒,皆殊死战。(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版点校本,第1987页)按:本书《鲁爽传》云:“元凶之为逆也,秀在京师,……以为右军将军,配精兵五千,使攻新亭垒。将...  相似文献   

16.
三、敦煌郡的独立与发展根据《汉书》卷六武帝本纪所载: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秋,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合四万余人来降,置五属国以处之。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秋……又遣浮沮将军公孙贺出九原,匈河将军赵破奴出令居,皆二千余里,不见虏而还。乃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徙民以实之。武威郡设于元狩二年,张掖、敦煌郡设于元鼎六年。但据《汉书》卷28下地理志所载: 武威郡,故匈奴休屠王地,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开。  相似文献   

17.
芮文浩 《晋阳学刊》2008,(5):122-123
《史记·孝武本纪》载:“是时既灭南越,越人勇之乃言:‘越人俗信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昔东瓯王敬鬼,寿至百六十岁。后世谩怠,故衰耗’。乃令越巫立越祝祠,安台无坛,亦祠天神上帝百鬼,而以鸡卜。上信之,越祠鸡卜始用焉。”“鸡卜”,张守节《正义》解释为:“鸡卜法,用鸡一,狗一,生,祝愿讫,即杀狗煮熟,又祭,独取鸡两眼,骨上自有孔裂,似人物形则吉,不足则凶。今岭南犹行此法也。”这一段文字说明张守节以唐代岭南习俗解《史记》“鸡卜”之法,然而结合裴驷《集解》及《汉书·郊祀志》颜师古注引李奇“持鸡骨卜,如鼠卜。”之语来看,我们对“鸡卜”之法还是不甚了了;  相似文献   

18.
刘向编集《楚辞》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辞学之始祖,从现有材料看,要数西汉二刘(刘安和刘向)。刘安(前179—前122)是汉武帝时的思想家、文学家,高祖刘邦的孙子,武帝刘彻的叔父,袭父封为淮南王。据《汉书·刘安传》载,刘安曾奉武帝之命作《离骚》传。这无疑是汉代最早解说《离骚》的著作,只可惜没流传下来,后人只能从《史记》和《汉书》中得知他对《离骚》评价极高,称它兼有《国风》《小雅》之长,可与日月争光。在刘安前后,虽还有严助、朱买臣、王褒等一批楚辞爱好者和作家,但他们只以诵读《楚辞》或创作骚体赋而著名,有的则以此作“敲门砖”得到显贵,并无关于《楚辞》的著述留下来,算不上楚辞学家。至于刘向(前77—前6),则可称得上是编集《楚辞》的集大成者,是楚辞学的奠  相似文献   

19.
关于平王东迁的年代,历来皆据《史记》,认为是在平王元年,即前770年.事实上战国时还有一种说法不为人瞩目:左氏昭公二十六年《传》[正义]引《汲冢竹书纪年》云:平王奔西申,……申侯、鲁(原本作“”,,“”即“吕”①)侯及许文公立平王于申,以本大子,故称天王。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二十一年,携王为晋文候所杀,以本非嫡,故称携王。《左传》原文说:携王奸命,诸侯替之,而建王嗣,用迁郏”.《尔雅·释言》:“替,废也,灭也”;公羊昭二十三年《传》:“君死于位曰灭”;可见《竹书》晋文侯“…  相似文献   

20.
魏文帝《典论论文》云:“徐干时有齐气”。李善注引《汉书地理志》为证,谓“齐俗文体舒缓,而徐干亦有斯累”。历宋元明清无异辞。黄侃谓“文帝论文主于遒健,故以齐气为嫌”(骆鸿凯《文选学》附编一引),则是以“齐气”为平弱,实申李注。惟近人范宁《魏文帝<典论论文>齐气解》(《国文月刊》第36期)据《初学记》所引,以为“齐气”乃“高气”之误,云“所谓高气是一种韧性的反抗精神,这种精神表现在行为上就是落落寡合”。或又据《魏志·王粲传》注所引,谓“齐气”当作“逸气”,皆非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