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3 毫秒
1.
在国家公园建设的进程中,面对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目标,我国一直积极寻求社区与国家公园协同发展的实现途径,因此门户社区的发展一直是国家公园研究中被学者所关注的。社区能力建设与社区的发展息息相关,是社区发展的重要议题。针对祁连山国家公园的青海片区,通过深度访谈收集资料,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寻找影响国家公园门户社区能力提升的因素,归纳其逻辑关系,总结了38个初始概念、14个范畴和7个主范畴,提炼了加强社区参与、组织能力培育、合作网络、制度保障、生计拓展与转型5个核心范畴,并从科学政策、管理机制、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提升社区能力的建议,以实现门户社区与国家公园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天保工程区范围内,国有重点森工企业共137个,为了客观评价天保工程对工程区产生的社会、生态及经济影响,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社会经济效益测报中心设计了反映国有重点森工企业天保工程实施情况的监测指标体系,2004年分层随机抽取35个国有重点森工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效益监测点。为保证指标体系填写的质量,同时了解天保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测报中心选择了吉林省4个国有林业局进行调研,该文是对三岔子林业局的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3.
生计资本是职工家庭生计策略选择的基础,林下经济产业作为国有林区停伐后职工家庭的主要生计策略选择之一,探讨生计资本差异对职工家庭参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意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依托英国国际发展部开发的可持续生计框架,结合内蒙古国有林区实地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生计资本差异对职工家庭参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计资本对职工家庭参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自然资本对参与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意愿具有正向显著作用(路径系数为0.086),高于社会资本作用(路径系数为0.037);金融资本对参与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具有负向显著作用(路径系数为-1.250),低于人力资本作用(路径系数为-0.131);物质资本对参与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意愿具有正向作用,但其不显著,可见生计资本的差异会直接导致参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意愿。因此,政府应从职工家庭的不同诉求出发,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促进职工群众就业,促进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进而促进停伐后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班牙国家公园管理机制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迅速,但国家公园建设仍在探索中。以西班牙国家公园管理机制为研究对象,概述了西班牙国家公园发展历程及其入选标准的变迁,介绍了西班牙国家公园的发展现状及其类型。从法律体系、管理机构、管理机制3个方面分析了西班牙国家公园的管理体系,指出西班牙为国家公园建立了三级法律体系,总结了西班牙国家公园的确认制度、管理规划制度、财政投入制度、保护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最后,针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现状,从法律体系的建设、管理体制、规划体系、严格保护和公众参与5个方面讨论了西班牙国家公园管理机制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可持续生计框架的发展,生计资本被越来越多的学者用来进行对人口贫困与可持续发展途径的研究.本文以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生态移民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构建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分析生态移民的生计资本对其生计策略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五类生计资本对生态移民的生计策略都产生了影响,主要影响到家庭人均转移性收入、家庭人均支出、收入来源种类、家庭人均生活支出、家庭人均经营性收入和其他支出.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家公园保护制度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研究国家公园体制顶层设计文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国家公园保护管理制度经验,结合我国国家公园保护的实际需要和发展阶段,提出建立以统一分级管理、国家评估设立、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严格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监管、社区共建共管、全民参与共享、资金投入保障等8个关键制度为核心的中国国家公园保护制度体系框架。经梳理国内研究进展和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试验成果,初步明确各项制度的基本要点和关键任务,分析目前我国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还需深入研究的问题和相应建议,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体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确处理和对待民族地区国家公园中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是构建民族地区国家公园利益分配机制的关键环节。普达措国家公园作为我国民族地区首个国家公园试点,研究其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差异有利于建立利益均衡机制,实现民族地区国家公园体制构建与实体运营。论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面对面访谈法对普达措国家公园核心利益主体的诉求进行研究。首先运用因子分析将园区核心利益相关者诉求归为4个大类,即经济收益、民族文化保护、环境和资源保护、旅游开发。然后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验证园区内不同利益主体诉求的差异,最后通过面对面访谈法确定影响利益主体诉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对我国国家公园的建立和公园运营中的利益分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可持续生计理论为指导,利用2014年至2019年金沙江流域水电工程移民家庭的追踪调研数据,选取生计基础、生计加速、生计环境与生计储备四个维度构建移民家庭生计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在定量测度基础上梳理了家庭可持续生计特征对脱离相对贫困的影响并利用双重差分及三重差分对现有水电利益共享机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研究发现:现有机制使涉及群体基本收入得到保障并提高了该群体的生活质量,家庭生计基础与生计储备状况的改善在避免绝对贫困发生的同时降低了贫困代际传递的可能;现有机制对不同生计策略与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生计加速与生计环境方面带来的增益存在差异,因此不能有效缩小移民群体内部发展差距。随着我国扶贫工作重心转变,机制完善应进一步向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靠拢,在群体内部进一步注重分配公平,实现库区更高水平与更高质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态公益林工程的实施会对林农林地产权造成限制,进而影响林农的收入、家庭能源消费、就业以及资源利用等生计方式。在浙江省128个村级层面问卷调查数据基础上,基于2005年和2010年两个时间点,着重研究生态公益林建设和补偿资金发放对农户就业结构、收入、能源消费、基础设施等主要生计方式的影响,认为浙江省公益林建设推动了当地农村生计的变化;应继续提高公益林补偿资金,拓展补偿来源;发展第三产业,促成公益林外部效益的产业化发展,是今后生态公益林改善当地农村生计的最有潜力途径。  相似文献   

10.
国家公园适度发展旅游的必要性与路径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格保护的同时兼顾合理利用是国家公园区别于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特征,适度发展旅游是国家公园合理利用的主要方式.在我国,发展旅游被视为是对自然保护的威胁,国家公园该不该以及应如何发展旅游,是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中须直面的重要问题.剖析了当前中国国家公园建设中重保护、轻利用的倾向,然后从3个方面阐述了国家公园发展旅游的必要性.首先,适度发展旅游是国家公园实现综合功能的内在要求,有助于促进实现国家公园的保护、科研、教育和游憩等综合功能;其次,国家公园发展旅游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有助于协调国家公园保护和发展的二元矛盾,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既是践行"两山理论"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第三,国家公园适度发展旅游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国家公园发展旅游应坚持可持续原则,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民族复兴与民族精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是党的十六大在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方面达到的一个新的高度.民族复兴仰赖于民族精神的支撑,民族精神只有以民族复兴为指向,才能体现应有的时代价值.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动员具有政治动员不可替代的价值功能,因此,我们必须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先进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在异质多元的都市社会中,民族社团是促进政府与少数民族沟通的重要桥梁,是调节民族关系的最佳载体,是维护少数民族权益、保护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内部凝聚力的重要工具.我国民族社团目前存在着独立性差、封闭性强、学术化、精英化趋向等问题.政府应加强对社团的培育引导、管理沟通,社团自身也应进行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增强开放性、自主性、...  相似文献   

13.
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是“一体两面”的文化现象。在文化传承而言,它是民族精神;在民族实践而言,它是民族凝聚力。两者互相推动,共同前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它提升了民族凝聚基础、提供了民族凝聚动力、确立了民族凝聚目标;反过来,中华民族凝聚力保障了民族精神实现、预示了民族精神方向、推动了民族精神创新。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与最惠国待遇原则矛盾的地方尚少,但在国民待遇原则上与WTO不一致者甚多.和次国民待遇一样,超国民待遇也会对贸易流向造成扭曲,甚至引起"补贴贸易"等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15.
亚文化、民族认同与民族分离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群共同体,也是一个亚文化群体.亚文化与民族认同总是伴随而生.民族认同的极端化极容易演化成民族分离主义.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主文化与亚文化、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这两对关系对防止民族分离主义的产生,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该文通过国民心理社会化及其内容 ,国民心理社会化过程的特征与因素及根据社会化规律进行国民素质教育等三方面 ,研究了国民心理社会化与国民素质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与国家软实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形象是主权国家各种基本存在和各种具体活动及成果映射到国内外公众头脑中的反映。国家形象的要素由基础要素、动态反映要素等构成,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国家的实力或权力,从而构成国家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民族生成与民族关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产生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不管什么民族的形成途径和形成时代与众不同,但氏族和部落的互解、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的转化是所有民族生成的起点。社会经济、军事、政治、文化、地理环境等因素,在促成这种互解和转化过程中以及在推动民族发展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民族的生发相适应,人类社会形成了接受型、排斥型、融合型等三种民族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阐述了民族精神的内涵,分析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并指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国民教育的庄严职责,必须将其贯穿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和社会教育中去,以实现把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民族文献产生渊源的探讨,论述了民族文献只有在传播的过程中,经过文献的人际传播、公共组织传播及大众传播等渠道,才能使民族文化得到更好地弘扬和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