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以下称"藏研中心")当代研究所是藏研中心5个研究所之一。前身是1992年成立的办公室国外藏学研究室、1997年成立的办公室综合研究室,2000年9月正式成立。安七一、大丹增、毕华、韦刚、廉湘民先后担任所长,刘洪记曾任副所长主持工作。当代研究所现有人员9名,包括汉、藏、土家、回4个民族,其中研究员3名、副研究员1名、助理研究员4名、实习研究员1名;拥有博士学位者6人,硕士学位者3人(其中2名在读博士)。  相似文献   

2.
《西藏研究》2005,(2):F002-F003
民族研究所西藏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成立于1997年,下设《格萨尔》抢救办公室(即西藏自治区《格萨尔》研究中心),主要从事藏族(包括西藏境内门巴、珞巴等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语言、文学、民俗等,以及《格萨尔》史诗的抢救和研究工作,是西藏社科院传统学科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现有科研人员15名,其中2名研究员、5名副研究员、5名助理研究员、2名实习研究员和1名《格萨尔》说唱艺人。20世纪90年代中期,西藏社科院根据我区社会和经济发展情况,将原民族历史研究所、语言文学研究所(均为1980年成立)和《格萨尔》抢救办公室(1984年成立)合并组建为民族研究所。该所成立后将传统学科研究和以传统研究为现实服务定为其两大学科发展方向,并把多元一体历史文化中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史、藏族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在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等方面的亲密关系作为主要研究领域,密切关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积极参与重大现实问题的调查研究,努力服务于西藏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决策需要。20多年来,通过全体科研人员的辛勤工作,民族研究所在不同学科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该所科研人员以藏、汉、英文种编著的学术著作(专著、译著)有《历史造就的统一体》、《西藏地方历史基本知识》、《历代噶玛巴传》、《西藏民间体育及游艺》、《协噶教法史英译本》、《当代西藏文学作品评论集》、《瓦协英译本》、《诗学概论》、《门追林寺志》等15部.参与编著《西藏封建农奴社会制度研究》、《民族文化大观·藏族卷》等8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篇;多次承担国家、自治区和国外基金会所安排和委托的重大科研项目;完成多项重要调研报告。民族研究所十分重视世界最长史诗《格萨尔》的抢救和整理工作,大力挖掘、搜集、录音、整理、研究、出版《格萨尔王传》。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仅西藏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格萨尔》抢救办公室先后寻访民间说唱艺人56名,录制艺人说唱本近百部,整理50多部,出版29部,收集旧版本、手抄本近百部。现正在录音、整理和出版《〈格萨尔〉艺人桑珠说唱本》,已整理出版20部,预计共整理出版40余部,有望填补目前尚无一套较完整的艺人个人说唱本的历史空白,正式出版的《桑珠说唱本》已突破世界最长史诗的诗行记录。  相似文献   

3.
广西民族医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对各族人民的健康繁衍作出过巨大贡献。继1978年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民族药普查之后,从1986年开始,又分期分批开展少数民族医药古籍普查整理工作。目前,已调查登记的民族民间医生3052名,搜集秘方、验方5476条,医药手抄本192部,采集药物标本上千种,已查明的民族药千余种。1985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成立了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之后,又先后成立了地、县10余个民族医药研究所和民族医医院(门诊部)。1986年,自治区决定将南宁地区人民医院改建为广西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成立于1994年,它的前身隶属于历史宗教研究所。包括藏传佛教、民间宗教及苯教研究、梵文文献研究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目前,宗教研究所有12位科研人员,其中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3人,助理研究员4人,博士后2人,博士6人,硕士5人。多年来藏研中心宗教研究所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宗旨,这就是以西藏及其他藏区的宗教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作为己任,运用科学的立场、  相似文献   

5.
广西民族研究所学者访问越南应越南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邀请,广西民族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罩乃昌和历史研究室主任莫家仁研究员一行二人,于1995年5月9日至12日到越南访问。访越期间,分别与越南历史研究所、宗教研究所、汉哺研究所和中国问题研究中心的专家...  相似文献   

6.
郭军宁 《民族研究》2001,(3):104-105
20 0 1年 3月 1 6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和民族历史研究室共同举办了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5 0周年专题学术座谈会。中共中央党校、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等长期从事藏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共 2 0余人 ,畅谈了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西藏 5 0年来各方面建设的成就及经验教训 ,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5 0周年。民族研究所所长、《民族研究》主编郝时远研究员主持会议并说明了举办这次座谈会的必要性。他说 ,1 95 1年 5月 2 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正式签订了《关于…  相似文献   

7.
《广西民族研究》2015,(2):2+177-178
廖明君(1961~),男,广西宜州人,壮族。广西民族大学研究员(二级)、编审,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广西壮学学会副会长、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评审专家;广西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兼职教授。廖明君研究员1991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历任广西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民族艺术》杂志主编。主要从事民族文化艺术研究工作,坚持从人类学的  相似文献   

8.
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创建于 1980年 5月 ,迄今已走过了 2 0个春秋。在全省高等院校中青海民院民研所是唯一的民族研究机构。自创办以来 ,民研所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全面、系统研究青海少数民族的经济、教育、历史、语言、文化、宗教 ,特别是研究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中的现实问题。目前研究所设有民族理论、撒拉族土族、蒙藏、民族教育、民族历史、民族民俗 (含民俗文物陈列室 ) 6个研究室及资料室和办公室 ,有专 (兼 )职科研人员 2 7名 ,其中教授 2名、副教授 (副研究员 ) 7名、讲师 (助理研究员 ) 9…  相似文献   

9.
覃乃昌是壮学研究领域的灵魂人物,也是壮学理论体系的先行者,系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广西壮学学会会长、《广西民族研究》原主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西有突出贡献专家,在壮族稻作农业史、华南民族文化史、华南与东南亚民族历史文化关系以及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特别是在壮族那文化、布洛陀文化、盘古文化研究方面,有许多开创性研究成果,为广西民族学界争得了巨大的荣誉,也为推动广西民族工作的发展,为繁荣广西民族研究特别是壮学研究事业做出重要贡献。有鉴于此,应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邀请,中国著名民族学家、广西民族研究所原所长覃乃昌研究员于2006年3月20日到广西民族大学作关于壮学研究现状的学术报告。本期主打栏目"南岭壮学"出刊之际,本刊特将此次学术报告内容整理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原称历史宗教所,成立于1986年,1999年与宗教所分开后改今名。主要研究藏族历史和文化,有古代史、近现代史和专门史三个研究方向。陈庆英、周源先后担任所长,现任所长张云,副所长冯智。目前有科研人员11人,民族成分包括汉、藏、蒙古、回、纳西、达斡尔等,其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3人,中级职称5人,拥有博士学位者8人。历史研究所在全国藏学研究领域,特别是藏族历史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和地位,邓锐  相似文献   

11.
《西藏研究》2005,(3):F0002-F0003
宗教研究所 西藏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筹建于1980年,1985年正式成立哲学宗教研究所,1988年改名为宗教研究所,沿用至今。宗教研究所现有8名研究人员,其中2名研究员、4名副研究员、1名助理研究员、1名研究实习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藏传佛教、苯教和宗教哲学等三大领域。该所全体科研人员切实履行“划清两个界限、尽到一个责任”的重大历史使命,高举当代藏学研究的旗帜,为我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服务。宗教研究所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2部专著——《拉萨地区寺庙简志》、《聂荣县寺庙志》、《雪域沉思录》、《藏族哲学的理智》、《…  相似文献   

12.
2004年6月5日,由沈阳市民委和辽宁省民族研究所共同组织的“全国少数民族爱国主义思想研讨会”在沈阳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各个民族的4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着少数民族的爱国主义主题展开了讨论。沈阳市委、市民委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对于锡伯族西迁的原因,史界有着不同的猜测和说法。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地方党史研究员安振泰从历史描述和文献句稽两方面,以翔实的史料指出:锡伯族西迁是伟大的爱国之举而非“分而治之”之说,锡伯族人应该对祖先的西迁表示自豪。研讨会上,辽宁省民族研究所的何晓芳研究员认为:恰逢锡伯族西迁240周年…  相似文献   

13.
2006年2月16日,两岸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市友谊宫召开,来自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和台湾大学、南华大学、嘉义大学的师生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黑龙江省民委(宗教局)党组书记、省民委主任、《黑龙江民族丛刊》主编舒展研究员,台湾大学国发所所长李炳南教授主持。在研讨会上,黑龙江省台联秘书长姚世军介绍了此次学术交流的有关情况,舒展研究员代表黑龙江省民委、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黑龙江民族丛刊》编辑部致欢迎词,李炳南教授致答谢词。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副所长都永浩研究员,《调查研究》副主编姜洪波研究员,黑龙江…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我们迎来了广西民族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三十年来,在上级党委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在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直接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所同志的共同努力,使广西民族研究所从小到大,现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和一支学有专长、勤于钻研、勇于开拓的科研队伍的民族研究机构,成为广西民族研究事业的一个重要基地。古人云:“三十而立”。值此建所三十周年之际,让我们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是综合性的民族学和宗教学研究机构,目前设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少数民族经济、民族学、宗教学等4个研究室。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挂靠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管理.承担全省少数民族古籍的整理、保护和出版工作。黑龙江省民族研究学会及其9个下属民族研究会和1个民族研究部挂靠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管理。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主办的《黑龙江民族丛刊》是中文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6.
西北民族学院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系 (研究所 )在 1984年成立的西北民族研究所的基础上 ,于 1998年 10月组建 ,原西北民族研究所所长郝苏民教授任名誉所长 ,成员全部由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青年学者组成。 1990年获民俗学 (含民间文学 )硕士生授予权。 199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至 2 0 0 1年共招收 11个民族、来自 14省区的 6 4名研究生。已获学位者 ,有的报考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攻读博士学位 ,有的被招聘至天津、河北、广西、湖南、浙江、四川、辽宁、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高校或科…  相似文献   

17.
2017年4月16-17日,由长江师范学院主办的“长江经济与民族地区发展论坛暨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会”在重庆涪陵隆重举行.来自云南、贵州、四川、广西、重庆、北京、西藏、青海、广东、湖南、湖北等省、市区的高校及研究机构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有两项议题:一是进行学会领导中期改选,同意何耀华研究员辞去会长职务,任学会名誉会长;选举云南民族大学校长那金华教授、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所长袁晓文研究员为会长;同时通过了关于学会设立专门学术委员会的决议.  相似文献   

18.
动态与信息     
著名藏学家伍昆明先生逝世伍昆明同志1943年1月5日出生于广东连县。196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随后在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师从著名藏史专家柳异祺先生攻读研究生,196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现改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相似文献   

19.
在有着约 5亿人口的东南亚 1 1个国家中 ,生活着 30 0多个民族 ,国家内部以及各国之间的民族关系异常复杂 ,民族问题和民族矛盾亦极为突出。地缘因素决定了该地区的民族关系及民族问题与中国的国家利益息息相关。 2 0 0 3年 9月 2 4— 2 8日 ,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和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就“东南亚民族关系”在厦门大学举行了学术研讨会。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院长庄国土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世界民族学会执行会长郝时远研究员分别主持开幕式和闭幕式 ,两位学者在致辞中着重指出了研究东南亚民族关系的重要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16年4月12日,由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百色市人民政府、广西壮学学会主办,中共田阳县委、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16年百色市布洛陀文化学术研究座谈会"在田阳县布洛陀文化中心隆重召开.百色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彩毕,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闫国飞,广西壮学会会长、研究员覃彩銮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会上,来自北京、河北、云南、贵州、海南、广西等省区高校和科研机构近100名专家学者共同围绕壮族麽经的内涵与价值、布洛陀文化与壮族文化、壮族文化与布依族文化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并就如何加大对布洛陀文化的研究和应用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2016年4月12日,由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百色市人民政府、广西壮学学会主办,中共田阳县委、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16年百色市布洛陀文化学术研究座谈会"在田阳县布洛陀文化中心隆重召开.百色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彩毕,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闫国飞,广西壮学会会长、研究员覃彩銮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会上,来自北京、河北、云南、贵州、海南、广西等省区高校和科研机构近100名专家学者共同围绕壮族麽经的内涵与价值、布洛陀文化与壮族文化、壮族文化与布依族文化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并就如何加大对布洛陀文化的研究和应用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