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来看,早期资本主义社会或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主要奉行的是一种主体性的观念,因此,可将早期资本主义社会或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定义为主体性支撑的现代社会。从前现代社会(文艺复兴之前的西欧社会)到主体性支撑的现代社会,法律责任经历了一个从结果责任到过错责任的转变。法律责任的这种发展受到了源自前现代社会法律中互惠性观念的影响,并且在民事责任领域和刑事责任领域逐步  相似文献   

2.
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总体逻辑可以从公民社会的角度进行考察。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方法论上开始对从单纯经济的角度来把握资本主义进行了反思,在学术背景上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转向了西方政治哲学和文化社会学。这一转变,表现在公民社会问题上,就是把经典马克思主义从经济基础的视角来理解公民社会,转换到从文化与上层建筑的视角来理解市民社会。这就是作为公共领域的公民社会。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就转变为公共领域的文化领导权问题。从葛兰西的“阵地战”到哈贝马斯的“第三条民主”道路等问题,之后形成的与卢卡奇传统不同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理论,开启了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思潮。  相似文献   

3.
"不和谐"的反思:西方企业社会责任观产生的背景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观的出现 企业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最基本单位与资本主义在西方的兴起紧密相连.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有它的政治、经济、技术背景,也有它的伦理基石.  相似文献   

4.
教师作为社会的一个相对特殊和优秀的群体,其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具有示范引领效应。塑造良好人格是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的一种行为规范,更是教师的一种行为规范和人格体现。这一行为规范和人格体现,来源于教师对信用、信任、信誉等属性和价值的理性认知、评价和取向。而这种理性认知、评价和取向并非自发产生,必须经过良好的人格塑造才能确立,并在教学科研中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5.
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的承载对象,因而环境产生问题也不是纯粹的自然问题,当前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产生正是资本主义政治危机、经济危机与文化危机的集中表现,因此,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就是资本主义制度。针对资本主义导致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几个原因,我们应反思并找出解决这一危机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马克斯·韦伯的大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主要从精神层面阐述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两种现象之间的关联性,表明:资本主义的兴起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和政治制度的综合体,它还有着特殊的精神风格和文化意义。本文通过对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几个部分探索性的了解和解读,意在从另一种视角,从精神层面上对资本主义进行一个重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论述了《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计件工资的特点,并将计件工资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运用到社会主义经济中来,计件工资的基本原理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经济,符合按劳分配这一基本原则要求,能有效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8.
四.培育和发展文化经济培育和发展文化经济,既是驾驭经济全局的现实要求,也是文化调控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因为人类社会在经历了从人口生产为主导向物质生产为主导的历史转变过程之后,现在正发生着从物质生产为主导向精神生产为主导的巨大转变。人们对以文化艺术为主要内容的精神需求日益增长,并在精神生产领域形成了新的需求和经济增长点。文化因素越来越多地渗透进经济活动,使经济获得了新的发展形态和动力,正在步入文化经济时代。培育和发展文化经济是国家、地区、企业等经济整体面临的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需要其从各自的方向出发,去…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并为实现这一计划和目标确立了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的方针;第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第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根本性转变中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从历史观的角度审视这一方针.能够使我们加深对它的理解,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自觉性。一、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是对当代中国经济运行规律的自觉遵循唯物史观的一条根本原则.就是社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确立了建立服务型政府的目标,随之,服务成为构建新型治理体系的普遍精神和一般原则。以人为本理念逐渐成为新时期领导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它不仅对于领导者阶层具有规范和引导的功能,而且对整个社会具有整合和促进的意义。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彰显人文精神的现代意蕴,将传统领导文化升华为符合民主追求以及现代理性精神的新型领导文化,使领导文化更符合政治民主化、社会和谐化的时代特征,这已然成为领导文化创新的现代化路径,有益于现代组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6  
<正> 一、关系中国现代化前途的两个大问题 (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比温饱阶段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为逐步满足这种要求提供了可能性,过去那种基于全力以赴甚至不惜代价解决温饱问题的发展观念需要有相应的转变;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过去植根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观念,经济改革初始阶段所产生的发展观念,需要有相应的转变;社会经济发展中实际存在的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也要求发展观的转变。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世界潮流,也是我国推进社会主  相似文献   

12.
战后以来,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基础上,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集中到一点,就是从5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资本主义体系逐渐进入一个以经济较快增长、劳动者生活所有改善与各种合作形式的出现为主要标志的经济政治相对稳定的局面。但是,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本质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3.
作为在近现代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组织理论范式,韦伯的官僚制以其理性化的精神内核在西方工业化时代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然而随着社会情境的激烈变迁,理性官僚制陷入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困境,理性官僚制的弊端被人们所诟病。通过对其面临的困境进行反思,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理论蕴含的理性精神、法治意识以及科学化的设计思路,对转型期的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精神权利。关于精神损害赔偿是否应该纳入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已经成为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分析了刑事附带精神损害赔偿在我国法律中缺失的原因以及弊端,并阐述了确立附带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并受市场供需的影响,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出现了多样化,同时伴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社会组织形式日益多样化,就业方式从计划经济下的分配制逐步转变为聘任制,就业岗位实行了末位淘汰制,这些都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不同影响。目前在社会转型期,作为企业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做好五方面的工作,即加强机构建设,创新思想观念,拓展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方式,做到这五点,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精神保障。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观念,防止和遏制腐朽思想和丑恶现象的滋生蔓延,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认真解决的历史性课题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种新的经济制度确立和完善的过程,全民族的经济行为必须有相应的理想信念来支撑,而不能倒退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之初的那种理想信念颓废、堕落以至阻碍社会进步的境地.  相似文献   

17.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本主义若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已经历了300多年的历史,而它的发展却是近百年的事情,尤其是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又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即由一般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伴随而来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强劲的增长,于是人们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论断产生疑问。那么,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呢? 一、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一方面国家与垄断资本的关系日益密切,国家垄断得到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也使得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更为错综复杂,有时也非常尖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相似文献   

18.
杨开忠 《管理世界》2019,35(12):17-27
新中国70年来城市规划实践丰富多样,但基于中国实践的城市规划理论研究却严重缺失。本文立足于社会主要矛盾、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体制变化,试图围绕着"为谁做规划、做怎样的规划、如何做规划"透视实践背后的逻辑,总结和概括新中国演化中的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论。首先,提出和阐述了计划经济时期"生产计划驱动型"、市场化转型时期"增长竞争驱动型"以及新时代"美好生活驱动型"城市规划理论模式;其次,揭示出新中国城市规划方法论从完全理性到有限理性,从单一物质环境到物质环境、经济、社会、空间发展综合,从全能指令型到有限管理型,从静态到动态规划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颜虹  李沛君 《科学咨询》2006,(17):29-30
四.培育和发展文化经济 培育和发展文化经济,既是驾驭经济全局的现实要求,也是文化调控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因为人类社会在经历了从人口生产为主导向物质生产为主导的历史转变过程之后,现在正发生着从物质生产为主导向精神生产为主导的巨大转变.人们对以文化艺术为主要内容的精神需求日益增长,并在精神生产领域形成了新的需求和经济增长点.文化因素越来越多地渗透进经济活动,使经济获得了新的发展形态和动力,正在步入文化经济时代.培育和发展文化经济是国家、地区、企业等经济整体面临的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需要其从各自的方向出发,去形成培育、催生和发展文化经济的合力.否则,就难有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逆经济发展趋势而行,就难以成功地驾驭经济全局.  相似文献   

20.
英国当代文化精神与资本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当代文化精神与资本主义李小兵△你自英回国后,在不少场合和丈章中,强调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引起了较大反响,你能先就这个问题谈谈看法吗?○英国在衰落,整个资本主义社会都在衰落,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无论你出国还是不出国,都会深刻地体会到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