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理科学文摘》2011,(34):69-70
“文化生活”是新课程改革中高中思想政治的一门必修内容,教材内容中体现着一般意义上的文化的内涵、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以及具体意义上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生活教学中,要着眼于文化建设的这一中心环节,不断创新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培养中学生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2.
董世清 《领导广角》2000,(11):22-22
常常在一些领导的口中听到这样的词——“虚事实办”、“虚功实做”,或日“把虚事办实”。最常用的地方是在讲“两手抓”时,特别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等一类非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听得多了,很多人已习以为常,不以为非,但细细想想,总感觉不在理儿。  相似文献   

3.
谢安 《领导广角》2002,(4):28-29
说起诚信这个话题,美杰克·韦尔奇有过一句感人至深的话:诚信为本,公司文化的关键一点是诚信。这位雄踞《财富》杂志“全美最受推崇的公司”排行榜头把交椅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在回答“在GE你最担心什么?”的问题时说,他们公司和员工最关注的就是“诚信”。他说,“其实并不是GE的业务使我担心,而是有什么人做了从法律上看非常愚蠢的事,而给公司的声誉带来污点并把他们自己和我们家庭毁于一旦。我们绝对在诚信上不可有任何的松懈。‘诚信’讲得再多也不够……”  相似文献   

4.
安全文化是一种企业组织和员工对安全的追求、理念、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被大多数人接受、形成氛围的有形和无形的东西。全生产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更关系到员工的身家性命。因此,安全生产不仅仅是企业组织的事,更是每个员工的事。所以说,安全生产是企业组织和企业员工共同的责任和任务。本文就企业中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浅谈,并试谈了提高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老好人”,是指那些遇事不辨是非、不讲原则、唯求和气、只思安顺的人。这样的人被孔子斥为“乡愿,德之贼也”,也就是败坏道德的窃贼。据说,历史上最早获得“老好人”称谓的是东汉末年的司马徽。此人无论别人说什么、怎么说,他都日之为“好”,因而获得了“好好先生”的称号。“老好人”之类的官员或干部,古即有之,今仍不绝。  相似文献   

6.
《决策咨询通讯》2006,17(3):1-2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全面理解和把握“八荣八耻”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党课是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重要抓手。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监测大队党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党课教育模式,突出政治性、理论性、实践性和针对性,开办"书记讲坛",主讲人——党组织书记通过讲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把大道理讲实、小道理讲透。党课教育的学习课堂也由室内延伸到了生产测试现场,扩大了学习教育的覆盖面,不仅教育了党员,也使职工群众受到了教育,促进了党组织书记综合素质的提升,有效夯实了基层党建基础。  相似文献   

8.
李炜 《经理人》2005,(9):42-45
竞争对手从内部产生,自己的沃土 中培育了别人的果实,这对每一 个企业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事 情。那么.如何搬走制造“内部对手”的温 床?笔者认为,文化、激励、沟通、制度, 四项措施缺一不可。 企业文化:以人为本,才能受人 尊敬 企业文化建设一直被企业家们归入“软 管理”的范畴。而“软”字也成了企业文化 不被重视的根本原因。事实上,企业文化对 企业员工的心理,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是企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基本信念、 经营哲学、道德风气和行为准则。优秀的企 业文化具有巨大的凝聚力与号召力,可以起 到防止人才流失、聚集优秀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是企业永恒的追求。特别是从事火工品、化工药剂等产品生产的企业,“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术规范”和“安全试验规程”等是员工的必修课和常修课。针对有些员工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习惯性、“无意识”违章作业等不安全现象,笔者从心理学角度,通过分析人由“下意识”和“潜意识”造成的安全事故案例,解密违章作业人员的心理机理,提出控制“下意识”、养成“潜意识”的措施,为企业安全“金字塔”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营造“自我实现人”的提出,是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的历史演变。资本主义初期的企业,把员工视为受雇人,采取的是比较残酷的手段管理员工: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企业把员工看作“经济人”开始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员工:20世纪30年代,西方企业把员工视为“社会人”,更多的是以行为科学理论管理员工:1958年.西蒙和马奇在《组织》一书中提出了“决策人”的假设,提倡侵权,于是企业纷纷给予员工一定的决策权。在当代,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努力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我们可以假定其为“自我实现人”。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最近提出要“以德治国”,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以德治国”的客观要求。因此,应加强对干部“德”的建设的研究,切实选准用好德才兼备的干部。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全国宣传会议上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这一重要思想在强调“依法治国”的同时,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到治国方略的新高度,是对邓小平同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重要思想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3月1日以来,白坪公司青年以“志愿者在我身边”为主题开展了志愿者活动,结合近期企业文化建设重点,响亮地喊出了“企业文化建设我先行”的口号,  相似文献   

14.
有人半开玩笑地说:有些事可以说(比如偶尔在特定场合讲几句荤话)不可干,有些事可干不可说(意为干的人大家视而不见,说破“皇帝没穿新衣”的人则可能遭祸)。这大约是不符合陶行知先生“知行合一”主张的吧? 且说在这届全国政协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梁思礼先生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  相似文献   

15.
庞静 《科学咨询》2008,(18):2-3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重庆求精中学围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让人生更加靓丽"主题,立足"常抓长效",创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重庆求精中学围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让人生更加靓丽"主题,立足"常抓长效",创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体系"。  相似文献   

17.
如何确立适应高职高专学生道德现状的德育目标,是长期困扰高职高专德育的一个突出问题。胡锦涛同志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高职高专提高学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启了新思路:立足底线伦理,加强养成教育。即教育高职高专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践行“八荣八耻”,以引导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的本质要求,同时还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八荣八耻”荣辱观的提出,使我们思想宣传文化工作者倍受鼓舞,同时也使我们倍感当前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必  相似文献   

19.
一位名叫戈登的人,最近在全英国“最沉闷男人”的大赛上夺得冠军,其强项是“越令人无聊的事他就知道得越多,面对一张别人用完就扔掉的废包装纸,戈登可以滔滔不绝地讲个没完”,连采访他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也“尽了最大的努力才没有在他面前睡着”。  相似文献   

20.
“经济人”活动的目标是获取利润,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道德人”活动的目的是有利于他人或社会,为了他人的幸福或社会整体利益。在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部分“经济人”与“道德人”至分离态势,即某些“经济人”对个人或企业自身利益的追求是以损害他人或社会利益为代价的。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一个建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其初级阶段出现这种情况,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从中外思想史看,对“经济人”和“道德人”曾经作过充分论述的当推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斯密把“经济人”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