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成功偷袭了珍珠港的日本军队半年后却在中途岛海战中频频出现情报失误,无论是在情报的计划与指导还是搜集、处理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失误,并对这场战役乃至以后的战斗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造成这些失误的主要原因有:过分自信的盲目乐观化,对情报侦察的忽视以及在情报处理中相关保密措施的不足等。通过研究日本军队在中途岛海战中由于情报失误而造成的战役失败,可以深刻地认识到情报工作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肖传国 《日本学刊》2012,(4):95-108,159
日本情报系统的机构冗杂、力量薄弱,引发了"不循环、不上达、泄密严重"等结构性问题。为提高情报生产效率、提升情报质量,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主要包括完善情报政策法规、调整情报机构设置、提高情报装备现代化水平等三个方面。其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集中的、进攻型的、高效率的情报体制,也是日本突破长期以来坚持的"专守防卫"方针和"和平宪法"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3.
孔翔兰  牛澜锦 《社科纵横》2012,(5):135-136,165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分析情报是情报分析工作的核心环节,关系着情报质量的高低。情报分析人员在分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使用固定的思维模式,造成情报失误。为了减少情报失误,从人的思维模式出发,层层递进地探讨情报分析人员为何会出现情报失误,提出批判性思维可以改进情报分析过程中出现的思维模式问题,从而提高情报分析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几十年来,发展经济学领域中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争论,即自由市场是否相对优于国家干预。主张干预的学者认为,他们借助市场经济模型进行分析,是以“市场失败”为依据加以慎重考虑的,即市场经济在资源利用上不可能达到预期的产出;而自由市场的倡导者则汇集了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采用的各种错误构想和生产对策导致其资源出现严重浪费的一系列惊人事例。当然这种争论存在着不确定性。对“市场失败”的分析结果表明,从表面上看,政府存在严重的失误,一些鼓吹“政府失误”  相似文献   

5.
随着日美军事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两国在情报共享领域的合作愈发紧密。日美采取了搭建高级别的情报共享磋商平台、建立情报共享协调指挥机构、提高情报共享的信息化水平、完善情报共享的法律法规等诸多措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情报共享机制,其情报侦察体系日趋完善,数据传输方式多样化,情报共享领域逐渐拓宽,情报共享的联合威慑作用凸显。日美情报共享机制的设置,能加强日本自身的情报能力,提高其在日美同盟中的地位,同时会将日本束缚在日美同盟框架中而丧失自主性。日美情报共享给中国带来的威胁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分析情报因素在日本钓鱼岛战略中所扮演的作用。日方情报战略发挥作用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情报宣传战",核心在于攻击那些故意释放假情报和假信息的对手,并着力宣传自身的正当性。其二是"情报获得战",核心在于加强保密工作,防止中国获得有关钓鱼岛的相关情报,同时使自身要获得更多更优质的情报信息。日本在前一方面下足功夫,大力宣传其"领有钓鱼岛"的合法性;在后一方面也推动情报体制的改革与再编,加强保密防谍法制的建设,同时推动各部门的情报共享,以获得更优质的情报信息。短期来看,日本保守派的对抗态势不会减弱,中日在钓鱼岛对峙的大格局仍不会改变,以"情报宣传战"和"情报获得战"为核心的交锋将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7.
珍珠港事件对美日太平洋战争初期局面起了重大作用。这一事件几乎使美国太平洋舰队履灭,使日本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占据海上主动权达半年乃至更长时间。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成功,相对于美国的失败,日美双方各自的情报工作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绝对保密和准确的情报是交战双方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本文拟就珍珠港事  相似文献   

8.
信号与噪音是情报分析领域的一个著名理论。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珍珠港事件中情报失误原因的分析,指出了对信号与噪音的区分不清是造成情报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以此对信号与噪音理论、珍珠港事件中的"信号与噪音"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对如何解决信号与噪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学问》2010,(2)
郭松龄倒戈反奉失败的原因,最主要的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李景林的背叛、三角同盟的破裂、国民军的支援不利等等,郭松龄自身的弱点和局限性以及指挥失误等方面也是重要因素。由郭松龄倒戈反奉引发的"首都革命"及东北政权革命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发动和领导下展开的,虽然郭松龄倒戈反奉失败,但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吸取了这种失败的教训,才真正懂得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和"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这样一些深刻的革命道理。  相似文献   

10.
日本振兴过疏地区对策浅析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赵芳过疏地区是相对于产业、人口过分集中的城市圈即过密地区而言的,是因人口大量外流而急剧减少,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地区。过疏问题的出现与深刻化,是日本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是日本经济政策失误、垄断资本一味追求高...  相似文献   

11.
明朝治理边疆思想的时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凡 《学习与探索》2006,(3):165-168
明朝的治理边疆思想既有对以往封建王朝治边思想的继承,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取代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元朝之后,边疆局势与其他王朝有许多不同之处,治理边疆理念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明朝统治者不仅从“天命论”的角度承认元朝的正统地位,而且提出“华夷一家”的理论,这是对元朝“大一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标志着民族融合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层次,中华整体观念已深入人心,同时也为清朝的治理边疆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枯竭包括物理意义和经济意义两种方式.在判定资源枯竭的类型以后,应在政策上区别对待处于不同发展时期的资源型城市,着力解决接续产业的选择与发展问题.应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进行分类研究,科学地判定并实施不同的转型策略,发展不同的接续产业.  相似文献   

13.
人们对实践概念内涵的理解通常是来自传统哲学教科书的定义,哲学史上各派哲学家对实践的解释仅限于道德领域和认识论领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对实践概念的内涵作一全新、整体的理解,把实践概念内涵和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把实践理解为人类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总体性活动。  相似文献   

14.
居民消费信贷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住房贷款是居民中长期消费性信贷的主要内容.贷款利率水平、通胀率水平、房价水平与中长期居民消费性贷款水平进行的协整检验与Granger因果分析表明:信贷利率是影响消费性信贷的主要因素,而通货膨胀率上升刺激消费信贷的作用仅仅是相对较为明显,房产价格尽管对消费性信贷具有相关性,但是这种影响是微乎其微的;银行贷款利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消费性信贷增长之间的影响存在着较为复杂的互动关系.实施"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鼓励合理发展消费信贷;完善住房公积金、建立住宅储蓄银行制度等内容有助于提升宏观信贷调整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的政治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土地冲突,一是在城郊和沿海发达地区围绕土地征收而发生的土地冲突,二是一般农业型地区农民为农地权益归属而发生的冲突.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冲突,也服从完全不同的两种土地政治学.而就一般农业型地区农民之间的冲突而言,在取消农业税前后也有很大的差异.只有深入了解农村土地冲突的不同类型及不同时期的划分,了解农民土地权利意识的变迁,才能真正理解围绕农村土地冲突的群体性事件的不同性质.  相似文献   

16.
法的本质是法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对法的本质的界定,又必须从人性、一般性、渐进性三个方面来进行。马克思主义法本质观认为,法是阶级意志与国家意志的统一,它体现了法本质中最为核心的内容。然而,意志本身必须受到制约,这包括两个方面:理性是制约法的意志性的内在因素,而物质生活条件则是制约法的意志性的外在因素,由此来保证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企业年金热的背后,存在着若干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尤其是存在明显的将企业年金简单化、短期化和技术化的误区。国外企业年金发展中值得认真吸取的一个教训是,一些国家明显低估了企业年金计划的复杂性和职工的高度敏感性。即便是在规范的市场环境和习惯于遵循规则与法制  相似文献   

18.
组织生活在根本上具有价值性质,对组织生活的管理是一种价值实践过程.价值冲突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它内在于各种价值相互作用的整体运动的过程之中.管理价值冲突的原则是一种正义原则,针对的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实质关系.正义地管理组织生活的各种价值冲突,是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所有的价值冲突都存在着对组织整体发展的一般关系,都涉及所有价值主体的共同本质要求,因而存在着管理所有价值冲突的普遍正义原则.价值冲突的性质类型不尽相同,这决定了管理它们的具体正义原则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9.
从应用统计和比较方法的角度来看,明清两代实录对东北历史记载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修纂主体和观察视角的不同,《明实录》和《清实录》对东北历史的记录和反映出现了从远视到近观,从模糊到清晰,从笼统到具体的差异和转换。贯穿起来看,东北历史及其地位在明清两代的《实录》里,呈现出从边缘到中心的演变过程,原先朝贡的边夷成了中原的统治者,本来缺乏记载的明朝边缘转而成为清朝发祥的中心终获大书特书。  相似文献   

20.
胡杰 《求是学刊》2013,40(2):93-99
社会组织本质上是一种个体权利之间的聚合与表达。作为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社会组织的孕育和发展为社会进步与人类的文明提供了极大的助益。社会组织的起源应当从人类学的视角去寻找,亦即基于人的社会性需要而引申出了人的结社本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多元化的社会组织。而社会组织作为一个法律问题的正当性证明则应当从法律的基本范畴即权利和权力的层面去揭示。对社会组织的分析应当超越传统的社会学进路,将其置于权利保障、国家公权、沟通理性与善治主义的视角下而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