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中国社科期刊网、中国国家图书馆为资料来源,对2010年中国大陆发表和出版的关于日本政治、历史研究的论文及著作,从日本内政、外交、军事与安全、中日关系、历史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类和整理,以展示2010年中国的日本政治、历史研究的最新前沿成果,为读者提供基础资料和相关研究信息。  相似文献   

2.
日本高度重视对当代中国的研究,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日本就已成立了有关当代中国的研究机构、学会等,每年都有全国性的研究大会召开。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的当代中国研究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并得到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本文介绍了日本研究当代中国的主要机构、学术团体和目前各大学协同开展的有关中国的研究,并从这一现象出发阐述了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和对海外中国学研究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的日本近现代史研究领域,学者们对日本的政治史、外交史、经济史、文化史、中日关系史均给予了较多关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比之下,近现代日本社会史的研究略显不足。《日本近现代社会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一书的出版则改变了这种状况。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中国社科期刊网络版、中国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及《全国报刊索引》等互联网和书刊资料,收集并整理了2010年中国大陆出版和发表的日本经济相关论著的信息。从宏观经济、产业经济、企业经济、国际经济合作、经济理论和经济法、经济史等角度,对该年度中国的日本经济研究状况进行梳理,以期展示最新前沿成果,总结既往研究,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正>2010年1月26日,日本前文化厅长官、日本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青木保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访问,并发表了题为《全球化浪潮中的现代日本文化》的演讲。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中国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及《全国报刊索引》等互联网和书刊资料,收集并整理了2009年中国大陆出版和发表的有关日本经济的研究成果的信息。文章从宏观经济、产业经济、企业经济、国际经济合作、经济理论和经济法、经济史等角度,对该年度中国的日本经济研究状况进行梳理,以期展示前沿成果,总结既往研究,并为未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2010年6月开始,中国社科期刊网在首页醒目位置,将《日本学刊》列为推荐刊物。《日本学刊》认真落实双百方针和办刊宗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编辑、出版的有关规定,在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主办单位日本研究所、中华日本学会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数据库资料以及中国的日本研究杂志为主要对象,收集整理了2009年中国大陆出版和发表的有关日本社会文化研究的相关著述信息。通过对日本文化论、思想史、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社会思潮、社会生活、社会保障、社会问题、教育、文学、传媒、中日文化交流与比较等领域该年度研究成果的分析梳理,以期检阅中国日本研究的学术近况和研究热点,提供检索方便。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内政、外交、军事与安全、中日关系、历史等五个方面对2009年中国大陆出版和发表的关于日本政治、历史研究的论文及著作进行了分类和整理,以展示2009年中国的日本政治、历史研究的最新前沿成果,为读者提供基础资料和相关研究信息。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全面启动的号角声中应运而生的。它的成长可以说是新时期中国日本研究发展的缩影。在日本研究所举行30周年所庆之际,中华日本学会同时召开2011年年会,并以30年来中国的日本研究为题组织进行研讨,目的是与学界同人一起对这一时期的日本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今后中国日本研究再创辉煌寻找路径和动能。与会学者的发言切入主题的方式互不相同,内容却可谓异彩纷呈,在有限的时间里勾勒出了该时期日本研究状况的基本脉络。本刊特将其中十位代表的发言摘要发表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李含 《日本学刊》2005,(3):130-143
日本文化的原型存在于日本古代神话和历史叙述当中,因此有必要从神话、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对日本文化的性格进行研究。本文从对《古事记》的有关记述的分析入手,通过与西方思想的比较,对日本文化的“耻感文化”、共同体主义的“场”的伦理以及母性社会原理等性格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纪念九一八事变8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日本社会文学会联合举办、清华大学东亚文化讲座协办的‘九一八’事变80年:思考中日关系中的社会、文化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9月18日在北京召开。中日双方5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崔世广主持。日本研究所所长李薇和日本社会文学会代表理事大和田茂先后致辞。东京大学教授小森阳一和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韩东育做了基调报告。  相似文献   

13.
宋成有 《日本学刊》2012,(1):102-117,159
古代中国人以强调"华夷之别"为观察视角,采用整体式、实证式的基本方法研究日本。至近代的晚清和民国时期,中国学人抛弃了"华夷"观念,研究日本的理论五色杂陈,研究方法因人而异。1949年以后,台海两岸学者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各有特色,从相互隔离而逐渐相互接近。大陆学者构成中国日本史研究的主力。在研究理论和方法多样化的演进中,唯物史观和实证研究成为中国日本史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日本古代历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大陆历史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关于日本古代史和东亚区域历史之间存在的诸多内在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学界开始进行系统的研究,研究者们提出了将中国、日本和朝鲜历史进行整体把握的"东亚世界论"。在平成时代,日本社会在方方面面表现出与此前历史不同的阶段性及独特性特征,学界需要对应地从各方面进行专题性的回顾与总结。在平成时代,作为研究东亚区域史的重要理论和研究领域,"东亚世界论"继续得到学界的重视和研究,同时也表现出了一些时代性特征,有必要对此进行梳理、总结。这一工作除了对东亚区域史的深入研究具有推进作用之外,由此还能够了解到平成时代日本社会对华思潮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5.
2010年5月,中华日本学会在上海举行了换届大会。一年来,在中国日本研究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学会工作按照章程和既定的安排,取得了扎实而富有成效的进展。学会积极搭建学术研究与交流的平台,开展了各项活动,增强了学会的凝聚力,在社会上进一步扩大了影  相似文献   

16.
从人类历史来看,自身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相互作用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外来文化对一个国家的影响程度取决于该国文化的性质。在古代中国文化的影响和催化下,日本文化是直接从仅有逻辑思维的原始白文化而跳跃形成的,失去了自我定型的机会。因此,被称为被动定型的"有色无根文化"。这种文化具有可塑性强、流动性高、发展性和多元化突出的特性。日本文化自身的这种特性,促使日本在历史上多次有效地吸收外来文化,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飞跃。本文从日本历史发展历程的四个重要时期——两次中国文化和两次西方文化的全面引入,来阐述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投稿须知     
一、本刊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中华日本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刊物,主要刊载日本问题研究者的学术成果,内容涵盖日本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科技、社会、文化、教育、历史等各个领域。热忱欢迎学界同人赐稿。  相似文献   

18.
从汉唐起,中国漆艺开始传延至日本。到了江户时代,日本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立民族工艺体系,漆艺亦随之崛起。自现代社会以来,日本漆艺跻身世界前列,漆器质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走在中国前面,人均拥有量也位居世界首位。从日本民艺美学家们的思想中,可以窥见日本漆艺的文化之道:民众、实用、多量、廉价和寻常。当代日本漆艺仍在延续为民、为用与为常的优秀工艺传统。日本漆艺文化之道告诉我们,民艺不仅是工艺本身问题,还关乎国民文化身份与国别形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黄晓娟 《学术交流》2006,(4):188-190
文化是日常生活习惯和风俗,是反映一个国家特殊性的东西,是一个社会综合的缩影。日本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周边地区,孤悬海外,从而使日本形成了吸收外来文化的特性。日本文化又是历代日本人在湿润的环境中以顽强的忍耐力和精神从事水稻栽培所形成的对植物有着特别感情的海洋文化。日本文化还是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又极力维护传统文化的文化。日本与中国、西欧的文化的融合,表现了日本文化既善于接受新文化又极力维护其固有文化的独特性。在世界文化交融的今天,了解一国文化,对于克服在跨文化交流中产生的语言障碍,走出单纯语言研究与教学的圈子,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都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青木保和王敏来日本所访问2010年1月26日,日本前文化厅长官、文化人类学家青木保和日本法政大学教授王敏访问日本所并做学术报告。(详见封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