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数据库资料以及有关纸质书刊为对象,收集整理了2010年中国大陆公开发表的有关日本社会文化研究的相关著述信息。通过对日本文化论、思想史、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社会思潮、社会生活、社会保障、社会问题、教育、文学、传媒、中日文化交流等方面研究成果的梳理,以期检阅2010年中国日本社会文化研究的学术发展和研究热点,提供检索方便。  相似文献   

2.
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长梅原猛博士及该中心教官、日中文学比较研究专家中西进教授、管理部长秦明夫先生于1988年5月8日至10日来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访问,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梅原猛所长在研究所的欢迎大会上发表即席演讲,介绍了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成立的宗旨、活动内容及将来的规划,强调了开展国际间日本文化研  相似文献   

3.
唐月梅 《日本研究》2008,33(1):81-84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并没迅速改变中日文化和文学交流的空白现实;直至1976年,中国的日本文学译介才历经曲折,逐渐走上正常发展道路。本文便要将这一历史演进进行概括,选择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大江健三郎等几位著名作家为例,谈谈日本文学与中国邂逅的命运。  相似文献   

4.
2009年1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在北京举行了"与大江先生谈心"学术座谈会.会议由李薇所长主持,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的近30名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2007年5月10日,日本文化厅文化交流使、著名作家立松和平先生访问了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立松和平先生原名横松和夫,枥木县宇都宫市人,1971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经济学部经济学科,酷爱文学,大学时代发表的反映日本战后大学校园斗争  相似文献   

6.
2005年10月14日至17日,“中日民间交流与东亚区域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沈阳彩欢宾馆顺利举行。该会是由中华日本学会和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联合主办,日本国驻沈阳总领事馆和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为该会议提供了后援。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温州大学、温州师范大学、吉林省东北亚研究中心、大连大学、辽宁大学以及日本大东文化大学、北海道大学、日本大学、冈山大学、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等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近…  相似文献   

7.
日本文化研究需要迈上新台阶──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日本社会文化研讨会”综述文言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日本文化研究,以使其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于1996年9月23日举办了“日本社会文化研讨会”。来自...  相似文献   

8.
崔健 《日本研究》1998,(2):23-27
日本中小企业大量存在的社会文化原因分析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崔健在发达国家中,日本是拥有中小企业最多的国家。中小企业在日本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往对日本中小企业的研究大多侧重于经济原因的分析,而对社会文化原因却较少涉及。本文试图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分...  相似文献   

9.
上方文学     
“上方”系日本京都和大阪一带。上方文学指古代以京都和大阪为中心的文化圈内创作的文学作品。日本的近世始于德川氏族开创的江户幕府(1603~1867)。江户(今东京)当时尽管是政治中枢,但在文化方面还是一块未开垦的土地。相比之下,京都是皇城,文化传统已长达千年,大阪有“天下厨房”之称,是日本经济最发达地区,文学因出版业的发达而得到快速发展。元禄时代(1688~1703)之前,文学艺术的世界几乎为京都和大阪所独占。从武家社会传统的雅文学(古典文学、和歌、汉诗)到新兴的町人社会的俗文学(假名草子、浮世草子、俳谐、净琉璃、歌舞伎),大都出于…  相似文献   

10.
应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和《日本研究》编辑部的邀请,日本和歌文学会、中古文学会常务委员、《日本研究》特邀作者、日本大学杉谷寿郎教授,于1987年6月7日至8月21日来我国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杉谷教授为辽大日本研究所做了题为《从“咏柳”和歌看日中两国古典文学交流》的学术报告,双方就两国古典文学交流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在华期间,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李芒会长、吕元明副会长分别会见了日本客人。杉谷教授尚与京、沪、辽、吉  相似文献   

11.
中日文化之间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冲突,究其根源主要在于日本社会文化。一定的社会文化决定了这个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心理,人们的心理决定了他们的行为。从日本社会文化探索中日文化之间存在的冲突,有利于我们近邻之间加深彼此的理解,进而进一步加强合作,为振兴和繁荣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共同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加藤周一是战后日本著名学者、评论家。战后初期,他与中村真一郎、福永武彦合著的《1946年文学考察》从东西方文学比较的角度,对日本文学和日本社会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和辛辣的讽刺,被认为“象征着从精神锁国的战时体制中的解放”,是“战败后纪念碑式的作品”([日]粕谷一希:《战后思潮》,第96~97页)。1955年,加藤周一发表了《日本文化的杂种性》等文章,提出了日本文化是杂种文化的这一命题,引起了日本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本文试就加藤周一提出的杂种文化理论作一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2011年9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在北京召开了中日韩人口问题与社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是为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建所30周年而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之一。来自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人口研究所,天津社科院日本研究所、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山东工商学院、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早稻田大学、东京经济大学、佛教大学,韩国国立保健社会研究院、京畿大学、庆南大学等学术机构的代表及其他学者共40余人与会。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数据库资料以及中国的日本研究杂志为主要对象,收集整理了2009年中国大陆出版和发表的有关日本社会文化研究的相关著述信息。通过对日本文化论、思想史、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社会思潮、社会生活、社会保障、社会问题、教育、文学、传媒、中日文化交流与比较等领域该年度研究成果的分析梳理,以期检阅中国日本研究的学术近况和研究热点,提供检索方便。  相似文献   

15.
“传统文化与中日两国社会经济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本刊通讯员由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协办的“传统文化与中日两国社会经济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1998年4月9~10日在京召开。来自中国、日本及其他国家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  相似文献   

16.
1987年8月20日至22日,日本文化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主办,有来自全国十几个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及在京有关部委、友好团体、学会和新闻出版单位的60余位专家、学者和青年研究人员出席。日本研究所所长何方致开幕词,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复三、对外友协林林等出席了会议,并作了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研究员、日本史学会会长万峰、外国文学所研究员、日本文学研究会会长李芒、中  相似文献   

17.
简讯四则     
为促进朝鲜语言、文学研究工作的发展,增进各国朝鲜学研究者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交流学术成果,由日本朝鲜学研究会举办的"第二次朝鲜学国际交流讨论会"于1986年9月27日在日本东京举行.除日本各地专门从事朝鲜语言、文学研究的学者和专家外,还有中国、中国台北、东京朝鲜大学以及南朝鲜汉城大学、西江大学、檀国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学者参加.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所长梅田博之教授等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江户幕府末期,松代藩(位于长野县南部)的学者村上英俊(1811~1890)开始讲授法语和法国文化。出于外交、政治、军事方面的需要,长崎的“通辞”(翻译)们开始学法语。至于日本文学与法国文学的关系,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第一期,1868年至1892年。1889年2月11日  相似文献   

19.
<正>2010年1月26日,日本前文化厅长官、日本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青木保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访问,并发表了题为《全球化浪潮中的现代日本文化》的演讲。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就中国古代文学对《万叶集》、《源氏物语》的影响,以及日本文学的审美理念“物哀”的形成过程,做了颇具新见的阐述。提出了日本古代文学一个独特的发展模式:日本本土固有文学与古代中国文学的“冲突&#183;并存&#183;融合”的模式。并借此对中日古代文学交流的经验进行疏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