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治维新日本确立了亚洲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文明开化运动成为一次非西方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尝试.鹿鸣馆时期由政府主导了自上而下的欧化运动,日本呈现出无节制的媚洋风潮.但全盘欧化并未取得预期效果,代之又掀起一场国粹主义的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2.
志贺重昂是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启蒙地理学家,也是明治20年代政教社国粹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从地理、风景的角度来阐述日本的“国粹”是志贺重昂国粹主义思想的主要特征.从政教社成立到《日本风景论》的出版,志贺重昂的国粹主义地理学思想经历了一个明显的质的蜕变过程,由初期的“国粹保存”演变为宣扬“日本民族优越论”.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政教社的国粹主义经历了一个由防御型民族主义向进攻型民族主义转变的过程.国粹主义不仅在近代日本走向对外侵略扩张的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宣扬的“日本民族优越论”也是当代日本民族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3.
王俊英 《日本学刊》2012,(5):141-156,160
政教社倡导的国粹主义,是明治中期日本社会的主流思潮。国粹主义从兴起到退潮,经历了一个由防御型民族主义向进攻型民族主义蜕变的过程,其思想内涵是流动变化的。国粹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由民间自发生成的具有强烈民族利己主义性质的民族主义思潮。对内强调国民的存在,对外强调日本国权的伸张,是其言论活动的两个变量。追求日本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则是其思想主张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龚颖 《唐都学刊》2013,(6):31-34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最具影响力的启蒙运动家,他在强调掌握科学规律的重要性的同时,主张人类的道德世界有其独特性,解决道德问题不能依靠当时流行的“生存竞争”的进化论、功利主义等学说。人只有在遵从“自发”的规定、超越一切“他律”性规矩时,才会成为真正的人,才有可能不必刻意地去做符合道德的事情而自然采取正确的言行、不必介意道德为何物而自然成为道德性存在。  相似文献   

5.
李忠启 《唐都学刊》1995,11(5):31-34
本文认为,日本在二次大战之后,奋起赶上欧美发达国家的根本原因在于:重视教育,特别是重视职业教育.明始时代开始建立的职业教育,对于日本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许晓光 《日本学刊》2007,8(6):128-141
明治前期日本主张社会近代化的思想家们受西方近代民主政治思想的影响,提出了人民应当拥有参政权利的思想。他们认为日本以往人民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并且怀有卑屈心理、不关心国家政治,指出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在于专制制度的压迫。他们大力主张人民天生具有参政权利,探讨了人民履行参政权的方式,并就对人民参政权是否应有所限制进行了论争。  相似文献   

7.
迄今为止,在中国哲学和思想史研究中,对陈亮思想的特质及其意义的认识仍然很不够.本文通过对陈亮思想中的"理欲统一"的道德观和"义利合一"的价值观等几个基本特征的阐述分析,表明了陈亮作为浙学史上的著名思想家,其事功之学不仅具有地区性的意义,更具有普遍性的意义,而且它也已超越了传统儒学泛道德主义的化约论立场,因而不能简单地归入到传统的儒学系统中去.陈亮之学开创了在宋儒注重道德心性修养的价值关怀之外,构建新的思想范式的途径,同时又以其所具有的丰富蕴涵和思想特质,极大地丰富了浙江固有的历史文化精神,形塑了浙学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8.
张文勇 《唐都学刊》2009,25(3):91-94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对宋代司法审判影响很深,主要表现在审判中注重情理法相结合、允许亲族相讼、“鞫谳分司”的司法机构设置、注意保护弱者的权益、重视教育说服和息讼等五个方面。和谐思想是宋代司法的一个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9.
魏源所处的时代 ,是我国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魏源一生最光辉的业绩 ,是协助林则徐编译《海国图志》 ,编撰《圣武记》 ,总结鸦片战争的失败教训 ,集中反映了魏源的爱国情怀。魏源身世坎坷 ,主张经世致用 ,改革弊政 ,富国强兵 ,但最终壮志未遂。其有些著作后流入东瀛 ,对日本的明治维新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简论先秦时期的重农思想及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安和 《唐都学刊》2006,22(4):82-85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传统的重农思想。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就已经发生并不断发展。三代时期,圣贤君主无不重视农业生产。春秋战国时期,是重农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李悝、商鞅、管子等的重农思想及重农措施,对促进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总结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简论日本私立大学的发展及其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发国家日本之所以超越欧洲,用较快的速度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普及化,是因为其存在着以国立大学为核心、以私立大学为主体的高等教育体系。日本私立大学具有敏感地适应社会的升学需求、不断扩大自身规模的特质。但这种独特模式的私立大学,在积极地促进日本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对高等教育的质量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剖析了无论是学校数还是在校生数都占全国总数70%以上的日本私立大学的形成及发展路径,并考察了其特质。  相似文献   

12.
陈傅良在永嘉事功学派中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在陈傅良的思想中闪烁着永嘉学派的思想特质。由薛季宣创始,而陈傅良继之,到水心集其大成而一脉相承的永嘉学派真正与朱、陆二派鼎足而三的学术史地位受到了那些能较客观地看待那段思想历史的人们的公认。正是那些不同于宋明理学的东西所体现出的具有新的独特思想内涵和学术旨趣的路径选择,使包括永嘉学派在内的南宋浙学的兴起具有了充分的必要性和革命性。南宋浙学与明清实学思潮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致的,它们都反映了中国文化、思想自身在努力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范式转型。  相似文献   

13.
1874年开始的自由民权运动是日本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民主运动。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自由民权论者提出了各种宪法草案,这些宪法草案都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表明西方文明已经渗透到日本社会的底层。  相似文献   

14.
15.
敖运梅 《社科纵横》2003,18(1):62-64
通过对《杂感》诗首、颔、颈、尾联的具体剖析解读可见 ,在黄仲则创作的诗作中 ,《杂感》一诗几乎蕴盖了他毕生诗歌的思想蕴涵和艺术特质 ,表现了诗人的人生命运与艺术追求 ,表露了乾隆盛世下的危机。  相似文献   

16.
王幡 《日本学刊》2010,(3):105-118
后发国家日本之所以超越欧洲,用较快的速度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普及化,是因为其存在着以国立大学为核心、以私立大学为主体的高等教育体系。日本私立大学具有敏感地适应社会的升学需求、不断扩大自身规模的特质。但这种独特模式的私立大学,在积极地促进日本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对高等教育的质量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剖析了无论是学校数还是在校生数都占全国总数70%以上的日本私立大学的形成及发展路径,并考察了其特质。  相似文献   

17.
明治宪法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放  范晓阳 《日本研究》2004,7(1):75-78
明治宪法是日本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也是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明治宪法的诞生,才使古老的亚洲有了宪、议会、选举等维护资产阶级专政的法典。明治宪法对于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日本,在集中权力、财力、人力以维护民族独立、统一和建立近代工业、文化教育方面,曾经起过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因此,它曾为当时亚洲其他落后国家的进步人士所向往和效法。  但是,明治宪法所规定的日本近代天皇制国家,本质上是利用“天皇大权”之名和资产阶级议会民主的形式,行维护少数军阀、官僚、贵族、财阀利益之实的寡头专制政体…  相似文献   

18.
弥生子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20世纪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主义疯狂时期,弥生子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同情者,文学思想性贴近时代,流露出进步的人道主义意识。本文围绕弥生子的两篇代表作《真知子》和《年轻的儿子》,论述其文学的思想特质。  相似文献   

19.
王雅林  高凤清 《学术交流》2007,(12):141-146
从古代政治文化体制的绵绵沿革透视我国经济管理的特质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附着于封建社会政治与伦理的理念。传统宗法制度和儒家伦理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政治、文化和经济之间的关系。这种形式的建构,为农耕经济社会的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古人"经国济民"或称"经国济世"的管理思想和携带着天然的弃私性;求均意识限制了经济快速发展与现代管理模式的形成;重农抑商的政策及重义轻利的思想成为封建社会制约经济发展与高效管理的障碍。这些不仅是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重要概念,也是中国古代政治管理和经济管理合而为一的形态表现。中国古代的经济管理形态,托体于中国古代的文化制度;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用今人的价值观念去品鉴古人的经济管理意识,目的是从中获取睿智的思想源泉,加深对中国经济管理思想独特性的探讨,为凝缩中国特色的经营管理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民主和法制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曾多次阐述了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思想,将其作为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内容,并且一再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与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将主要从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形成条件,民主与法制思想的关系以及民主与法制思想的历史作用三个方面对邓小平的民主与法制思想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