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投稿须知     
一、本刊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中华日本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刊物,主要刊载日本问题研究者的学术成果,内容涵盖日本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科技、社会、文化、教育、历史等各个领域。热忱欢迎学界同人赐稿。  相似文献   

2.
投稿须知     
<正>一、本刊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中华日本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刊物,主要刊载日本问题研究者的学术成果,内容涵盖日本政治、外  相似文献   

3.
《日本研究》2015,(1):98
《日本研究》杂志由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主办,是一份具有广泛影响并深受读者欢迎的外国问题研究学术期刊。《日本研究》的办刊特色主要表现出五个突出:学术性、综合性、先导性、现实性、交流性。稿件的研究领域涉及日本政治、经济、历史、中日关系、社会问题,与日本相关的国际关系、区域合作等国际问题。欢迎投稿。一、本刊栏目开设的主要栏目有"日本经济"、"日本政治"、"日本历史"、"中日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全面启动的号角声中应运而生的。它的成长可以说是新时期中国日本研究发展的缩影。在日本研究所举行30周年所庆之际,中华日本学会同时召开2011年年会,并以30年来中国的日本研究为题组织进行研讨,目的是与学界同人一起对这一时期的日本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今后中国日本研究再创辉煌寻找路径和动能。与会学者的发言切入主题的方式互不相同,内容却可谓异彩纷呈,在有限的时间里勾勒出了该时期日本研究状况的基本脉络。本刊特将其中十位代表的发言摘要发表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投稿须知     
<正>一、本刊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中华日本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刊物,主要刊载日本问题研究者的学术成果,内容涵盖日本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科技、社会、文化、教育、历史等各个领域。热忱欢迎学界同人赐稿。  相似文献   

6.
2011年9月2日,野田佳彥内阁诞生于东日本大地震后内外纷扰此伏彼起的"多难之秋"。在经历了2012年1月13日的内阁改组后,仍面临诸多难题。为此,2012年1月,本刊特约李薇等七位在京日本研究学者就野田内阁所面临的挑战及其采取的对策撰稿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透析东日本大地震对日本政局、日本及世界经济增长,日本及全球工业生产、日本农业和渔业、日本总人口的减少等诸多层面的影响,认为地震打击的是日本经济的整体,或可能使日本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下降;并认为这场灾难也有教育意义,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在环境利益上命运相关、休戚与共的邻近国家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陈景彦 《学习与探索》2004,7(6):163-168
在中国战场上日本投入的兵力最多,日本在海外的兵力也是在中国战场上被消灭的最多,所以说中国的抗日战争在日本战败过程中起到了首要的、决定性的作用是符合历史事实的。战败与投降是两个概念,不应混同。日本投降的直接原因,绝不是单一的。片面强调原子弹或是苏联参战哪一方面的作用,都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精神。任何一个结果,都是由多个原因所促成,至于哪个原因起的作用大,有时易于分清,如在日本战败的原因中,中国人民的抗战是首要的、决定性的;有时则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角度不同而不易确定和不宜确定,如日本投降便是如此。  相似文献   

9.
崔世广 《日本学刊》2005,7(4):71-82
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与日本近代家族制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家族制度为军国主义体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军国主义在膨胀和扩张的过程中也充分利用了家族制度的特性与功能。本文从日本近代家族制度的变迁入手,通过家族与军国主义国家理论的关联、家族主义在军队的实践、战时家庭动员和统制等若干方面的探讨,揭示日本近代家族制度的性格与日本近代军国主义性格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日本战败投降后,美国为了把日本拉进西方集团的营垒,对昭和天皇免予起诉,并通过旧金山条约对日本彻底"松绑",一大批负有战争责任的政客、官僚、财阀要员重新钻进政坛,致使日本旧的国家机器在一定程度上继续运转,战时的"皇国史观"和"军国史观"等货色开始回潮.随着东西两大阵营冷战的深化,日本在追随西方积极反共、反社会主义阵营的同时,不断变换手法、倒行逆施,朝着政治、军事大国化的目标迈进.发展到今天,日本陆海空自卫队公然联合开进战区,和平宪法被彻底架空,日本总理再三再四地连续参拜靖国神社,日本的动向引起亚洲人民的警觉和不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日本经济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与评论.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学术和思想成果的综述.对战后日本经济增长、日本泡沫经济及金融危机等八个领域代表性成果及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第二,日本经济研究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四点:(1)研究人才辈出,成果丰硕,但高质量的成果仍嫌不足;(2)日本经济研究的发展伴随着思想解放的过程;(3)学习和借鉴日本经验是研究的主题和重点;(4)很多研究成果表现为综合性、交叉性研究.第三,对今后研究的建言:(1)日本经济研究依然很重要;(2)研究日本经济新问题,努力提高水平和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12.
从汉唐起,中国漆艺开始传延至日本。到了江户时代,日本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立民族工艺体系,漆艺亦随之崛起。自现代社会以来,日本漆艺跻身世界前列,漆器质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走在中国前面,人均拥有量也位居世界首位。从日本民艺美学家们的思想中,可以窥见日本漆艺的文化之道:民众、实用、多量、廉价和寻常。当代日本漆艺仍在延续为民、为用与为常的优秀工艺传统。日本漆艺文化之道告诉我们,民艺不仅是工艺本身问题,还关乎国民文化身份与国别形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 <日本概观>之"奇" <日本概观>是抗战时期产生的一本"奇书",也是一本了解日本、研究日本的经典之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中国社科期刊网、中国国家图书馆为资料来源,对2010年中国大陆发表和出版的关于日本政治、历史研究的论文及著作,从日本内政、外交、军事与安全、中日关系、历史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类和整理,以展示2010年中国的日本政治、历史研究的最新前沿成果,为读者提供基础资料和相关研究信息。  相似文献   

15.
刘国习 《社科纵横》2014,(7):100-106
唐才常的日本观有其学问、个性与地域文化渊源。他主张中国在工务、商务、交涉、军事、政治、法律等方面借鉴日本经验。鉴于沙俄的严重威胁,他提出联日联英以拒俄的战略主张。他的日本观有古与今、中与外、东与西交汇时期的各种印记,更大程度上是一种中国观,也是一种基于中国文化批判的有意识的工具性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6.
日本循环经济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使日本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弃物处理问题成为日本当前面临的主要国内环境问题之一。将废弃物再资源化、走循环经济道路成为日本的必然选择。日本循环经济具有以废弃物循环利用为核心,依靠官、产、学共同努力、法律保障、各相关部门协调合作、雄厚经济技术基础支持、环境教育辅助、政府表率等特点。日本循环经济在废弃物循环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并实现了一定的市场规模,但仍然存在的废弃物非法丢弃行为延缓了日本循环经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16-17世纪,中日勘合贸易被禁,欧洲对日贸易却开展起来。当时的日本最需要生丝和黄金,于是欧洲船将大量黄金运到日本。但是日本原本产黄金,而且不缺黄金,因此他们需要黄金的原因值得重视和分析。大量黄金被欧洲人运进日本后,日本的外贸活动变得活跃起来,黄金还刺激了亚洲的货币流通。不过太多的黄金被运入日本,也造成了日本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8.
关于日本动漫的一种文化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渭 《日本学刊》2006,(5):129-141
日本动漫自有其积极的一面,然而作为日本文化的直接产物,同样存在浓重的文化痼疾。透过日本动漫中的一些经典作品,人们可以发现日本文化中与军国主义幽灵相关的“强者的专制”、“无根的偏执”、“极端与矛盾”、“救世与物哀”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拟以战后日本学术界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中的主要研究问题、从事研究的学者、主要成就等为研究对象和研究线索,试图厘清战后日本学术界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的主要趋向、主要学术成就以及研究方法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战后日本学术界对于近现代中国的史学观。  相似文献   

20.
日本安倍内阁成立后,日本政治在政治右倾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内阁成员集体参拜靖国神社,美化侵略战争言论,力图修改和平宪法,修订《防卫计划大纲》,成为"正常国家"。其形成的原因有:东亚区域权力结构的变化,美国对日本政治右倾化一定程度上的纵容,日本国内新民族主义兴起,日本选举制度的改革,安倍本人政治保守主义色彩。日本政治右倾化对世界、亚洲和中国造成严重影响,中国应直面应对,并做出有效的反制,同时敦促日本反省侵略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