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娟 《社会工作》2010,(19):53-55
日本列岛地处太平洋环火山带,经常遭受台风、地震、海啸、泥石流、火山喷发、暴雨、暴雪等各种自然灾害侵袭,是世界上最易遭受自然灾害的地方之一。在长期与自然灾害抗争中,日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防灾抗灾体系。  相似文献   

2.
危机与政治体制变革是日本政治发展过程中一条重要的历史和逻辑线索,日本政治体制正是在应对严重危机的过程中实现了根本性质的变革。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政治家、官僚与利益集团三方的应对博弈过程,最集中地反映了日本政治体制的现状,同时也体现了三方力量消长对日本政治体制变革的根本性影响。对于日本政治体制变革的主导者民主党来说,大地震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机遇,又形成了挑战。总体上来看大地震对日本政治体制变革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并将加快日本政治体制变革的进程,同时官僚主导将逐渐被政治主导所代替,政治家、官僚与利益集团三位一体的政治同盟也将面临深层次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成功实施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现了国强民富.该计划以解决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出现的农业与非农业之间、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地区之间、各阶层收入之间、过度依赖海外市场与内需严重不足等诸多不平衡增长问题及其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为背景,通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核心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和转型,达到了强国与富民协调发展的目的.如何使普通劳动者同步享受"国富"带来的"民富",参考、借鉴日本方面的成功做法,对提高我国普通国民收入,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日本研究》2020,(1):48-62
日本帝国主义对台湾的殖民政策导向及活动形态,最终目的是把台湾彻底同化,并为此不断强化各项具体的殖民政策措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策划制定的“国土计划”案中,包含:了对殖民地台湾产业及人口的分配计划等重要内容,成为针对包括本土及海外殖民地综合性开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1943年10月,由企画院策划制定了《中央计划草案》,其中针对台湾的计划案,继承了此前日本政府和台湾总督府制定的相关计划案。与其他殖民地地区相比,台湾的工业化构想并未受到重视,但该计划中有关工业生产目标远远高于实际状况,所以呈现了完成可能性极低的特征。虽然该计划加速了台湾对日本本土的经济性从属,但与朝鲜和中国华北地区相比,其在补充日本本土经济上的作用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5.
我国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气象灾害及其影响已产生新的特点。近年来,包括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预警信息发布、风险管理、减灾手段和科技支撑等方面在内的气象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建设逐步加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日渐完善。未来,面对气象防灾减灾的新挑战,我国应更加注重防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化解经济社会发展的气候风险,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增强全民防灾减灾的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6.
行政计划制度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延  杨建生 《社科纵横》2006,21(2):35-37
西方国家如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分别在其行政程序法中就行政计划作了明确规定,主要规范了行政计划的内容,行政计划的制定、确定、裁定、变更、监督程序,行政计划的救济途经。借鉴西方国家经验,对完善我国立法和建立、健全行政计划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邵冰 《日本研究》2004,(2):64-67
20 0 3年1 1月2 9日,在一片欢呼声中,携带两颗间谍卫星的日本H2 A火箭在日本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开发中心发射升空,可是天不遂人愿,火箭出现故障,小泉政府不得不忍痛毁掉肩负重任的火箭和间谍卫星,其处心积虑要打造的东北亚军事间谍网计划亦遭到重创。由于日本刻意封锁,其间谍卫星机密一直不为人所知,直到最近《简氏防务周刊》公布其内幕,一系列绝密计划才大白于天下。一、日本间谍卫星计划由来已久  日本太空谍报网之梦由来已久,早在2 0世纪70年代,日本政坛就有人宣称要自己造侦察卫星,由于当时正处于“冷战”时期,美国不答应日本脱离自…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日本为对外FDI大国、对内FDI小国。然而,东日本大地震加快了日本经济国际化步伐,其对内FDI呈现出新趋势。本文根据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引进外资的新特点,重点分析外国对日FDI对改革日本传统企业经营制度的积极影响,探讨日本扩大对内FDI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提出中国加快对日"双向投资"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日本长期以“海洋国家”自居,海洋战略不仅在其国家战略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更关乎中日双边关系及地区和平与稳定。2023年4月28日,日本出台第四份《海洋基本计划》,用以指导今后五年具体海洋政策。作为岸田文雄上台执政,并对日本安保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后的首份《海洋基本计划》,其相较于第三份《海洋基本计划》呈现出“泛安全化”趋势空前加剧、将海洋“威胁”主要来源从朝鲜调整为中国与俄罗斯、提出“构建可持续海洋”基本方针三大特点。造成此种变化主要原因包括:日本战略文化中危机意识、扩张主义及尚武等因素的长期浸润;日本国家战略进入向以“政治大国”“军事大国”为核心诉求的“全面大国”转型加速期;日本外部环境发生以进入所谓“新时代”为代表的显著变化;岸田政权因经济低迷、少子老龄化、系列政治丑闻等问题遭遇执政危机。日本未来以第四份《海洋基本计划》为蓝本的海洋政策调整,或将对中日关系、地区安全形势乃至全球“高边疆”领域合作造成负面影响,值得予以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0.
林明鲜 《社会工作》2008,(15):12-13
日本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多的国家之一,因此灾害文化也比较发达。在日本历史上造成较大灾难的地震是1923年发生的“关东大地震”,死亡人数高达9万人之多。战后(1945),灾害较大的地震是1948年的“福井地震”(死亡人数4000人左右)和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死亡人数5500人左右)。在反复体验震灾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声音     
正"我只有45秒的发言时间,比这周参议院给博尔顿的时间还多。"——布拉德·皮特获得2020年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他发言时,对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在特朗普弹劾案中没被传唤一事开起了玩笑"充分利用自然灾害带来的教训,推进防灾、减灾措施,建设成能坚强应对灾害的国家。"——日本"3·11"大地震将满9周年之际,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发表讲话,强调不应淡化地震带来的教训  相似文献   

12.
田晓 《社科纵横》2008,23(6):127-128
自然灾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全球性问题.媒体作为一种宣传信息覆盖面极广的大众传播载体,是人们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平台.在近年来发生的自然灾害中,我们越来越感受到了解和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知识的重要性.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使我们对媒体宣传自然灾害知识的必要性、急迫性又有了新认识.强化媒体宣传自然灾害知识的作用,已经是一个十分严峻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事后性和微观性等特点,计划经济具有自觉性、事先性、宏观性等特点。市场与计划两种手段既对立又统一,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能使经济更好地发展。当今中国的经济运作偏重市场,应重新审视计划的有益之处,针对市场经济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加强计划手段。这种计划手段不同于毛泽东时期的计划经济,它是一种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的新型计划经济。市场、计划及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以市场为前提,计划为补充,并辅之以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将消极作用控制在最低限度之内,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4.
员工帮助计划是西方企业社会工作用来解决其面临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中国的企业社会工作者们也在运用员工帮助计划(EAP)来解决企业中面临的相关问题。本文从企业社会工作实务层面分析了中国企业社会工作者所使用的员工计划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东日本大地震对日本制造业造成重创,特别是汽车产业和电子产业的损失尤为严重。由于日本海外投资发展规律的影响,加之日元猛烈升值、电力紧张、企业考虑分散风险等因素的作用,震后日本的海外产业转移可能出现一定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对华直接投资可能进入新的高潮期。中国应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做好承接新一轮日本产业转移的准备。  相似文献   

16.
日本震恸     
《报林》2011,(4):64-67
日本大地震,震动全球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产业链。日本是全球最重要的工业制造国之一,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有重要地位,此次天灾将严重影响分布在全球的相关产业的生产。  相似文献   

17.
当前的中日关系恶化容易,改善难。2010年9月钓鱼岛事件再度引发中日领土主权争议,并造成两国关系和民众感情恶化。同年末出台的日本防卫计划大纲,对中日关系将产生严重负面影响。日本国内政治右倾化有可能以新的形式抬头。中日关系中的结构性矛盾的化解,需要双方拿出诚意与智慧。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一月发生的日下阪神大地震给日本和全世界都带来了很大震动。人们试图从各个方面来探讨从这次地震中能够吸取什么样的教训。我国也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尤其是唐山地震,它带给人们的惨痛印象至今不衰。因此参考一下日本人对地震灾难的反思,检查一下我国国民的防震意识和社会的防震机制,这也许是不无益处的。发生大地震时,什么晏最危险的。经历了关东大地震和阪神大地震的日本专家指出,房屋倒塌是一个主要原因,因此而造成的火灾使许乡人被烧死。那么,造成火灾的原因又是什么?潜心研究火灾情况的一位理学博士指出,药品下落酿成火…  相似文献   

19.
幸红 《学术交流》2006,(4):64-67
生态标签是表示产品或服务的环境友好性标志,是为了保护环境而采用的一种标识性工具。由于生态标签制度是在本国环境条件和优先权基础上制定的,进而影响生产者在市场的占有份额,对于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容易产生贸易的非关税壁垒。近年来,欧盟机电行业生态标签计划对我国出口产品产生的重大影响,因此,采取积极的法律应对措施,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扩宽机电产品认证范围、科学制定生态标签认证程序、完善规范的产品认证许可体系,才能提高中国企业国际壁垒的对抗能力。  相似文献   

20.
日本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多的国家之一,因此灾害文化也比较发达。在日本历史上造成较大灾难的地震是1923年发生的关东大地震,死亡人数高达9万人之多。战后(1945),灾害较大的地震是1948年的福井地震(死亡人数4000人左右)和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死亡人数5500人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