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鲁迅通过文学文本创造了一个“鲁迅式‘艺术世界’”,呈现出一种理论构造 ,形成了特殊质地的“鲁迅诗学”。鲁迅学对鲁迅艺术世界——鲁迅诗学的研究包括 :“‘鲁迅艺术世界’的外在——外显世界”研究 ;“鲁迅‘艺术世界’的接受世界”研究 ;鲁迅艺术世界的语言——文化研究 ;鲁迅艺术世界的生产方式研究 ;鲁迅艺术世界的内在世界研究 相似文献
2.
前期维特根斯坦认为唯我论的命意即世界是我的世界是正确的,只是不可言说,而只能显示出来。他坚信唯我论的论断世界是我的世界背后存在着不可言说的真理,而这一真理只能通过语言的界限意谓我的世界的界限而显示出来。本文试图分析清楚前期维特根斯坦论唯我论的逻辑与语义根据,指出他所谓的唯我论并非指传统意义上的唯我论,并且指出其所谓唯我论的真理其实是指自我、语言和世界三者内在互为界限,但是却不可以通过他所谓的有意义的命题言说出来。最后分析指出世界是我的世界是似是而非的命题,并论述为什么他主张唯我论的命意不可言说,而只能显示的真正逻辑原因。 相似文献
3.
活着还是死去,是哲学中的重大问题。苏格拉底和西塞罗都曾有言,以为哲学的定义不是别的,就是死亡的准备。如果没有对于死亡问题的沉思,恐其哲学不成其为哲学了。庄子是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人生态度的古代大思想家和哲学家:海德格尔则是当代哲学中最卓越的德国思想家和存在主义哲学大师。不论庄子能否作为古代中国的存在主义者,把他们的死亡哲学作一比较,乃是很有必要的。如何来理解死亡,把握人生,可以成为古今文化哲学共通融合的一个基点。 相似文献
4.
<正> 这是六十三年前李大钊在《Boishevism 的胜利》一文中写的一句历名史言。它是一种预言,也是一种信念。这种预言和信念,是对俄国十月革命的世界影响的估价,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的炮声,震动了中国思想界。李大钊独具慧眼,以他对历史 相似文献
5.
阶级革命与知识分子人格——重论鲁迅的“第三种人”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探讨鲁迅对"第三种人"的基本态度,对其中蕴含的鲁迅的深层意识及其意义有必要进行重新解读。在20世纪30年代那场论争过程中,鲁迅《论"第三种人"》等措词比较温和的文章,既与左联领导人冯雪峰等采取"同一步调",又对"第三种人"的"中立"深表怀疑——后者作为"弦外之音"蕴含着鲁迅对"阶级革命"问题的建立在双向否定的体验中的独特理解:他既坚决反对以共同人性来掩盖阶级对立和政治屠杀的严酷现实,又无法容忍"革命文学家"在虚拟的阶级斗争中采取恐怖主义;既坚决反对"非革命即反革命"的二值逻辑,又无法容忍将一切是非相对化的中庸主义。对"第三种人"的批判,意味着他在这"双向否定"的"失语"的苦苦挣扎中,对一个人在严酷现实面前应该采取什么态度的道德思考和行为选择,这一思考和选择来自于他所一贯坚持的底层立场。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五年夏秋之际,中国文学界出现了一股“寻根”的热潮。在这场讨论中,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以及作为它的一种具体体现的各别的地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尊、崇,被赋予为中国文学提供扎根土壤的光荣职能。曾对传统文化进行过激烈批判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却被斥为“借助西方文化”,“从此切断民族文化传统”的“文化断裂带”。以彻底地反帝反封建赢得了自己独特的历史价值的五四运动,同显然具有封建特点的“文化大革命”等量齐观地被视为切断文化传统的两个文化断裂层。在这场讨论中,鲁迅也遭到一些人 相似文献
7.
8.
进入新时代之后,鲁迅一直被写在旗帜上。但是,他的思想遗产并不完全符合新时代意识形态的要求。他与新时代文坛掌控者的历史恩怨也是他进入新时代必然要面临的障碍。鲁迅之所以被新时代接纳,主要是由于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对他的推崇。但是,领袖的推崇并不能解决鲁迅的思想实际与新时代意识形态的要求之间的矛盾。因此,进入新时代之后,鲁迅必然要面对一个复杂而微妙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10.
许怀中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5)
在我国近现代文化史、文学史上,鲁迅是引进外国文化、文艺,交流中外文化的杰出人物.他所从事的翻译、介绍、评论、研究外国文化思想和文学作品的成就,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一座丰碑.一、从文艺为"立人"、"治人"到"新人"鲁迅早在青少年时代,就开始直接受到外国文化思想熏陶.在南京求学时期,严复译述的《天演论》,便象一阵清新的空气,扑进鲁迅的心胸,一新鲁迅的耳目.它成为鲁迅最早 相似文献
11.
人们读鲁迅,常常见到一位孤独的勇士,傲然怒对顽固的旧营垒,高高地举起了投枪。纵然蚁群似的庸众,嬉笑嘲骂麻木吆喝,也丝毫不能撼动其斗志,这确实是鲁迅人格令人仰之弥高的重要特征。然而,视鲁迅为超然于时代的孤独者,终究是一种误解,无论对于时代还是对于鲁迅。他一生上下求索,是一位具有深刻的思想穿透力的精神界战士;但是他的思想又是同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的总进程合拍的:五四时代的进化论者,大革命后完成思想的飞跃,转变到唯物史观。而且作为进化论者的鲁迅,又是信奉“意力主义”(唯意志论) 相似文献
12.
论鲁迅的美学思想——“力之美”张云龙也许是现代中国过于贫弱、备受欺凌的缘故吧,有那么多的文艺家都在呼唤“力之美”。他们试图以“力的艺术”激发民众的力量,奋起抗争,以挽救危难的祖国。其中呐喊最有力、影响最大的是鲁迅。早在留学日本时期,鲁迅就呼唤“善美刚... 相似文献
13.
对于革命文学,鲁迅有一个基本的观点,这就是:它应当而且必须成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底一翼,”应当而且必须具有革命性和战斗力。否则,它就难以完成自己所身负的历史使命,因而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是,怎样才能使革命文学具有革命性和战斗力,并真正成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底一翼”呢?鲁迅认为,首要的和关键的问题在于:“作者本身”必须“是一个战斗者,”必须坚持为革命而写和在革命中写。 相似文献
14.
“死使我想起中国人”出自村上春树的小说《去中国的小船》.就村上春树的整体创作来讲,“死使我想起中国人”的原因是战争.村上春树试图通过战争关怀与书写来找寻日本现代“自我丧失”疾患的精神寄托,他憎恶战争,呼吁战后日本人应承担战争责任,但其小说中的人物更专注于自身伤痛的抚慰,而非对自身恶行的反省,说明了村上春树反战的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美国学术界一项新动态:“鲁迅热”。从政治、文化、历史角度加以分析,并详细介绍了四本新英文专著:周杉(Eva Shan Chou)的《记忆,暴力,辫子:鲁迅解读中国》(Memory,Violence,Queues:Lu Xun Interprets China);格罗利亚·戴维斯(Gloria Davies)的《鲁迅的革命:写在暴力之中》(Lu Xun’s Revolution:Writing in a Time of Violence);庄爱玲(Eileen J.Cheng)的《文学的遗体:死亡,创伤和鲁迅对哀悼的拒绝》(Literary Remains:Death,Trauma,and Lu Xun’s Refusal to Mourn);以及柯德席(Nicholas A.Kaldis)著《中国散文诗:鲁迅的〈野草〉研究》[The Chinese Prose Poem:Lu Xun’s Wild Grass(Yecao)]。美国学者在过去为鲁迅研究做出过实质性的贡献,但他们的专著相对中国、日本而言显得零星。现在华裔美、澳籍学者挺胸走出来了,而且这四项令人兴奋的著作之间没有多... 相似文献
16.
17.
“人格”不仅是个心理学问题,更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学问题。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与整个社会的真实状况之间,往往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由于以往的理论家主要是在心理学框架内和“个人定向”(Individualistic Orientation)的方法论指导下来探讨“健康人格”的基本特征,致使已有的理论认识对宏观的人格问题尚缺乏足够的解释力和影响力。随着学科交叉与综合趋势的加强及其优势的日益显现,尤其是随着服务于人类健康的医学科学在理论法则上从“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有没有纯粹的、十全十美的事物?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不能达到完全的程度?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反映出不同的思维方法。作为一个深刻的思想家,鲁迅不仅对客观事物和人的认识有深切的理解,而且在克服和减少人的认识的片面性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在思维方法上,他把反对求全责备和肯定“欲得其‘全’”的努力统一了起来,表现出辩证思维的高度水平。 相似文献
19.
鲁迅在给一位小说作者的信中说:“《八月》上我主张删去的,是说明而非描写的地方,作者的说明,以少为是”。在指导其他一些青年作者时,他还曾多次表述过这个主张,甚至在作品的遣词造句上,也十分重视这一点,如给李霁野的信里曾做过这样极其具体的指导:“结末一句说:这喊声里似乎有着双关的意义,我以为这‘双关’二字,将全篇的意义说得太清楚了,所有蕴蓄,有被其打破之虑”,因此主张改成“含着别样”或“含着多样”。鲁迅的这些话虽然是针对具体作者的具体作品而发,却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小说创作的重要原则。他所说的少作说明,有所蕴蓄,如果用更精确全面的话来复述,就是恩格斯指出的:“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愈好。” 相似文献
20.
对新生事物抱什么态度,历来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激烈斗争的表现。在当前,对社会主义新生事物是支持还是反对,实质上是拥护还是反对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肯定还是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大是大非问题。每个革命者对这个重大问题,必须有明确的认识,鲜明的态度。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鲁迅,在他光辉的一生中,不但对反动腐朽的旧事物进行了顽强斗争,而且还以极大的无产阶级革命热情,积极扶植新生事物的成长,为我国的革命事业立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