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魔幻文学是神话叙事传统的延续,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演绎着有关人类、自然以及生命主体的重大命题,它使传统活跃在现代人的心灵世界,同时又接受不可逆转的现代性,并且试图超越现代性,这是一种后现代的世界观.行走在传统与现代之路上的魔幻文学呈示出丰富的内涵,影响着儿童文学的发展轨迹;魔幻文学所呈现的后现代世界观,对于现代人及儿童来说也具有精神上的导引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以来,伴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少数民族文学陷入现代性价值取向的书写困局,日趋走向了一条反现代性或者说现代性的悖反之路.一方面在文化离散的伤感与困惑中,民族文学尝试以传统空间建构对抗现代性;另一方面,则企图通过反城市书写消解现代性侵袭从而确立新型民族身份.考察新时期以来民族文学书写症候并分析其根源,通过将现代性与民族性、全球化与本土化有机融合,重构少数民族文学现代性价值立场,是当下民族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现代性是作为一种整体上的对西方文明的文化想象状态嵌入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当中的。经过晚清、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上世纪30年代之后,左翼文学很大程度上承载着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的总体建构进程。左翼文学在内部与外部的论争以及具体的文学实践两条线上曲折发展。左翼作家在这两条互有交汇的线上展现了个体自由精神与革命集体悖论性的冲突。这种悖论性的冲突构成了左翼文学与现代性的联结线索。  相似文献   

4.
文学理论的现代性既可以体现为审美(文学)现代性,也可以体现为启蒙现代性.从"现代性"的角度审视梁启超的思想与文论,启蒙现代性是其主导精神,但启蒙现代性与文学现代性的冲突和调适也贯穿其始终.这使他既不同于恪守艺术自律性的王国维,又不像一些研究者所误解的那样,只是强调文学的政治工具作用,而无视审美与艺术特性.这种复杂性,正是作为中国现代性生成期代表人物的梁启超的个性所在.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并非像有些批评家认为的那样完全是对西方文学现代性的被动反应和摹仿,而是既有西方文学现代性影响的因子,又有其特殊的本土文化底蕴。这种现代性的内在矛盾性在周作人身上表现得很突出,并成为其审美矛盾性的来源———他既追求、模仿西方的现代性,同时又涵纳着深厚的本土情结;既对传统文化进行毫不留情地批判,又从传统中寻找现代性的理论资源,从而导致了他在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革命现代性上的冲突,最后完全走向一条反启蒙的审美现代性之路。  相似文献   

6.
现代性、历史断裂与中国社会文化转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代性问题与现代化的社会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现代性的反思是现代化深度发展的产物.现代性在整体上以历史的断裂为其特性.这种断裂表现在现代性的动力、制度架构与日常生活理念三个方面.中国是在现代性的普世化进程中与现代性问题遭遇的.中国的现代论说,在现代性问题上具有通约性."五四"在现代性的断裂背景上获得辩护理由.而现代性具有中国的特殊问题性,在自我认同的基点上,筹划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的现代性格局,已经成为我们讨论现代性问题的当然取向.  相似文献   

7.
延安时期,文学的现代性追求在革命与救亡的制约下超越了文学本身的范畴,上升到更为广阔的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层面;文学的发展方向不仅是承继"五四"文学所开拓的现代性发展路径,更重要的是为了配合新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无论是文学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大众化的文学实践,还是文化符号由"鲁迅方向"向"赵树理方向"的转换,以及新的文学规范的设定,都在不断探索本民族文学现代性和民族性并重建构的新的可能性。从延安文学的实践及发展来看,一方面,它的现代性追求尽可能地向本民族的文化靠拢,突出中国经验的表达;另一方面,它所建构的民族性又充分体现着现代性追求的实践特征。延安文学所追求的现代性是包含着民族性的现代性,所确立的民族性是内涵着现代性的民族性,民族性塑造着现代性,现代性目标又深化着民族性的诉求,二者之间是一种双向沟通和对接的过程,由此构成了延安文学的双重追求:民族性与现代性并重。现代性与民族性作为延安文学的两翼,形成了延安文学发展的基本格局,并为建国后当代文学的发展创设了新的文学规范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故乡》渗透着鲁迅对游子乡愁乡思题材的现代性经验,包含着作家关于心理故乡与现实故乡、归乡与离乡之间的丰富复杂的情感内涵,传达出作家对故乡、人生的哲学关怀,在创作论上体现出超越传统文学题材的现代性经典意义.  相似文献   

9.
都市景观与都市文学:当代都市文化的二元想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都市景观与都市文学在社会现代性和文化现代性演变中日益跃升为当代都市文化的两大基本形式,并在深层制约着当代都市文化的发展走向,成为体现当代都市精神的二元文化想象.然而由于现代资本及其科层体制的影响,都市景观与都市文学在发展中又面临着诸多困境乃至异化现象.如何调校这种悖论,使其更有利都市文化的发展,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都市文化学课题.  相似文献   

10.
将现代性引入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无疑使文学获得了一个全新的阐释角度,同时也给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阐释空间.本文试图在"现代性"参考框架下,重读<女神>,揭示其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鲜明的现代性特征,并进一步探究形成这一特征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