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认为近代以来,伴随全球化,西方文化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渗透,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从拒斥、被动接纳西方文化和中西文化会通三个逻辑阶段。本文以全球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三位一体”为最高价值标准,评析了中西文化冲突的三个阶段的价值取向。在中西文化冲突、磨擦过程中,一方面,西方文化精华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渗透,实现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西方文化精华的价值取向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可”;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也向西方文化渗透,实现了西方文化的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价值取向被西方文化“认可”,并以统一的价值取向,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实现了中西文化的会通和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2.
义和团运动发生在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的关键时刻,其发生本身就具有深刻的地域文化和中西文化冲突背景。义和团运动的“仇教”、“反洋”意识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现代文明的本能抗拒和抵制;反映了小生产者对中国传统生产方式留恋和对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恐惧的文化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当时反对一切社会改革和社会进步的反动思想文化。义和团运动的失败使先进知识分子对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有了更理性的思考,同时也导致了二千多年传统文化所构建的民族心理防线的解体。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包括:(1)“天人合一”的精神;(2)“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文化包容精神。文化精神是相对于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的。从理论思维的高度审视,所谓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集中表现一个民族在一定的客观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建构自己生活的独特方式。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性格和风貌,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蒋梦麟在中国文化面临西潮汹涌而来并向现代转型的历史时期,提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思想。他提倡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认为中西文化有差别也有相通之处,中国文化思想的具体实践途径是“以儒立身,以道处世,以墨治学,以西办事”,在保持本身特点的同时,“亦必将驶进世界未来文化共同的航道而前进”。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一个以伦理意识为中心的系统(提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民族文化的特质,或曰“民族精神的标记”,既非造物主的赋予,也不是绝对理念的先验产物,而是从深厚的民族生活土壤里生长出来的。 近代中国先进的哲人们在剖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质时,曾作过这种“土壤分析”,但他们大都限于从地理环境的差异探讨中西文化区别的原因;也有少数慧眼别具者(如陈独秀)指出,沿袭数千年的宗法社会是造就中国文化类型的基本社会因素,但陈氏对此亦“语蔫不详”。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中西文化的本源性区别在于一为“天人合人”,一为“主客二分”。由此引发出中西文化一大差异,即:西方文化既重科学,又重宗教,以肯定方式达成了二者的奇特联姻;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既淡科学,又淡宗教,以否定方式完成了二者的奇特联姻。本文重点分析了这一差异在中西审美文化中的具体表现和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生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文化再生的必要性在于它与现代社会的不适应性。再生的可能性有其内在根据和外在根据。内在根据是传统文化的开放性和自我批判、自我更新能力;外在根据是中国和世界的现在和未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中西文化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讨论中的一个焦点问题,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人学的具体分析对比中,可以发现,中西文化具有异质性和互补性,融和吸收西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再生的必要条件。在中国传统文化再生的方法和途径上,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辩证分析方法;从宏观着眼,推进中国文化的整体现代化,着重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文化研究中的国粹主义、中体西用、文化保守主义、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简单认同主义都是不正确的方法和态度。  相似文献   

8.
胡适两次提出“全盘西化”都有特殊的背景和原因,他并不主张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他的“全盘西化”实为“全力西化”,是作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手段而非目的。胡适并不是真正的“全盘西化”论者,其文化现代化的思路是通过全力西化的努力,使中西文化充分交融,经过“适者生存”法则的选择,最终建立包含中西文化精华,符合世界现代化潮流的中华民族新文化。  相似文献   

9.
发扬民族文化传统、进行现代文化建设,需要对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区别“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对于把握文化传统的精髓,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具有重要意义。正确对待和处理文化传统的“传”与“变”是发扬民族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前提。使传统服从现实、更新传统是解决现实与文化传统的矛盾,发扬民族文化传统的根本途径。现代文化建设的实质是文化的再创造,既不是抛弃传统,也不是照搬传统,而是融汇古今,再塑现代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0.
自我实现预言广泛存在于个体和社会领域,在族群和民族现象中的影响尤其突出,这就要求民族研究要有高度的反思性和理论自觉意识。以顾颉刚为例,他对个体、社会、历史层面的自我实现预言有深刻的认识,对民族现象中自我实现预言机制,尤其是对中国大一统和华夷一体的传统文化精神在中华民族形成中作用的认识也经历了逐步深入的过程,这种认识促使他放弃“古史辨”的民族话语、方法和立场,自觉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时中国民族国家的现实政治相结合,并提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理论。顾颉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理论自觉,仍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典范。  相似文献   

11.
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寄托于一定文化体系之中、由诸多民族精神构成的民族共有的精神文化系统.民族精神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回溯近代以来中国企业的发展,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构过程中,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部分优秀西方文化都曾施加过影响和作用而沉淀其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处于整体重构时期.中国企业建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和提升“仁”性文化精神,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作用,保持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2.
南社成员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哺育下成长的 ,他们既能够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又能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点 ,在提倡文学革新、诗界革命和推动中西文化交融方面进行了可贵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中华魂》2013,(4):54-55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具有四个鲜明而独特的精神品格。一是民族性。主要表现在:在内容上,坚持新文化建设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在形式上,主张文化建设要有中国品位、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在作用上,主张新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当代价值表现在: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持开放的文化心态;树立文化的自觉、自信与自强意识,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4.
我们古老的民族艰难地步入本世纪20年代之际,探讨其生存方式的话题开始发生转换,由过去“言技”、“言政”转移到“文化”方面。“文化”方面的古今中西之争,牵动了一代学人的心。因为,在当时有识之士的心目中,中国传统文化何去何从,实际上被视为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象征。在这次文化论争中,身为教育家的陶行知也在思索和探索着。中西文化论争中,有一类如鲁迅先生所说的“爱国自大”的人们,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弊窦丛生,也由于西方部分人由于战争对人类造成灾难,产生对近代科学文化的厌倦、反感,流露出对东方精神文明的赞赏,滋长了他们狭隘的民族“自大狂”心理,出  相似文献   

15.
高校“两课”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和主要途径,“两课”教学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具有导向功能;传统文化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积极作用。在“两课”教学中把传统文化的精髓有机地融入其中,既可以扩展“两课”教育功能,又能提高“两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文化类型”中既包含有形的物质文化 ,也体现在无形的精神文化方面 ,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各种文化共同体中最本质的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内部有三种类型 ,即雅俗之分、隐显之分和山庙之分  相似文献   

17.
“民族”是影响我国民族研究的基础型概念,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词源。中国古代“民族”一词于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的叙述有差异性,历经诸多的语境嬗变。自先秦“民族”二字联结出现,至西晋形成“民族”的名词形式,再经唐宋“民族”记述和思想理念的进一步拓展,于明清时“民族”的使用指代已呈现出泛化。中国古代的“民族”一词体现出多元内涵,这些内涵根植于中华的文化传统理念,体现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发展关系和民族国家共同体意识。钩沉中国古代的“民族”一名也是对近代以来西方“民族”概念及其影响的回应,有助于新时代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下,从中国的话语空间辩证认识“民族”的历史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发出了耀眼的光芒,得到了世界不同民族的认可。中国平面设计应试图去发现一种既植根于我们的民族性,又对整个设计语言具有意义的“中介”,从而赋予平面设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相似文献   

19.
十六─十八世纪来华传教士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有其特殊的作用,他们既充当了西方文化的传播者,又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中国文化的接受者.继而他们又成为向欧洲传播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他们被称为“近代文明的哥伦布”,因为他们发现了文化意义上的新大陆。来华耶稣会士都是博学之士,他们以异域人的敏锐眼光吸取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同时,他们又以文化比较的目光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保守、自封的一面,至今仍能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20.
在《寄语中国艺术人》一文中,林同济立足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以叔本华、尼采等西方现代学说为镜鉴反观中国文艺,提出“恐怖、狂欢、虔恪”的美学主张,既严厉批评了中国传统文化阴柔、禁欲等诸多积弊,又对儒道学说中“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予以高度肯定,在保持民族固有血脉的基础上试图以中西互融、取今复古的方式建构更具现代性和民族性的文化体系和美学观念,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