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创作年代被誉为文学的“黄金世纪”,其戏剧与诗歌、小说同样达到了辉煌的境界。戏剧家洛佩·德·维加是其中的代表者。维加创作了两千多部作品,其戏剧作品以历史和传统题材反映现实社会,充满巧妙的戏剧性情节,形成了个性化的创作风格,语言也具有鲜明的特色。维加的戏剧创作为成就西班牙文学"黄金世纪"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洛佩·德·维加的戏剧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创作年代被誉为文学的"黄金世纪",其戏剧与诗歌、小说同样达到了辉煌的境界.戏剧家洛佩·德·维加是其中的代表者.维加创作了两千多部作品,其戏剧作品以历史和传统题材反映现实社会,充满巧妙的戏剧性情节,形成了个性化的创作风格,语言也具有鲜明的特色.维加的戏剧创作为成就西班牙文学"黄金世纪"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艾芜是30年代初期崛起于文坛的左翼青年作家。他的以《南行记》为代表的一系列中短篇小说,标志着中国现代“流浪汉”文学走向了成熟。活跃在他作品中的那些风姿独特、色彩鲜亮的漂泊者们,为中国现代小说创作提供了真正的流浪汉形象。同时,这些作品及人物形象,也构成了艾芜小说创作的基本特色之一。在欧美文学发展史上,描写流浪者的文学,是许多作家取之不尽的丰富的创作题材之一,从十六世纪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成功的“流浪汉”小说《小癞子》,到20世纪高尔基的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小说领域完成了10个年头实验的罗布.格里耶将目光瞄准到了电影小说,开始为影坛和文坛培育新型的电影小说品种,并取得了很大成就。本文从电影小说的文学性、影视艺术特征及独特的叙事方式等方面入手,对格里耶的实验电影小说以及渗透在文本中的创作理念作一探析,以探求他在这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电影、戏剧、小说比较论王传斌世界上最早的电影评论家,出生在意大利的法国人卡努杜早在1910年就把电影称做第七艺术,它是继音乐、舞蹈,雕塑、建筑、绘画、戏剧之后的第七艺术。又是利用电影手段完成的第五文学,即诗歌文学、散文文学、小说文学、戏剧文学、电影文...  相似文献   

6.
一、都会主义小说的出现与形成都会主义小说是以上海为代表的现代化大都市的产物。它于二十年代末形成,三十年代初期走向成熟,作为一个小说流派,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都市味和现代味。较早地致力于都会主义小说创作的是刘呐鸥。他“是生长在日本的,他对于文学的修养,都是由异邦著名教授那里得到的。”①异域的文化熏陶,使他的创作从一开姑就充满新鲜气息,显示创造都会主义文学的艺术追求。起初,在其所创办的《无轨列车》上,他发表了《游戏》等以新的艺术方法描写大都会中摩登女子现代性生活题材的小说。同时,又特别介绍了描绘现代都会有一定成就的法国  相似文献   

7.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个作家的艺术追求、创作个性最终都要在语言上得到体现。同样,一个作家的最终成功就在于找到最合他脾胃、最适宜表现他的具有特定文化背景之韵味的题材的那种语言。然而,我们在考察新时期小说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艺术局限时,往往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小说的主题、情节、人物等内容要素上,相对地忽略了对文学的第一要素——语言得失的判断。假如我们把艺术审视的目光移向作品的语言,将会发现,文学语言随着作家文学观念的变化,也在慢慢地进行着一场革命,这在小说这种叙事文体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新文学的百花苑里,巴金的家庭题材小说是一朵耀眼的奇葩。它不仅艺术地再现了从“五四”到抗战胜利二十多年间的社会生活,揭示出时代本质规律的某些方面,而且也显示出巴金作为一代文学巨匠的卓越才能。巴金不止一次地说过,在他所有的作品中,最喜欢的是《激流三部曲》、《憩园》和《寒夜》。而这几部作品又都是家庭题材小说,代表了巴金小说创作的主要成就。因此,探讨巴金的家庭题材小说的独创特色和艺术成就,对研究和评价巴金的创作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欧洲文学史上,小说是一种晚出的文学体裁。它的迟熟,除了欧洲特殊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制约之外,主要是由艺术生产的内部规律决定的。在世界各国,在欧洲,艺术散文的成熟都要明显晚于韵文;而小说这种包罗万象的、表现力最强的散文创作,较之诗歌、戏剧和散文,必须具有更开放的创造思维、更完美的艺术技巧、更复杂的结构格  相似文献   

10.
提起屠格涅夫,人们自然联想到闻名遐迩的六大长篇:《贵族之家》、《罗亭》、《父与子》、《前夜》、《烟》、《处女地》;它们构成上世纪三十至七十年代俄罗斯独特的艺术编年史。屠格涅夫曾涉猎多种文学形式,但他的主要贡献与成就是小说。 一个多世纪以来,屠格涅夫的小说艺术获得众口皆碑的盛誉。勃兰兑斯认为:“在整个欧洲文学中,很难遇见更加委婉细腻的心理描写,更加精湛完美的性格,再加上男子和妇女的形象在他笔下都达到了完美的地步,世界上只有最伟大的诗人才能创造出这样生气蓬勃、  相似文献   

11.
<正> 冯铿是“左联”五烈士之一,是一位富有才华的作家,在短短五六年的创作生涯中,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均有尝试,为我国新文学宝库增添了数量可观的优秀之作,尤以小说创作成就较高.然而由于作家生前所处的政治环境十分险恶,其作品或散见于当年印数甚微.被反动派严加取缔的报刊上,或仅存手稿而分藏各处,不易被人见到,以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少提及她的名字和作品,对她的研究也重视不够.为此,本文对冯铿的小说创作作一些粗浅的分析和评述,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试论小说与戏剧的艺术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小说在其艺术发展中 ,都注意对戏剧的借鉴和吸收。重视小说和戏剧的相关性研究 ,注意小说对戏剧艺术的借鉴与吸收 ,探索小说戏剧化的审美特征和实现途径 ,对现代小说美学的建设来说 ,当十分必要且不无裨益。小说的戏剧化 ,可从操作、文本和交流三个层面来理解。仅从交流层面即作品中人物、叙述者和读者之间看 ,小说的戏剧化 ,就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美学形态  相似文献   

13.
现代主义小说是印度20世纪文学中的重要构成,其发生、发展大致经历过三个阶段,各时期的创作成就分别以泰戈尔、阿葛叶与布特代沃·巴苏和"新小说派"作家群作为代表.泰戈尔实现了印度小说叙事手段的现代性转型;阿葛叶和巴苏为印地语、孟加拉语现代主义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中后期出现并得到繁荣发展的"新小说派"借鉴、吸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观念和表现手法,融合本土小说叙事基因,强化现代性诉求,坚持立异标新,对印度文学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艺术成就较高。在不同角度的阐释下,英国文艺复兴戏剧总以不同形象面世。20世纪,历史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和文化唯物论等均强调“权力话语”对于文学解读的重要性,但其对权力的解读各有不同。历史主义批评中的权力处于隐身状态,而新历史主义批评和文化唯物论中的权力则成为显性词汇。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作为社会历史产物在批评中或呈现出王权的镜像写实,或成为巩固王权统治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18世纪英国小说的繁荣可谓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次文艺复兴。这一时期的小说家不仅成果硕然,而且风格多样。前期的小说传统包括流浪汉小说、全景式小说及书信体小说,以现实主义为特征,而后期的小说传统则包括感伤主义小说和哥特式小说,以浪漫主义为特征。本文就各小说传统的特点及影响展开综合性论述并通过挖掘前期与后期小说传统的差异与联系说明英国小说从现实主义转向浪漫主义既是文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哲学嬗变在文学上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英国,小说(novel)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出现于十八世纪上半期。自那时起,它一直是读者喜闻乐见和评论家津津乐道的文学形式。不过,在福楼拜的作品问世之前,很少有人认真探讨小说艺术。在英语小说家中,也只有亨利·詹姆斯在追随福楼拜小说的艺术。过去,有人认为,早期英国小说  相似文献   

17.
卡夫卡的小说始终以揭示、探索人类内在心灵世界为旨归 ,以注重本质、艺术化地再现精神真实为小说艺术的最高目标。这一切皆源于作者对于个体生命的关注 ,对于现代人生存困境的思索和对生命本质的追问。他以不朽的文学作品向欧洲传统的文学观念发出了挑战和冲击 ,引发了一场小说美学上的巨大变革 ,对 2 0世纪西方文学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及的纪实文学,包括通常意义上的报告文学和纪实小说(含非虚构小说、口述实录小说,报告小说等),二者形成当代纪实文学热潮。尽管同属纪实文学的范畴,其间还是有较大区别的。报告文学要求作者严格遵守现实生活中人或事的具体细节真实进行创作;而纪实小说则可以在大原则真实的基础上,融入作者一定的艺术创造和艺术想象。 当代纪实文学的发端可以追溯到新时期文学的初期,即以《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为代表的一批作品,然而它的主要成就取得则是在八十年代中期以来,这是当代纪实文学的高涨期。一方面是除报告文学以外的其它纪实文学样式相继涌现;另一方面是以1988年“中国潮”报告文学征文为标志,报告文学无论在内容形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纪实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形成的时间,尤其是作为一般文学热潮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社会剖析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流派。茅盾、吴组缃、沙丁、艾芜等人是其代表作家。 “社会剖析派”在创作实践中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形成了独特统一的艺术风格。其作品主题具有时代性和重大性,结构布 局宏大繁复,注重塑造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社会剖析派”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 响。文章将结合“社会刹析派”具体作家作品和相关史料对其艺术成就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小说,虽然广泛汲取了外国小说,尤其是俄国文学及欧洲被压迫民族文学的营养,但它的根基却深深扎在我国古典小说优良传统的土壤中。在题材、人物、艺术表现上,它同我国古典小说有着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鲁迅先生曾经指出:“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且介亭杂文·<木刻纪程>小引》)鲁迅先生不拘守一隅,他从现实生活出发,一方面大胆借鉴外国作品,另一方面创造性地继承我国古典小说的优良传统,从而为我国现代小说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