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科研管理与学科建设协同发展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校的科研管理和学科建设的协同发展问题为对象,应用"协同学"理论,找出科研管理和学科建设的序参量,以层次分析法对科研管理和学科建设的协同关系建立一个定性和定量结合的分析模型,试图为高校发展策略提供一个数字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育学"作为教育学下的二级学科,是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着重从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学科建设的已有研究内容和现有的建设策略三个方面对取得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试图在总结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从而为"教师教育学"学科建设发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从战略高度谋划高校学科建设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学科建设融"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于一身,把教师与学校、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当今世界,学科已经成为高校水平、地位的代表和象征,学科建设已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任务和重大战略.从全面分析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出发,概括了高校学科建设的主要模式,并从实践操作层面上,提出了加快高校学科建设的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对"基础"课的学理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为"基础"课提供学理支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有助于科学把握"基础"课的定位和基本任务,有助于加强"基础"课的教师队伍建设,有助于增强"基础"课的实效性.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对"基础"课的学理支撑功能,就必须做到: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特征出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把"基础"课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博士点建设.  相似文献   

5.
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实施,其学科建设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如何开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就高职高专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定位问题及基本思路、内容方法措施进行探讨,旨在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纪检监察学"是研究纪检监察制度及相关活动的学说。将"纪检监察学"发展为一个专门的、独立的学科,对纪检监察事业发展意义重大。创建"纪检监察学"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升纪检监察理论化水平,促进工作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提高纪检监察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治理效能。目前,创建"纪检监察学"的条件基本成熟,理想方案是在法学学科门类下设置一级学科,并设置四个二级学科;以纪检监察工作实际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多方式的立体人才培养体系和联合培养模式;以高校为主推进学科建设,设立学科试点并建立学科建设联席会议制度;通过深化共建,加强融合,不断探索学科建设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学派的境遇以至学派意识的缺失,非常突出地暴露了我们鄙俚之极的学术现实。然而,"学派"共同体机制对于理论和学术创新,对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都具有根本性的促进作用,甚至决定性意义。学派发展的严重滞后是我国整个学术界缺乏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更是地方高校学科缺乏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根本原因。"学派"对于提高地方高校学术水平和学科建设成效,具有其他"学术共同体"模式无法比拟、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因此,培育和发展学派是地方高校在学术影响和学科建设上有所作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一流既是一种水平,也是一种追求,"双一流"建设必须要有地方高校的积极有效参与.地方高校要以学科建设为切入点,寻求以"本"为本、"应用"为先、"地域"特色的学科发展定位.在此基础上,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构建学科建设梯队层次,突出重点、优势鲜明,变以往求"全"求"综"为求"专"求"精",进而构建自主创新的学科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的高校学科设置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其建设推动了工业社会的发展和完善;后工业社会又推动着学科建设由细分走向综合,适应着知识经济的生长;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便打破了工业社会的部门与行业划分,预示着劳动和价值创造形式的历史变革,对学科建设提出了跨世纪变革的历史使命."泡沫知识"的学科知识结构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不了新科技革命下的科技进步和市场对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的需求;"知识创新"的学科知识结构和"智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是跨世纪全面变革的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10.
学科建设是高校各项建设中最基础、最核心的一环,近几年来南京大学在进行"211工程"建设中,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极大地推动了其他各项工作,使学校在许多方面都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生态危机的爆发和加剧对人类社会的冲击极其深远。作为一种专门用于解决因自然资源有限性与人类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而引发的人与人之间紧张关系的法律制度,物权法理当做出应用的回应。本文基于环境资源的稀缺性与价值多元性认知,重拾私法特别是物权法的调整手段,探讨在生态化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引下物权法的重新定位问题,重点涉及对物权法律关系中主体、客体、内容相应变革开展的初步考察,并最终落脚到中国《物权法》"生态化"的制度建构与实际运行之关怀。  相似文献   

12.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医学教育改革和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发展观为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按照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全方位推进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强化素质教育,构建新的教学体系、管理监控体系以及教学保障体系,对于提高医学教学质量,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实现国际标准本土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发展医学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是培养适应医药、卫生服务与技术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医学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如何构建适应 2 1世纪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医学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是新时期发展医学高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教育事业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师德建设又是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根本建设。教师队伍的师德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全体学生乃至整个民族的素质。因此,在揭示知识经济时代医学院校师德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师德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进而提出对策性建议,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当代国际文化贸易综论(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怀亮  闫玉刚 《河北学刊》2006,26(1):108-115
随着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进一步发展,文化经济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经济形态,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文化经济对于提高城市、地区乃至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各国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就业结构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文化经济的发展,文化贸易在国际贸易格局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特殊的贸易形式,当代国际文化贸易有着自身与众不同的特点。从地域上看,当前国际文化贸易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性;从文化贸易的主体来看,大型跨国媒介集团垄断着当代国际文化贸易市场;从贸易形式来看,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主要是产业内贸易;从法律规范的角度看,WTO成为规范当代国际文化贸易的主要法律文件。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正处于起步阶段,大力发展国际文化贸易,对于改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改变中国对外文化贸易严重逆差等方面问题,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牵动,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是医院发展新的主题和旋律,是当前医务工作面临的崭新课题。要充分认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对于构建和谐医疗环境的重要意义,要在构建和谐医疗环境的实践中始终展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发展,医学院校的教学质量要通过具有医学特色的质量监控体系得以实现。专业认证作为医学教育质量的一种外部审核机制,是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保障。因此,在认证标准的指导下,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深化教学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的建设势在必行。文章主要对如何更新教育理念,构建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阐述,分析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标准的内涵建设,针对当前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当前质量监控体系发展的趋势,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为医学资源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高医学生素质刻不容缓。医学生临床教育阶段是素质教育的关键阶段,要围绕素质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医学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条件、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入进行改革,端正临床教育方向。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是事关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兴衰成败的大事,对于高等学校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这也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所决定的。在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重大变化,尤其是当今国际金融危机、国际互联网等给高校党组织先进性建设带来深刻影响的形势下,高校党组织必须通过不断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政德建设、优化选用干部人才的环境氛围、创新大党建的管理机制等措施,建立健全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救助制度之发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王思斌 《文史哲》2007,(1):121-126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中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取得了新的进展。具体表现为城市贫困救助制度、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和流动人口救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但同时,城乡社会救助的任务也越来越突出,而与社会救助相关的财政支付制度、政策实施系统以及救助对象方面存在的问题,阻碍了社会救助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