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佛道二家的最高学理上对佛道关系作会通的理解,从"道与空"、"性与命"和"无生与无死"等几个方面,述说了佛道二家在其基本理论上表面对立而深层相通的情状与实质.以此说明佛道辩证相通的可能性与存在性.当然,文章也不讳言,任何比较都只具有相对意义,尤其依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对佛道这样两种不同哲学体系之间的比较,则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2.
王襞是明代著名学者,泰州学派核心人物,王襞的佛道情结,除了受他的师友影响之外,更多地是为了避灾消难,补儒之残,为发展与宣传王学争取更大的自由空间。晚年崇尚仙道,目的是消除心中的烦恼,促进心理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韩愈历来被视为儒家排挤佛道最重要的代表,但他对于佛道文学则不乏认同,一则认同其恢奇之风格,一则认同其平淡之风格。究其因,首先在于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体系都能容纳这两种风格;其次在于当时士人面对时代困境,需要通过这两种风格克服自己内心的痛苦。儒释道三家在此点上遂得以共通,韩愈的态度即是其例。然而韩愈坚定的儒家立场使其不满足于风格气质的克服,他需要在其中注入实质的道德内容,所以他对于佛道文学的认可只停留于浅层,实质上仍对其予以辨斥。这说明韩愈实际上已意识到儒家与佛道之间根本性差异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后世乃成为新儒学体系建设之焦点。  相似文献   

4.
韩愈、孟郊诗歌都以险怪著称,然"韩孟"的佛道诗各有独特的艺术风貌韩诗尚"俗"和"实",孟诗则尚"雅"和"虚".这种迥异的艺术风貌与"韩孟"各自的宗教观、审美情趣以及表现技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赵秉文是金代著名的作家,有文坛盟主之称。本文选取了赵秉文的几首诗歌,分析他诗歌中所表现的以儒为主,佛道兼备的思想,并揭示其儒佛道思想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北宋政府加强佛道二教的管理和控制,形成了一系列制度.度牒制度规定了僧道必须通过试经、特恩或进纳这些途径来取得合法的身份证明;帐籍管理制度将佛道徒登记入帐籍以别于普通民户;北宋政府为笼络僧道,还实行紫衣、师号制度,僧道可以经由荐举奏赐、定额拨赐、资历赐与、临时颁赐和进纳购买等取得荣宠;僧道官制度是政府通过设立世俗官员和僧道人士共同管理佛道二教相关事务.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概括“道”的本质特征入手,揭示出老子“道”的内在涵义就是规律。文章认为“反”是老子“道”的运动规律,“弱”是人们执“道”的诀窍,“天之道”与“人之道”的运作充分证明了这个观点。文章还试着分析了老子“道”学中“无”与“有”、“一”与“万物”、“恒名”与“可名”以及“静”与“动”几组相对应的范畴,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进一步肯定了“道”的内在涵义。  相似文献   

8.
《野叟曝言》辟佛斥道思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儒、释、道互融互补的演进历程中,历代文人既秉持儒学传统,又纷纷兼习释、道,形成了“据于儒、依于道、逃于禅”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大批恪守儒学正统的文士,则视佛、道为异端,极力排诋,创作出大量辟佛斥道的作品。清夏敬渠的长篇小说《野叟曝言》是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一部文学作品。本文分析了夏氏辟佛斥道思想的鲜明特征,阐述其存在的局限性,以及作品在文学表现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唐中宗奉行重佛轻道政策,而睿宗则崇道重佛,这些政策不仅与中宗、睿宗个人经历、性格有关,而且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初的中国现代散文界,谈话体蔚然成风,形成了现代语体散文,而此时丰子恺的散文因其内蕴的禅味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探讨丰子恺散文禅味的表现与来源,以此探究作者对佛道与人生的参悟,有助于我们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信仰佛教的文人,研究他们的信仰与人生态度对创作的影响,进而客观评估其创作价值。  相似文献   

11.
蒙元统治者选择藏传佛教信仰的历史背景及内在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元王室选择藏传佛教信仰与藏传佛教在中国西部地区具有广泛影响是密切相关的 ,同时也是蒙、藏民族双方关系互动以及藏传佛教密法与其社会文化相适应的结果。蒙元统治者与藏传佛教之间存在着多层面关系 ,西夏境内藏传佛教的兴盛、藏传佛教界对蒙古王室的积极传教及藏传佛教密法的特色等对蒙元统治者选择藏传佛教信仰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南都学坛》2015,(4):42-46
谢榛受佛道二家思想影响较深。佛教心境表现为佛法在心不在形,贵心冥会合的顿悟;执念凡尘的复杂悲感;浅俗忧怨的禅境。道家心境表现为对中国社会历史与生活的体味;对人世苦痛的应对方法;疏慵懒拙的养生之道。相较于佛教思想的浅俗不彻底,自然养真的道家心境却更深地影响着他的思想、创作与诗学理论,形成诗风自然任真的一面,亦其力图在"真诗"层面圆融古体近体的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13.
绣像本《金瓶梅》的佛道书写着重其商业性、世俗层面的渲染,而对"超越性"层面较少涉及,小说人物对佛道二教的态度也是无关道德的,这种倾向实际上折射出《金瓶梅》对道德价值的"疏离"。围绕人性欲望与生命存在的冲突与纠葛,《金瓶梅》展现了一派道德"疏离"后的众声喧哗,因果报应、命运天定、养生节欲等佛道观念在人物命运故事中被重新审视,也被赋予多重含义,表现了佛道世界及生活本身的丰富性与多义性。小说的空幻结局昭示了小说家在道德"信仰"坍塌后的精神迷惘,它是晚明士人清醒认识人性之恶循环不已之后思想无所指归的时代表征,它的背后是儒家积极向上精神的丧失。《金瓶梅》道德"疏离"的背后是对道德更为深沉的呼唤。  相似文献   

14.
黄庭坚,号山谷道人,是北宋著名的诗人,以其奥峭奇崛的独特风格卓立于诗坛。他提出了一整套诗歌理论,被尊为“江西诗派”的开创者。但后世对他评价不一,毁誉参半。他的政治和文学创作活动经历了神宗、哲宗、徽宗三朝,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日益激化,统治阶级内部围绕“变法”问题展开的激烈斗争,使黄庭坚在哲学和文艺领域中都形成了十分复杂的思想观点。本文试图从探讨他的世界观入手,理出黄庭坚基本的思想逻辑。  相似文献   

15.
清代女诗人皈依佛道、顶礼膜拜仙佛的情况很普遍,这多是她们在遭遇了人生大变故、生活极不如意的境况下发生的。她们用宗教信仰来填补自己的精神苦闷,不断进行自我调节。而且,这种风气对于她们从事的文学书写也有一定影响。一方面丰富着文学语言,拓展了诗词境界;另一方面又反过来消解着她们的创作激情。  相似文献   

16.
大陆法系国家的约束性辩论原则(辩论主义)从古罗马时代、中世纪时期到80世纪及至今,经历了肯定、否定、再肯定三个阶段。英美法系国家没有使用辩论原则(辩论主义)的概念,但从十一世纪初开始逐步形成的对抗制包含了辩论原则(辩论主义)的内容。社会主义国家在批判西方国家民事诉讼辩论原则的同时,确立了非约束性辩论原则。约束性辩论原则和非约束性辩论原则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征,地位和功能亦大异其趣。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西北地区的开发历史上 ,蒙元时期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大蒙古国时期 ,成吉思汗、窝阔台、蒙哥等蒙古统治者就已经有了开发西北的思想意识。元朝时期 ,本着建立“天下一家”的大一统王朝 ,以忽必烈为代表的元朝统治者积极推行多元统治方式为政治一体化服务和推动西北与内地经济交流与互补的开发思想 ,促进了西北地区和内地的一体化 ,为西北开发作出了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8.
《老子》文简义丰。对其本义历来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对其社会人生哲学更是众说纷纭,争论不休。如果仅仅拘泥于老子(即《老子》,以下同)的片言只语,而不顾及老子哲学的内在逻辑、内在根据,那么肯定者只会不自觉地信奉,反对者只能盲目地斥责。笔者试图从分析老子哲学的内在逻辑入手,以期对老子哲学有一个根本的把握。  相似文献   

19.
蒙元军队在其发展的历史上所创造的军事奇迹与辉煌是与其独特的战斗力生成模式分不开的。本文首先分析了蒙元军队战斗力的特点,其次分析了影响蒙元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因素,再次对蒙元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作了精要的归纳。  相似文献   

20.
契丹是一个英雄的民族。在中国历史上,契丹人从统治者到平民百姓都发挥了聪明才智。耶律阿保机建立的大辽帝国统治北中国达二百多年,1234年,辽被金灭后,契丹人仍活跃于历史舞台,尤其在蒙元时期,他们又对蒙古统一全国和元朝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