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3 毫秒
1.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项重大战略性任务。两者共源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历史演进相互成就,当代实践目标一致,内容关联,主体同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文化根基,是中华各民族共在共建共享的文明,功能价值上二者相辅成。因此,应以系统思维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协同建设,以践行“两个结合”引领方向,以创新机制激发动能,以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筑牢支点。  相似文献   

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纲”,将其有效融入“四史”教育,是当前民族地区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四史”教育密不可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地区高校“四史”教育有利于丰富“四史”教育内容,提高“四史”教育教学成效;有利于帮助民族地区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有利于践行民族地区高校的办学初心和使命,夯实民族团结根基。以第一课堂教学为核心、以第二课堂宣传教育为辅助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地区高校“四史”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百年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经萌芽与形成、探索与曲折、恢复与发展、创新与完善四个各具特点而又一脉相承的发展阶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百年发展的基本经验就需要正确处理好“三个结合”的关系,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相结合,坚持中华民族所处的特定历史方位与不同历史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任务相结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以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为立足点,以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为落脚点。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筑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法治基础,是维护56个民族根本利益的需要,是引导各族人民自觉维护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的需要。大一统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根基,现代中国认同是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各族成员与国家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以中华法系法治文化为内核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筑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法治基础。中华文化认同是共有精神家园的根脉和灵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共有精神家园的目标追求。筑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主要的法治举措是:必须坚决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法推进中华民族共有家园建设,加强对青少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成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渐近的理论演进和鲜明的践行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真理力量与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历史渊源。党的治藏方略“六个必须”到“十个必须”的深化、关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重要经验的“九个坚持”、党的治疆方略“八个坚持”、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十二个必须”等论断的接续提出,清晰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理论演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严峻形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刻揭示了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践行逻辑。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世界发展新形势与国内发展新格局,多次强调要旗帜鲜明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厚理论根源,来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同体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体理论以及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体思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蕴含着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价值。当前,应从深刻筑牢政治基石、充分夯实物质基础、紧紧系牢文化纽带、大力破除社会藩篱四个向度进一步开拓和创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路径。  相似文献   

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高等学校铸魂育人的重要使命。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域和示范高地,高等学校开展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对于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坚持政治引领,坚持重在建设,坚持结果导向,筑牢基点、突出重点、着眼落点,解决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中“知”“行”“效”等重大实践问题,夯实重要“支点”底座,才能有效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有形、有感、有效的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8.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的主题。从早期对“中国的现代化”探索到如今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模式,我们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在多个层次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坚守人民立场,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中实现民族的全面发展,同时尊重自然发展规律以筑牢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基础,把握时代主题以和平发展的方式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和谐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彻底扭转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积贫积弱的历史面貌,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民族复兴提供了思想源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有力的政治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与完善是坚实的制度根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给予了丰厚的物质保障,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足的精神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顺应历史发展大势的同时把握历史主动的成果,使中华民族跳出了“治乱循环”的历史怪圈。  相似文献   

9.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理论基础、深远的历史逻辑和广泛的实践基础。从文化底蕴上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中华文化孕育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坚守不渝的家国情怀之中,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从理论逻辑上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联合的主张、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关于民族团结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论述;从历史逻辑上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紧密相连;从实践逻辑上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地区的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有助于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话语体系的引领和创新,是推动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部署,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理论引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伟蓝图的叙述性表达,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的目标。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守正创新、解决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不相匹配和将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大众化、分众化的现实需要。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基本内核是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价值主体、本质要求、发展机制等具体内容的生动诠释。探究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构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做出了原创性贡献,坚定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前进方向,筑牢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彰显出丰富的时代价值,能让世界更为直观、立体、多方位地了解中国。  相似文献   

11.
理学家们把本来具有道德性的孔子之仁与<易传>的生生观念相结合,将此生生不息视为生意、生理,并与人的心性相结合,建立起了"仁"、"生"、"理"三位一体的形上架构,完成了"天人合一"的理论预设.这种建立过程包括了对孔子的同情、<易传>的阐发,包括有佛老的刺激、中医的启发,以及他们自我的体贴和思考等一系列工夫.对这一过程的分析和说明,可以更清楚地把握理学本体范畴的结构与含义,也有利于进一步了解理学的整个体系及其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2.
"愁"作为人们一种普遍的情绪体验,在宋词中经常得以表现。在具体创作中,词人往往借助某些具有特定文化内涵和情感指向的意象进行传达。本文着重指出"落红"与"幽月"二意象来阐释词人的言"愁"情怀。  相似文献   

13.
维特根斯坦对"哲学问题"的思考始终都在"超越"和"现实"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即在"沉默"与"言说"之间:恰如其分地说出可说的,以显示不可说的.这一思路为后世哲学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一种区别于传统形而上学和现代科学的新的思维方式.认为哲学也并不意味着找到答案以求安宁,而在于根据不同的时代特征不断地提出新的"哲学问题",这些问题作为人之为人的永恒追求,构成了人的价值意义世界,将与人类同在.  相似文献   

14.
"作者"与"读者"是叙事交流语境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尝试从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叙述者与叙述接受者的角度,分析福音书的文本,以此强调其中的意识形态内涵:认信耶稣是基督,耶稣基督向世人传报救赎的好消息,使世人更加笃定对上帝的信仰.这种神学观念的彰显既是福音书的著书目的,又凸显出了其自身独特的综合意识形态特征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 5 0年代以后 ,中国军事后勤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其中传统粮台体制向近代粮台体制的转变是中国军事后勤变革的集中表现。曾国藩在创立近代勇营兵制的同时 ,对传统的粮台体制也进行了相应地改造 ,建立了勇营兵制下的近代粮台体制。本文通过考察近代粮台的产生背景、特点及兴衰历程 ,试图揭示晚清战时后勤体制在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挫折以及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兴”在“意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力求正确地、历史地把握“意境”形成过程中所蕴含的丰厚诗学内涵。“兴”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情景交融、不尽之意、形象思维的特征以及佛教中“境”的介入,最终导致“意境”的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17.
文化传统既是一个民族社会发展的成果和积淀 ,又是该民族持续发展的背景和基础 ,因此 ,对少数民族社会未来发展充任着文化动力和文化制约的双重角色。本文从中国族群民间的创世神话、英雄神话、爱情神话、生产神话入手 ,探讨了我国多民族文化的本源与共振 ,以及由共振导致的文化趋合态势 ,进而说明民族文化的开放性吸纳和民族性自强是各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意识条件 ,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的辉煌同样取决于文化的开放性和自主性的再塑造。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对“隘、狭、窄”三个词,从西周到元明清的历史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和原因进行考察,并结合它们在现代汉语方言区中的分布,讨论了这三个词的历时替换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9.
典型”作为“他者形象”,是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互为文本”过程的表现,中国当代文学中,典型人物的非中心化“他者”形象,是后现代主义对中心主义二元对立的解构的表现;典型事件向他者视角的演变,在于后现代主义对“元叙事”的消解;典型环境演变成为“平面化的‘他者’在场”,源于后现代主义对深度的消解。与此同时,典型作为他者的文化形态也出现了“泛精英、大众、反精英”形式,通过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拆解,能够发现“精英-大众-反精英”的过程也是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互文”的不同层次表现。  相似文献   

20.
"兴"恰好是中国古典诠释学美学最具深远影响和意义的范畴,也是<诗经>的本质.对<诗经>的诠释基本方式就在于"讽诵涵泳","叶韵理论"的应用就有利于"讽诵涵泳"的落实 .朱熹美学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对中国古典诠释学美学的创造性转进与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