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金花  韩田鹿 《河北学刊》2007,27(1):148-151
刘勰的《文心雕龙》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共中,《比兴》篇从文学创作的角度,重新为比兴下了定义,划分了比兴的种类并论述了其特征;从创作论的角度认定了比兴发生的时代变化。他的文学观,贵在反对当时文坛上的浮靡文风,其比兴说与前人相比有了质的超越,暗含了时代文化进步的核心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古代诗歌理论批评中,有一个曾相当流行而又和传统比兴观念很相似的概念——兴象。它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和比兴有无区别,它的出现又有什么意义,都很有讲清楚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清代常州词派崛起于浙西词派式微之际,此派不仅在创作上扭转了词坛颓风,而且在理论上也卓有建树。而比兴寄托的词学理论,则是词派词论的核心。常州词派的比兴寄托理论包含三重内涵,即:比兴寄托修辞论、比兴寄托创作论和比兴寄托批评论。  相似文献   

4.
"比兴"阐释模式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亲和性的特点,为各种"误读"提供了解诗的方便.将<古诗十九首>视为"臣不得于君"、"士不遇知己"的"政教比兴"是功利性的有效"误读",这也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意识形态占据整体文化语境主流地位的必然结果,<古诗十九首>的经典地位也由此而成就."比兴"的政教化和意识形态化,不仅遮蔽了诗歌文本的复杂性和多义性,而且造成了中国诗学的经学化倾向和经典化的"误读".  相似文献   

5.
话语的潜义是“言内”的,即词语组合本身可能产生但尚未被采用的的意义,而诗歌的比兴寄托是“言外”的,主要受语言外因素(如物理、文化、心理等)的制约,所以不能看作是话语潜义。每一个有比兴寄托的诗歌文本都相当于修辞学中隐喻的喻体,本体是隐藏的与之具有某种相似性的对象。由于同一个喻体可能指向很多本体,后人难以在众多的本体中确定作者的写作缘起,所以有些诗歌的解读常常会出现争议。  相似文献   

6.
段全林 《中州学刊》2007,(3):210-212
盛唐诗人李白,继承并发展了《诗经》、《楚辞》及以陶渊明为代表的汉魏六朝诗歌的比兴传统。在他的诗作中,各种比兴手法应有尽有:既有触物寄情类型,又有索物托情类型;既有局部性的比兴寄托类型,又有整体性的比兴寄托类型;既有以古比今、以仙比俗类型,又有以男女比主臣、以物比人类型。在李白的诗作中,比兴手法的运用呈现出多样性、完备性和综合性。  相似文献   

7.
朴智淑 《理论界》2023,(8):90-96
吴乔著名诗论“文饭诗酒”不仅明确指出诗文表现方法之不同,而且作为诗歌本质的“比兴”论含义也包括其中。“变尽米形”指的是比兴将个人情感上升为审美情感;“饮之则醉”说的则是比兴所创造和达到的共情空间和移情效果。吴乔提倡的情物关系有两种:一是情感最初产生的情物关系;一是已有情感的“感物而动”,后者即是吴乔所言之“兴”。吴乔“比兴”论的以上三个层次的相关论述极有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8.
比兴别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兴历来受人重视。在我国历代的诗歌理论中,比兴始终被视为诗歌的重要表现方法。前人关于比兴的论述极多,其中不乏精辟的见解。整理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使含糊的概念得到澄清,使朦胧的感受上升为系统的理论,无疑是很有意义的。但是比兴问题错综复杂,涉及广泛的领域,需要很多人综合的、深入的研究。本文仅就以下两个问题作些尝试性的探索: 一、扼要分析古人有关比兴的几种代表性意见,探索引起比兴概念混乱的原因。二、略论比兴所取的形象具有的特殊性质。分析思维、语言和比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毛宣国 《云梦学刊》2008,29(4):73-78
<毛诗>的"比兴"说<诗>,构成"比兴"诗学理论发展的最重要环节,它既反映了中国古代诗人哲人基本的哲学观念和文化心态,又是汉人政治人伦精神之体现.<毛诗>的"比兴"说<诗>,以"兴"为重点,蕴涵着双重意味,一是以"兴"为喻,重"比兴"的美刺讽谕、教化功能,一是将"兴"解释为"起",重"兴"的生命感发功能,这对后世诗学将"比兴"作为诗的最基本的阐释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成顼在《理论月刊》今年第4期上撰文认为,从汉代淮南王刘安到王逸直至今天,人们都无一例外地从《诗经》中寻找《离骚》比兴的源头,但近二十年来楚文化的考古发掘,以诸多的雄辩事实说明,《离骚》比兴源于楚文化自身。 他认为,楚文化中的巫风习俗是我们理解《离骚》比兴的关键。楚国是一个巫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家,其巫文化构成了楚民族文化的一个典型特色。在巫文化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楚人对巫的宗教品质修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而民间祭歌《九歌》以香花香草桂酒椒浆敬神娱神。写作年代可能早于战国  相似文献   

11.
“比兴”也是创作方法刘淮南“比兴”由《周礼·春官》和《诗大序》提出后,作为我国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方法,不仅受到了历代诠释者的重视,而且也是当今文论家的热门话题之一。虽然,比兴的提出者并未对其进行过具体的界定和说明。根据后人的研究,其作为方法的含义,既可...  相似文献   

12.
先秦至六朝比兴说述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兴是从对《诗经》表现手法的归纳中总结出来的。唐前对比兴的讨论分两条线索、两个阶段。一条线索是经学家对比兴原义的诠释,属浅层研究,为比兴说的建立提供了启示;另一条线索是文学家、文论家抛开比兴原义而对其文论意义的阐发,是其真正意义之所在。两个阶段为:两汉比兴原义诠释阶段,魏晋南北朝原诠释向文论阐发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13.
梅岭题咏与贬谪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岭诗作是历代文化名人在梅岭留下的足迹、思想和情感的反映 ,它在内容上表现为怨愤郁抑、感物伤怀 ,而在艺术上却是托物写景、比兴隐喻。梅岭诗作是一种文化心态的折射 ,是历代贬谪士人心灵的一面镜子 ,它深化了中国贬谪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诗学史上,“比兴”这一概念运用的普遍性,在诗评、诗论中的重要意义,恐怕只有意境一语才可与之相比。可以说,不理解古代诗论、诗评中的“比兴”说,就无法对中国诗学的体系作出完整的叙述。然而,古人对“比”、“兴”以及“比兴”的解说,自汉代经师,直至清代词论、诗论家,又常常相互歧异。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一些论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范围内来解说比、兴;对比、兴解说的分歧,乃是其方法论的对立的表现。关于比兴的解说的分歧及其流变的过程,实质上反映了中国诗学发展的某种趋向。本文试图在这方面提出一些粗浅…  相似文献   

15.
受"赋题"写作模式的限制,唐代省试诗的比兴手法在写作中并不占主导地位,但却具有鲜明的特点:比兴沦为在诗歌末尾表达仕途热望的固定套式,比兴的使用中伴随着叙述主体、叙述视角的转换;比兴模式具有不同于《诗经》的时代特色;比兴的难点在于恰当处理诗歌题目与比兴内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比兴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传统艺术手法。历代诗人大都运用托物言志或触物系情的方法来委婉含蓄地寄托某种思想或情感,使诗歌作品不惟有独特的审美意蕴,而且更富于深厚的哲理内涵。自《诗经》、《楚辞》以来,诗人多用女性形象来比兴,将求女思妇、美人佳丽等寻常人生题材赋予更深刻的社会内容,借以隐喻作者的政治理想或人生遭遇。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特定的政治文化氛围,文人诗词中的女性形象比兴作为儒家知识分子特殊文化心态的鲜明写照,其内涵和意蕴极为复杂丰厚。经国济世的政治理想、忠君爱民的忧患意识以及感仕不遇的隐逸情结等儒家政治价值观,通过不同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比兴,得到更深层的抒发和美化,达到古典主义审美价值和理想主义政治价值的完美统一。这不仅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儒家  相似文献   

17.
李白是古典诗歌比兴意象的集大成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段全林 《中州学刊》2005,(5):211-213
李白继承并发展了<诗经>、<楚辞>及陶渊明诗歌的比兴艺术,在自己的诗作中形成了三大比兴象征系统,即以动植物为意象的比兴象征系统,以山川景物为意象的比兴象征系统,以人物、事物为意象的比兴象征系统.其中,李白尤为突出的贡献,在于对高山大河、雨雪风霜、明月白云等自然景物比兴意象的开拓.李白是中国古典诗歌比兴意象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8.
比兴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楚辞》中的比兴产生的客观基础是什么?它有什么特色?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南北文化融合的结晶王逸用解《诗》的方法解释《楚辞》,认为“《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虽不尽然,却也道出了《离骚》的特点。在《离骚》中,自然物和超自然物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其自然属性或超自  相似文献   

19.
比兴是中国诗歌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词初无比兴之义,至苏轼始不自觉地引入词中。靖康之难后,比兴成为南宋词作中最普遍的表现手法。其中,辛弃疾有意识地将比兴手法引入词中,以抒写家国之思,使词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姜夔则使比兴手法的运用浑化无迹。于是,比兴遂成功地由诗的王国进入词的王国,并成为词王国的主宰。  相似文献   

20.
冯延巳比兴寄托词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以史证词、象征意象分析、整体情感意向把握等方法 ,对冯延巳的比兴寄托词进行系统全面的辨别和分析 ,从而使人们对冯延巳创作的比兴寄托词有一个比较全面和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