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司马迁为之作传的一些人物,或以事业,或以人格,或以才气,或以精神气质令司马迁倾倒,给其带来强烈的崇高感。作者将这种感觉融入笔端,后世读者在阅读这些作品时,也受到强烈的震动。  相似文献   

2.
《毛诗》从史学角度解诗,依据世次来定诗之美刺,以史实阐释诗篇内容。作为史学家的吕祖谦将《毛诗》以史证诗的传统发扬光大,或以史解诗,或以诗证史,可以看出吕祖谦的宗毛倾向。  相似文献   

3.
我中华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杰人灵,名人辈出。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化名人,在历史的创造、实践活动中,或以其高操洁行,奇才绝智,或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震古烁今的高论,或以其华章绝词,盖世才艺,导引着人类社会之实践,管领着一代文化之风骚。这些人对民族文化的创造起着非常重要的、甚或是决定性的作用。正是本着弘扬中华文化的目的出发,由舒大刚、吴绍主编的一套《中国文化名人评传丛书》(包括《中国十大名儒》、《中国十大名道》、《中国十大高僧》、《中国十大名士》、《中国十大隐  相似文献   

4.
总集之祖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隋志》将《七录》之杂文部并入总集类,实名乖于实,显为不当。近人或以《善文》为总集之祖,盖缘忽于此“乖”及昧于杜预稍早于挚虞而不辨其各自为书之时间所致。《书》《诗》《楚辞》《汉志·杂赋》《徐、陈、应、刘遗文集》,亦均非真正意义上之总集;真正的总集之祖是《文章流别集》。  相似文献   

5.
与晋宋之际山水诗相比,刘宋后期至齐梁之交山水诗的嬗变主要表现在:题材范围逐渐扩展,由山居探幽扩展到行役游览,再扩展到日常的酬和赠答送别;艺术风格进一步多样化,或以奇崛瑰丽称雄,或以清疏淡远见长;玄学气息消退,情景交融水平明显提高,短篇佳制尤多。从而为后世山水诗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试析日本象征主义抒情诗的诗美范畴和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和歌与俳句都很短小,这和喜欢小而精、小而巧的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以及他们的传统的美学观念有着密切的关联。其中.和歌往往以“惟专止于男女相恋之情”,俳句“或以滑稽或以忧伤为主”展开。然而,受到宋元以来中国文化的影响。他们主动调整自己的审美心理和荚学追求,把艺术情趣转向于反世俗的禅的意境之上。  相似文献   

7.
二、以“悔过自新”标宗的心性修养论李顒亲自写作了《悔过自新说》,标出了他的心性修养论的宗旨。他说,“古今名儒,倡道救世者非一。或以主敬穷理标宗(按指朱熹),或以先立乎大标宗(按指陆九渊),或以心之精神为圣标宗(按指杨简),或以自然标宗(按指陈献章),或以复性标宗(按指李翱),或以致良知标宗(按指王守仁),或以随处体认标宗(按指湛若水)……虽各家宗旨不同,要之总不出悔过自新四字,总是开人以悔过自新的门路。但不曾揭出此四字,所以当  相似文献   

8.
生理学大课可以采用思想实验的方式讲授那些与理化原理关系密切的生理规律.这有助于简化复杂的理论分析,有助于理性思维感性化,有助于启发式教学。思想实验包括建立理想化的生理模型与演绎该模型两个步骤,建构过程应兼顾论述的完整性与思想实验的简单性,在充分考虑各参数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时于使思想实验复杂的次要因素或另行处理或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入。  相似文献   

9.
书斋名趣析     
文人好读书,好读书的文人更会为自己的书斋取个与众不同的雅号,或直抒胸臆名之,如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惜字庵"、当代史学家陈垣的"励耘书屋";或以所处之地称之,如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园";亦或以主人的名号冠之,如中国近代  相似文献   

10.
《鹿洲公案》,原名《公案偶纪》,是蓝鼎元在狱中回忆记述知潮阳县期间审判的案例,自刊刻以来,颇受各地吏员称许,后被收入《四库全书》史部传记类。清末,有人将《鹿洲公案》改名为《蓝公奇案》,与《包公案》、《施公案》合并为《三公奇案》印行,民国初年亦有书坊以《蓝公奇案》等名称印行。近二十多年来,学术界或以风俗史料视之,或以古代法学材料视之,或以文学视之,各因所需,论述不一。其中尤有学者因为《鹿洲公案》曾以小说之名印行,于是将错就错,将《鹿洲公案》定为文言公案小说,并据以论述。有见及此,笔者乃溯源求本,考述《鹿洲公案》之成书、刊行及名目变异,如何由史入稗,评论学术界对于此书存在错误的文本认知,并参以各种研究论述资料,详加辨述,以厘清《鹿洲公案》的文本性质是史部著作,不应归属为公案小说类。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诗的王国,又是一个酒的国度,美酒与好诗如胶似漆融于一体,创造了中国诗与酒的文化史。诗人们或以诗酒解愁,逃避现实的苦难;或以诗酒自娱,沉溺人生的享乐;或以诗酒寓怀,感慨生命短促的悲凉和无奈;或以诗酒为志,实现人生别样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预期违约的含义、构成要件、救济办法。作者认为,预期违约是指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示将不履行合同的义务。其构成要件有三;当事人订的合同有效成立;此种违约发生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必有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中“情”彰显丰厚意蕴,并常与人之“性”关联,同时不失“理”之调适。先秦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注重于以性说情,或以情释性,主张性、情一体;同时又主张以理调情、节情、制情,或以礼挈情、导情,而“礼也者,理也”。孔子“仁”学兼性与情,以孝弟(悌)的自然亲情为始,推己及人而泛爱众;主张以知利仁、因情以礼,以礼挈情。孟子以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说仁义礼智四端性善,“心统性情”,四端之性亦为四端之情,并以之为人之“大体”;主张反求诸己求放心,理义调情,立“大体”之德以控制“小体”之情欲。荀子认为情不可免,从人的自然情感说性;主张以理节情,使情中理、中流,并主张化性起伪,称情而立文,以通“理”之礼养情、饰情、导情、兼情。先秦思想家孔子、孟子、荀子有关性、情、理的思想构成儒家伦理中性情论与理情说的源初型态,其后儒学家大多专注于性、情、理阐释及其关系探究,由此影响着中国传统哲学的学术脉路,通情达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和国民性格的独特印记。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或以陶令为优时伤乱之志士,或称之为脱俗遗世之隐士,争论至今,各执一端。鲁迅揭示其有“悠然见南山”和“猛志固常在”两个方面,惜未作详述。对干陶诗,或谓其粉饰现实,或调其批判现实,亦众说纷经,莫衷一是。再论其思想与诗风,似非蛇尾。陶渊明立身处世的思想基础,是发展魏晋自然说而成的委命随化的处世哲学,其要旨是纯任自然地对待自然,纯任命运地对待人生。魏晋自然说在正始时期是拥魏室的文士反对名教,与现实抗争的武器;随着司马氏努力的强盛和晋政权的建立、巩固,它脱变成文主们变节求仕,效忠司马氏的理论。到…  相似文献   

15.
有元一代,文人与道教关系至为密切。作为元中期思想文化界的领袖,虞集在元代文士与道教双向互动的潮流中,是走在前列的代表人物。他创作有大量道教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或以艺术技巧见长,或以史料详实著称,颇具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外生长于小镇的作家及"经验过"小镇的作家,或以小镇为背景,展示特定地域的自然征貌、风俗人情、世事变迁;或以小镇人物为视点,感喟时运之变幻,伤嗟人心之不古;或以小镇为"梦境",通过想象的"乌有乡-桃花源"来消解现实人生的苦难.从文本生成的角度切入,可以区分出中外"小城"文本的几种基本的叙事模式,即恋土伤逝、小城氛围和"乌有乡一桃花源".  相似文献   

17.
在各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因历史及民族文化等原因,人文教育的定位各有特色,或以“个人”、或以“职业”,或以“企业”、或以“社区”、或以“产业”为本。而中国却因仍处摸索阶段,并未真正找到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定位,暂且概括为以“全面发展”为特点。所以,基于基于专业与课程设置视角,对中外职业教育中人文教育定位特征进行比较分析,达到人文素质与职业教育的完美结合,能够真正确立一种符合中国国情,或者说“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风格,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论语·述而》"文莫"句诠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述而>"文莫吾犹人也."文莫"二字为千古疑词.或以"文不"、"侔莫"释之,或以"疑辞"释之,各执一端,莫衷一是.本文认为"莫"字当为"其"字之讹,"文莫吾犹人也",即"文,则吾犹人也".  相似文献   

19.
漫画题是针对当前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运用简洁生动的漫画形象作为素材,以辛辣的讽刺手法对其中的错误思想行为进行抨击和批判,或以夸张的艺术形象对正确的思想行为进行弘扬和宣传,从而来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分析、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王夫之对唐人“意境”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人王昌龄、皎然、司空图.提出了最富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意境”理论.但思想朦胧,体系也不完备。后人或以理为诗,或以禅喻诗,皆不得唐人“意境”理论要领。唯有王夫之抓住了唐人“意境”理论的精髓,用“情景”理论完善和发展了唐人的“意境”理论,并根据对唐代以前的古诗、唐人诗歌而主要是盛唐诗歌的精深研究.借助唐代前后的艺术理论研究成果,创立了以“情景”范畴为核心的诗学体系,使唐人“意境”理论具有了完备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