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合同法债权人代位权制度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驰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3(3):42-44
我国统一合同法吸取大陆法系民法理论和立法经验 ,第一次规定了债权人代位权制度。债权保全包括债权人代位权和撤销权。债权保全制度的形成是对传统民法合同相对性理论的突破。债权人代位权性质属于法定的民事实体权利 ,是从属于债权的一种特别权利 ,目的在于保全债权 ,行使效果直接归属于债务人。合同法在债的担保之外设立债权人代位权制度 ,是我国债法立法的一大突破 ,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石丽明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5):44-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首次在我国民事法律制度中确立了代位权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 ,对于弥补债的传统救济方法的不足 ,确保债权的实现 ,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债权人代位权与其他权利不同 ,具有其特殊性。相关法规规定了代位权的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3.
债权人代位权是保护债权人权利的一项重要制度.作者从代位权的由来着手,明确其概念和范围,评析其要件的疑点,并对期间的确定进行初略的论证,旨在从学理上弥补其缺陷. 相似文献
4.
贾培荣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8-40
债权人的代位权制度 ,是我国“合同法”所确立的债的保全制度的一种 ,它是对债的相对性原则的例外和突破 ,是对债权人的债权进行保护的重要法律制度。但在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上仍存在一些漏洞和不确定之处 ,尚须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5.
代位权作为债的保全制度的一种,在新《合同法》颁布以后,在我国正式确立起来。它的确立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三角债"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本文从代位权的概念,特征以及代位权的行使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试论债权人代位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建庭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5(5):104-108
债权人代位权是债的保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属于债权,为债权人债权的实现提供了保障.<合同法>时此制度加以确立,完善了我国债的担保关系,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详细分析了债权人代位权的特征、构成要件、债权人代位权的主体和客体,并对债权人代位权行使的途径和效力问题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万子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67-75
《民法典》第537条确立的“直接受偿规则”表明代位权的制度功能已由债的保全转变为债的直接实现。在债的直接实现功能下,代位权应被视为一种请求权。债的实现的功能重定位契合功能主义规制要求,也符合效率与公平的价值取向。代位权请求权理论规范配置完备。实体规范上,《民法典》第537条为代位权请求权提供了请求权基础,现有规范也可提炼出代位权请求权的发生、阻却、抗辩等要件。程序规范上,代位权诉讼给付之诉的诉讼定位符合既有程序法理念与司法实践,同时,代位权诉讼得以同代位执行程序有效区别,程序制度设计得到优化。整体而言,代位权债的实现功能的重定位,促进了实体-程序一体化的立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试论我国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新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对其所作的解释确立了我国的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笔者认为,这一制度与传统意义上的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相比有很大不同,它使得代位权人取得了优先于其它债权人受偿的权利,改变了债权的平等性原则,由此将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本文拟对我国的这一制度与传统意义上的代位权制度作一比较,并提出一些完善该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翼杰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5):89-91
对债权人的代位权的认识,在法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代位权其实是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向债务人的债务人主张权利。它是一种法定的实体上的权利,它不属于请求权,而属于形成权;代位权行使的主体是符合条件的债权人,行使的范围是行使代位权债权人的债权;代位权行使的效果并非直接归属于债权人,而是借助于抵消制度间接地归属于债权。 相似文献
10.
徐瑞春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0-42
我国对于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一直没有规定,成为法律上的漏洞。直到1999年新《合同法》颁布才正式确立了代位权制度,并在随后的司法解释中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说明。它的确立使我国民法担保体系在理论上进一步完善。本文试从代位权的性质、行使及效力等方面谈谈对债权人代位权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论债权人代位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曙光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14(1):102-106
通过系统地研究债权人代位权特征及发生要作,债权人代位权诉讼中债权人、债务人、第三人的诉讼地位,债权人代位权裁判所产生的法律既判效力三个问题,指出债权人代位权在我国是一项新的民事法律制度,在当前司法实践中对其如何适用尚有争议情况下,对其进行探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王卫民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42-44
我国《合同法》首次规定了代位权制度,是对债的保全制度的补充和完善。所谓债权人的代位权,是指债务人应当行使却不行使其对第三人(次债务人)享有的到期债权而对债权人的债权造成损害时,债权人为保全自己的债权,可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请求代位行使债务人的权利。本试从代位权的构成要件、性质、效力等方面谈谈对我国代位权制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潘重阳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3)
提出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之存废的问题,从三方面阐释债权人代位权的制度局限与体系背离,分别为从历史沿革看债权人代位权的制度宗旨,代位权的发展及其对制度初衷的背离,以及代位权对既有民法理论的冲击. 从代位执行存有正当执行名义和代位执行的逻辑构造两方面分析代位执行制度逻辑自洽. 指出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替代可能性,分别为代位执行不以代位权为基础以及债权人代位权功效之替代与吸收. 相似文献
14.
陈协平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4):106-110
债权人代位权制度是对债的相对性原则的突破,它使得债的效力及于第三人。但如果听任债权人随意行使代位权,会损害债务人和第三人的利益,所以法律必须在保障债权人利益与债务人意思自治以及维护交易安全之间进行协调,以平衡各方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在这个基础上,对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进行必要的限制,那就是代位权的行使必须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我国《合同法》和《合同法解释(一)》对代位权的行使规定了较为严格的要件。通过对这些立法规定进行分析,对完善我国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海亮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9-22,27
债权人的代位权,是债的保全制度的一种。我国《合同法》第一次明确规定了代位权制度。所谓债权人的代位权,是指债务人应当行使却不行使其对第三人(次债务人)享有的权利而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时,债权人为保全自己的债权,可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权利。它是债权人所固有的实体法上的一种权利。它的效力及于债权人、债务人和次债务人。 相似文献
16.
王丽萍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98-102
债权人代位权是债的效力对外扩张的表现。我国合同法中规定了代位权制度,但合同法的规定有其不尽完善之处,将债权人可行使代位权的权利仅限于债权,并且明确规定代位权的行使须以诉讼的方式。作者借鉴国外先进立法和学说,对代位权的性质、构成要件、行使方式以及行使的效果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债权人可代位行使的,不仅包括债务人的债权,只要是非专属于债务人本人的权利,在有保全债权人债权必要的情形下,债权人都可代位行使,并且诉讼不是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经程序,债权人可选择运行行使代位权或以诉讼的方式行使代位权。 相似文献
17.
论债权人代位权的成立要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茅院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3):205-209
债权人代位权的成立要件应当包括债权人有保全债权的必要、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于次债务人的权利、债务人已经陷于迟延等三个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关于债权人代位权成立要件的规定,既存在规范漏洞,也有画蛇添足之处,应予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18.
赵江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1):19-22
关于代位权行使的效力, 有入库规则说、平等受偿说、优先受偿说等几种观点。从立法目的、法律功能、法律成本和效率、其他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中国司法解释的性质和来源来说, 中国应选择优先受偿说的观点, 赋予代位债权人优先受偿权, 建立代位权上优先受偿权的现代理念。 相似文献
19.
葛俏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3):131-132
债权人的代位权,是债的保全制度的一种。债权人代位权制度是我国民事立法的一大进步,它对于保障债权人债权的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债的一般担保的一种重要方式。依据代位权的相关理论,对我国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性质和成立要件等内容进行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观点,以期对我国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修改和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付冬梅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3,12(2):75-77
债权人的代位权是债的一般担保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从债权人代位权的概念、含义、债权人代位权的性质、成立要件等问题加以论述 ,并对我国债权人的代位权与传统债权人的代位权的不同进行了比较 ,以促进我国代位权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