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8 毫秒
1.
企业文化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从国外企业管理研究中引进的泊来品,近年在我国逐渐得到推介和重视.但很多企业只是把企业文化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代名词,并未上升到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和应用.笔者从金融从业者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企业文化的实质及其对银行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通过对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与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企业最高层次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用企业文化统领经营管理是商业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修课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现代企业第三种管理模式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国富 《求是学刊》2006,33(2):72-76
作为现代企业“第三种管理模式”的企业文化已成为我国目前流行的战略管理方式,但是,在实施企业文化流程中对理论深度认知与实际操作的掌握问题仍有待探讨和深化。因此,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进程中,进一步梳理外来企业文化与本土企业文化、群体企业文化与企业家文化、诚信文化与绿色文化之间的整合、取舍、共生、引领、互补和交融的相互关系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从企业战略管理发展的历史看,企业战略管理分别经历了以环境,产业(市场)结构,资源和知识为基础的三个发展阶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形成的重要作用将会显得越来越明显。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应该加强知识管理,力图从知识的吸收与创新,维护与保护,传递与共享,建立知识联盟等四个方面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经济文化力的竞争及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依元 《浙江学刊》2001,(2):190-192
经济与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具有趋同性及其内在本质的一致性.在经济与文化一体化趋势的影响下,由于二者的双向互动构成了具有新质的社会系统综合体--经济文化形态,并生发出一种系统合力--经济文化力.经济文化力是生产力发展的新阶段.21世纪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经济文化力的竞争.为了应对这一竞争,文章提出了若干宏观对策.  相似文献   

5.
培植学习型企业,营造“人人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所”的企业文化氛围,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创新之举。企业学习型文化作为企业竞争力之源,通过文化力提升企业学习力和创新力;而学习力和创新力作为支持层面,它们的有机互动又通过改变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加速企业体制转型和机制转换等,增强企业竞争优势,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中日两国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应对来自中国企业的竞争,日本企业已经逐步放弃了产品差异化战略,正在积极采取对外投资重点的转移、与中国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实施商品加速更新战略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7.
余桂玲 《社会工作》2008,(12):30-32
人本企业文化与物本企业文化上有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对市场、企业、管理、员工、激励、变化和工作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人本企业文化与物本企业文化各自不同的特点。要通过生态文化战略、人的集合体文化战略、服务文化战略、同事文化战略、前景文化战略、求变文化战略、享受文化战略建设人本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8.
重塑中国企业文化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新世纪企业文化是历史的必然,重塑优秀的中国企业文化更是新世纪的呼唤。惟有精心提炼企业精神文化,全面完善企业制度文化,不断充实企业营销文化,锐意塑造企业形象,中国的企业才能在重塑企业文化战略的指导下,把握机遇,超越对象,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9.
浅谈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已成为现今企业间竞争的焦点 ,加入WTO以来 ,我国的企业面临世界性的竞争 ,加强这方面的建设更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整体模型构建及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峰 《学术交流》2006,(6):89-92
核心竞争力是一组技术和技能的组合体,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企业文化力、学习力、创新力三者有机结合形成的竞争优势的能量源。零售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及内在逻辑结构上有其特殊性。服务创新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理,体现在延长基于资源和能力的竞争优势的持续时间与活化企业价值链的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的两方面。零售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在价值链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上进行了优化选择。在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整体模型的构建中,给出了关键性的目标及措施。  相似文献   

11.
论具有现代意识的企业文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作为经济竞争的基本个体,不仅具有经济特征,而且还带有生命个体的特性,企业文化就是这种生物性特征的集中反映.如同人的思想不同一样,不同企业的文化存在着差别,企业家的使命正是突出自己的文化特色,在现代意识支配下,用动态的文化观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的需要,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化的辩证法及社会的文化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存之 《求是学刊》2001,28(3):27-32
马克思关于人的辩证发展三阶段理论确立了文化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 :群体性文化、个体性文化、类主体性文化 ,三种文化形态规定了三种基本的社会类型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知识社会 ,与三种社会类型相对应的经济形态是 :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其中人是根本 ,而社会却直接地与文化紧密联系。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有三重文化背景 :个体性文化是主体文化背景 ,类主体性文化是前瞻性文化背景 ,群体性文化是历史性文化背景。中国社会的发展必须与三重文化的本质规范相统一。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在个人的人格形成、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确保国际竞争力等国家战略上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纷纷调整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借鉴它们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思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应发挥高校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和主体作用,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注意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调,使高等教育适度超前于经济发展;建立健全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在发展高等教育规模的同时,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论新型企业文化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子新 《学术交流》2004,(3):123-12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以先进文化为指引,以培育企业目标、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环境、企业形象为根本,把握企业文化建设规律,汲取各优秀企业的长处,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的指导功能、企业发展的推动功能、企业管理的改善功能、企业主体的凝聚功能,依靠构建新型企业文化发展现代企业,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推动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相似文献   

15.
论全球化时代价值冲突的统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全球化价值冲突进行统合的渠道和机制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因特网、知识经济、全球市场和全球组织.因特网文化是全球价值冲突的文化统一场;知识经济是后发现代化国家价值选择的路径依赖;全球市场是构建价值统合的经济平台;全球组织则是全球价值冲突的中心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6.
原波  李春燕 《学术交流》2002,(3):152-15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对新闻记者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要强化竞争意识 ,要成为无所不在的社会活动家 ,要有灵敏的新闻嗅觉 ,要有调查研究能力 ,要加快知识结构的更新 ,要提高创新能力 ,要加强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相似文献   

17.
西部开发的战略实施,必然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多元化促成与推动。其中设计文化的文化推动是直接影响经济发展规模和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设计文化的提出是一种物化的知识力量体现,它可以直接创造物质文明。设计文化的多样性可以理解为经济文化、工业生产技术的标志性文化、当代科技发展的前瞻文化、物质精神结合的创造文化、社会分工与协调的群体文化。它可作为智力支撑和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并且能够保障西部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18.
为了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必须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文章分析了应对知识经济所需要的条件。认为只有当经济达到市场化 ,政治实现法治化 ,观念进入现代化 ,知识经济才能在中国落地开花 ,才能为民族带来恩泽和福音  相似文献   

19.
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及其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进文化是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它具有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群众性、创新性。创建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继承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立足时代和实践 ,不断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20.
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虽然在理论上存在文化产品和文化商品属性,但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必须着重深化对其知识属性和学术属性的认识。并且,市场经济越是发达,越要求有更高学术品位的哲学社会科学类期刊与之相适应,以进一步地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和学术属性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安身立命之本,这不仅是社会分工使然,更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