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春辉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5):92-100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之一,当代中国更是人类历史上第三次城市化浪潮的主力军。城市化是一个有着人口统计、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维度的进程。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城市化进程使城市方言和乡村方言这一对立体的交融和竞争更加凸显了,它们的关系呈现出了转向城市方言、转向乡村方言、二者势均力敌以及互相妥协产生新的变体等多样性。村民身份向市民身份转化的过程,也是人们的身份认同重新构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语码选择和语言使用也在经历着或巨或小的转变,而移民者的认同期望、当地居民的接受态度以及家庭等因素则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而对于城市化是会有利于语言/方言的多样性还是会给它带来破坏的争论还在持续着,人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给出更确切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近代铁路的修建,使得通过铁路进入长春的移民人口骤然增加。人口增加的同时。也促使城市人口转型,即第一产业(农业)人口比重减少,第二、三产业(非农)人口比重大幅度上升。近代长春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伪满洲国统治时期,长春的人口城市化速度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3.
于春英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33(5):84-87
人口是形成城市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近代牡丹江地区国内、国际移民的大量迁入造成了区域人口结 构的变迁,为牡丹江地区的经济开发提供了多种有利因素,加速了其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周旭阳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6):35-38
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的兴起而出现的一种网络交际语言,因其鲜明的独特性而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本文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从语言变体、言语社区及语言变异的社会原因等方面,对网络语言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文章指出,在由互联网构建的虚拟言语社区内,网络语言是一种语言变体,然后分析了网络语言变异的社会原因及对网络语言应采取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初期,社会语言学在中国开始研究并结合中国实际,以中国国内语言与社会生活为主要研究对象.该学科产生以来,在语言变异、语言变体、语言接触、双语研究、言语交际和语言规划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通过梳理社会语言学研究在中国30多年来的发展脉络,认为中国社会语言学当前和未来研究的前沿课题为语言变异、语言接触、语言规划、语言运动和城市语言调查. 相似文献
6.
社会语言学视野中的网络语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曹旺儒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195-197,205
网络语言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因其鲜明的独特性而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网络语言中充满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新词新语,它们是汉语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体现。本文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拟对网络语言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旨在分析网络语言变异的社会原因,网络语言的优缺点及人们对网络语言应采取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王远新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语言是一个异质有序的结构系统,尽管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变异形式,但它们却沿着一定的方向发展变化。社会语言学有关语言变异的描写和解释方法论,不仅能够有效地解释语言变化的起因,而且可以描述语言变化的过程,在某种情况下,还可以预测语言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吴晓燕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3(3)
语言相对性问题是人类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始终关注的问题之一,而语言相对性原理则成了这两大学科的经典理论.跨语言比较分析的方法论思想为语言相对性问题的研究奠定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基础,人类语言学家和社会语言学家意识到,语言相对性必须同认知相对性和文化相对性建立相互联系,对后者亦需作出充分的跨文化比较,形成类型学研究方法.随着批评性语言学和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兴起,语言与思维和文化的关系问题开始为社会语言学家所关注,科学话语的经验研究不仅对社会语言学,而且对人类语言学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进程中,人口频繁流动迁移造成语言生态的急剧变化。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究湖南郴州这个三线城市的新移民
对国家通用语(普通话)和区域通用语(家乡话)的语言态度问题,以弥补目前对中小城市新移民语言现状研究的不足。调查发
现:新移民对家乡话的评价在“情感”方面稍高于普通话,在“功能”和“地位”方面则远低于普通话,新移民对自身与子女的普通
话以及对子女说家乡话期望程度较高。调查结果显示出普通话的优势地位和方言的弱势地位及新移民对家乡话纠结矛盾的
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
有关移民与移民社会的理论问题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陈孔立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有关移民和移民社会问题 ,目前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 ,学术界存在不同的看法。以台湾移民社会为基点 ,与若干地区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 ,移民的定义、动因、类型、特点以及移民社会的社会结构、内外关系、转型等均有其特定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权利贫困的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立平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6):93-97
中国现代化伴随着城市化,而城市化本身的发展需要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现代化普遍的发展规律。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变化的产物。农民工为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文化教育权利的严重贫困,致使他们在城市里受到诸多不公平的待遇。 相似文献
12.
布赖恩·罗伯茨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1):52-60
文章关注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当代模式,并探讨这些模式对农村发展的涵义。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城市化并不是统一的模式,且当代城市化模式所导致的在农村-城市联系中经济和社会多样性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移民和分权是城市化在微观层次的两方面。城市化必然意味着或是永久的或是暂时的从农村流向城市的人口的净转移,而这些移民也对农村地区不平等产生了影响。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一个新特征表现在它是伴随着行政的分权而发生的。分权的一个结果是使影响地方发展的行动者增加,另一个结果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垄断资源或外部联系和信息。 相似文献
13.
新疆城市化发展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霞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1):19-24
新疆城市化不仅存在城市数量偏少、经济规模小、南北疆发展不平衡等特征,更存在城市化率的速度超前于经济发展速度、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等问题。应该针对这种现状,积极推进工业化,加大城市化力度,从而带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1990年以来关于人口迁移和性别比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总结:一是人口迁移本身的性别构成问题,二是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性别比影响。认为人口迁移对一个国家(地区)的性别构成有很大影响,会导致地区间、城乡间人口性别比结构不均衡问题的产生。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研究进行评价和进一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5.
戴向波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2):13-15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正确判断当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是我国进一步制定和推进城镇化发展政策的前提和基础。文章就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发展特色小城镇、小城镇机制创新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快河北省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探索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途径,首先分析了河北省小城镇建设的特点,又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指出影响城镇化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只有将国家政策引导与推动生产力发展相结合才能更快实现河北省城镇化。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城市化与现代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伴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而兴起的,城市对现代化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是现代化良性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同时,现代化也是最终决定着城市化的发展方向。城市化的本质是现代化。内蒙古的城市化问题对于内蒙古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化是加快内蒙古发展的重要途径,内蒙古的城市化道路实质上也是实现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孟祥林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1):100-105
产业结构变化对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产业结构变化通过影响资源的富集程度进而改变城市的形态。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经验表明,产业结构变革是城市化的主线之一;主导产业以及产业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进而实现城市发展的驱动力。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就要强化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各项产业政策,包括制度安排和微观设计等。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道路.对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传统的城镇化建设在中国存在不可持续性,必须走有质量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当前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城市化,即实现衣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因此,新型城镇化过程必须解决好房地产、户籍制度、土地制度、金融体系等相关的诸多问题,为此制定科学的产业促进政策,实现产城互动发辰;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调整房地产市场策略,满足新市民的生活需求;提高素利用效率,转变域市发展方式,实现有质量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20.
严瑞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3):22-29
城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民意愿,内容涵盖农民城镇生活、农村迁建、土地流转和就业意愿等。农民意愿受个人、家庭和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因区域的差异而迥异。文章以北京郊区户籍农民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计划行为(TPB)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证明,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分析意愿的影响因素是适用的,农民的城镇化行为态度已经处于追求经济理性和价值理性阶段,感知行为控制中的非经济理性、迁居成本和个人特征对意愿有较强影响,农民在做决策时会更多参考亲戚、家人和邻里的意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