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代书法与颜筋柳骨崔延和唐代,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中国历史上光辉灿烂的时代。唐代在国家制度上对书法比任何时代都更为重视。以书为教,始于汉代;以书取士,始于汉代;置书学博士,始于晋代;专门设立“书学”,则始于唐代。“书学”即是专门培养书法人才的学校。...  相似文献   

2.
秦始皇或称之为“千古一帝”,或斥之为“暴虐为天下始”,功过是非反差如此巨大,与其人格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是非常重要的影响。悖畸的童年是他神经质性格和人格障碍的根源;“宫闱侈事”是他与自卑和逆境的抗争,揭开了其英雄盖世的序幕;把“自我”与“统一六国”自觉地联系起来,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无度的自我优越的追求,使其性格中的缺陷被强化,其人生价值的光环顿失耀眼的光辉。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从其人格心理的形成、发展的演变的轨迹,以究其中种种历史行为的心理动因,还其本来面目,从而对秦始皇作出更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周苏莉 《社区》2010,(20):50-50
一些真正的收藏者,他们喜爱收藏奇石、邮票、旧书等物品,有的还参加过疆内外的奇石展、邮票展.而这些藏友大都被朋友称为“石痴”、“邮痴”等。记得一位集邮爱好者说过这样一句玩笑话:不管收藏何种物品.只要你沉了进去,肯定会“为藏痴狂”。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     
第一与第二就一数之差,价格有时会相差极大,生肖中的十二个“动物”的标价都是“平等”的,数年后就出现了“唯猴独尊”,一根“猴毛”能换整“猪”或“鸡”,“猴”依仗的就是“第一”的优势。“第一”的特殊历史位置,使它在收藏中成了争夺目标。说到收藏的价值,除了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最重要的就是历史价值,也可以说是研究价值。追求“第一”,便成了收藏者们的“价值观”。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下五千年,有多少个朝代,有多少个重要事件,有多少个非常时期,就有多少个“第一”,这其中有些是已知的,有些还是未知的,在等待我们收藏者去发掘。另外从横的方面看,大千世界万事万物,哪里没  相似文献   

5.
“冬无雪”是反映暖冬或气候干旱的典型现象。汉代记载较少,唐代明显增多,该变化一直被部分学者视为汉唐气候变迁的重要证据。但实际上,“冬无雪”记载的变化还与汉唐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天人感应灾异思想兴起的社会背景相关。尤其是西汉后期,宿麦的推广使“冬无雪”成为影响作物越冬的重要灾异现象。在天人感应思想下,“冬无雪”又沦为灾异天谴的外在形式,被赋予更多的政治意蕴、思想内涵与文化表征,并伴随史书记录灾异功能的强化而被逐渐重视。所以分析汉唐“冬无雪”等气象史料,应从气候变迁的单一视角,转向对史料所蕴含的历史问题、社会现象与文化内涵的多维解读,以重新认识其文本指向与文本价值。  相似文献   

6.
“刑天”补释─—兼谈殷墟卜辞中的首、面、天三字冀小军(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研究所)《山海经·海外西经》;“形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威以舞。”“形天”之名,古书中或作形夭、刑夭、刑天。袁河先生认为,依义当以“刑天...  相似文献   

7.
秋天     
我国的贺年卡最早始于汉代。当时人们称它为“名谒”、“名刺”。到唐代,则把它称为“门状”;明清时,又称其为“红单”。  相似文献   

8.
亚布力滑雪     
欢欢是班里出了名的“捣蛋鬼”。哪一天他要是没出什么状况,那这一天肯定是我最安宁、最开心的一天了。你瞧,刚下课,他就冲出教室把别的小朋友撞倒在地,自己却若无其事地向前走;几个女孩予好端端地在跳皮筋,他却一把抓起皮筋扔进了卫生间:小朋友们正津津有味地吃着饭,他却把自己吃剩的骨头扔在别人的菜里;还时常把别人的东西东藏西放,却高喊:“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相似文献   

9.
唐代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民族和亲事件。唐代诗人不仅在诗歌创作中对汉代的昭君出塞进行了历史咏叹,同时也对当朝的公主和亲事件作了现实关注。唐人的诗歌不同程度地表现了他们对和亲政策或反对或赞同的态度,探其原因与诗人个人经历、朝廷政策以及唐边疆稳定与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李白“双悬日月照乾坤”诗句,喻指安史之乱后唐代社会的“二帝”(皇帝、上皇天帝)与“二都”(京师、南京)并存现状。《红楼梦》中,史湘云酒令引用此句,寓意与李白完全相同:小说故事社会背景中,有皇帝,也有太上皇;京师而外,还以金陵为南京。这明显不合清初史实,却是明代历史的写照。  相似文献   

11.
童秀萍 《社区》2012,(27):52-52
“这是1955年的粮票,离现在都半个多世纪了看看,这儿还有板凳票、番薯票,这些全是头一回看到。”桌上一本本厚厚的收藏册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大伙迫不及待翻开一探究竟。粮票、油票、饲料票、彩票、火花、香烟商标……各式各样的收藏小物品让人眼花缭乱。而拥有这些“草根收藏”物品的主人就是家住浙江省诸暨市暨阳街道望云社区美景新村的七旬老人寿元洪。他在得知社区创办“草根文化传播室”之后,特地到社区晒晒自己收藏多年的宝贝。  相似文献   

12.
试释“帝”     
关于“帝”字的本义,向无定释,学者们各有所主,至今无一定论。从“帝”字产生的社会,意识背景去解释此字,能正确理解“帝”字的来源及含义演变。“帝”字与造字时代人们的土地崇拜有关,也与人们对于天、地、帝、神等自然、社会的理解有关。对“帝”字的正确理解,可以审视先人造字方法及当时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3.
张毅 《今日南国》2014,(5):29-29
翦伯赞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冯玉祥请他讲授历史时,让随从和亲朋好友也参加听课。一天正在讲课,蒋介石来到冯的公馆,冯玉祥向蒋介绍翦伯赞后,汇报说是请他在讲历史课,蒋连声说“好”:“你继续讲,我也是来听你讲课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三个“历史决议”,分别是在毛泽东、邓小平和习近平的主持下编写的。就历史意识而言,他们各有侧重、各具特色,但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都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所以在“历史决议”的编写中,表现出既一以贯之又一脉相承的共同点。一是用发展的与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历史;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分析人物与事件;三是关注并尊重历史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四是分析历史的联系、揭示其内在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元尚 《北京纪事》2009,(10):79-81
古玩收藏的价值,没有鉴定,好像就没有了标准。 前些天和一位编辑谈起收藏,我说后现代语境下的收藏,收藏者就是藏品的鉴定者,鉴定也是收藏活动的应有之义,这位编辑朋友大为光火地问:“没有专家鉴定,不就没有标准了吗?”言下之意,现在的收藏鉴定是有一个标准的。  相似文献   

16.
元勰是北魏历史上杰出的年轻政治家。他一生勤奋学习,知识渊博,品行端正,清正廉洁,对国“忠”、对父母“孝”、对百姓“仁”、对兄长“悌”、对友人“义”,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积极支持者,为改革做出了重大贡献。孝文帝逝世后,他坚决执行遗诏,拥立宣武帝登基,为稳定北魏政局立了大功。他抵制外戚擅权,不为宣武帝所理解,最终被冤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史学讲求经世致用,具有优良的传统。早在“春秋”时代,孔子从事教学,就教导学生“以史为鉴”。这种经世致用的史学宗旨对后世影响很大,后来的汉代、唐代、宋代、近代,都继承了这个传统.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更要求史学工作者加强市场意识,使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进入党政各级领导的决策过程,收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拓宽研究领域;使史学著作富有文采,改进研究方法,采用科学的研究手段,写出不同体裁的历史著作。  相似文献   

18.
文体风格学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一个重要论题,它贯串于整个批评史中。其历史发展大约可分为三期:汉代以前是萌芽阶段;魏晋南北朝至唐代是发展和完成阶段;宋代以后是深化、分化和论争阶段。文学批评史许多论争都与文体学观念有关。如诗文之分、唐宋诗之争,“豪放”派与“本色”派评价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弗罗斯特曾经把他的《彻底的奉献》一诗称为是“一部用十几行无韵诗写成的美国历史”。在他看来,美国人要想真正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并充分实现自我的价值,就必须完全放弃自我,彻底地奉献。当弗罗斯特在这首诗中说美国人“拥有着当时不被我们拥有的东西”时,他一方面指当时他们对这块土地的所有权被英国所剥夺,而另外一方面指当时的美国人并没有真正爱上这块土地,没有像神圣的爱情那样,做到双方在灵魂与肉体上的完全结合。这种“软弱”只有当美国人真正意识到他们必须像热恋中的情人那样热爱自己的国家时才能够被克服。于是,他们发现他们的“软弱”来自自我的“捆绑”。为了“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他们学会了“放弃”、学会了“奉献”,因此“立刻从放弃中得到拯救”。  相似文献   

20.
从游侠到武侠──中国侠文化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先秦和汉代“游侠”的实质作了考索.认为“游侠”是广结宾客、不顾个人利害地拯其困厄、并由此获得广泛社会影响和强大力量的人.同时也探讨了从“游侠”演变为“武侠”的过程,认为“武侠”文学是唐代开始逐渐兴盛的,在这些作品里的“武侠”与“私剑”有相通之处.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中国的侠文化是从写“游侠”的历史作品进到写“武侠”的文学作品,而在写“武侠”的文学作品中,又经历了一个汉代的“游侠”精神从保存到丧失,到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获得发展和质的飞跃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