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丹  王善江 《浙江社会科学》2023,(7):112-117+127+160
存在是人类认知中最基本的概念范畴,中西方哲学及语言学对“存在”方式及词源的探索由来已久,无论在现实世界还是在可能世界,所有的事物都以不同的存在方式存在,人类世界的各语言也以不同的编码方式表达它们不同的存在方式。“存在”在现象学的呈现是复杂的,现象学为此提供了正确的概念、工具和方法来定义、识别和研究人类的存在。存在主义在现象学的基础上深化了最初的概念及认知方式,最重要的是确定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及其真实本质。通过对跨语言中存在动词和存在方式的现象学分析,并以海德格尔“此在”观为视角,发现了其类型特征、语言共性、存在现象及其本质内涵的哲学理据。  相似文献   

2.
“比……不”型“比”字句是一种特殊的否定性比较句.相对于“不比”句而言,“比……不”句是有标记否定句,只有满足特定的条件才能成立.“比……不”句中,“不”后常出现单个的形容词或动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要含有心理动词或能愿动词,或与“不”组合后具有一定的熟语性,而形容词多是积极性的性质形容词.“比……不”句与“不比”句在结论项、句中副词使用、句类分布等结构层面,否定范围、否定焦点、预设、句式义等语义语用层面均存在着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诗经?大雅?大明》中“肆伐大商,会朝清明”句,历来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分析“朝”“会朝”及“清明”的语例类型可知,这里的“朝”当解为早晨,分析“会”字的发展演变线索可知,这里的“会”当仍为动词,可释为“适逢”“碰到”等。因此,“会朝清明”当为“肆伐大商”的时间状语,全句应释为“全力去讨伐商纣之时,适逢早晨清明的时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英语和汉语中的存在句为语言依据,探讨以这两种语言为母语的人在认知空间“目标”与“背景”的过程中是否具有不同的认知倾向。文章首先概要描述英、汉语存在句的基本句法和语义特点之后,然后针对“在认知‘目标’和‘背景’时英、汉语母语者有不同的先后顺序倾向”的观点,提出了否定性的实验证据,对今后进一步的实证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的论证。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中国哲学界关于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的争论是在中西哲学互参、互动、互释、互译的背景下展开的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试图另辟蹊径 ,对exist的显现与发展作较为系统的阐述。笔者认为 ,英文动词exist就是希腊文动词eimi的存在含义的对应表达方式 ,这种译法首先出现在拉丁语中 ,然后再传递给现代西方各种语言。如果拉丁文和各种现代西方语言用exist翻译和表达“存在”观念的合法性不能剥夺 ,那么用现代汉语词汇“存在”翻译eimi的存在含义同样无法剥夺。  相似文献   

6.
存在句是英汉两种语言所共有的一种特殊句型,有其独特的句法和语义特征。英汉存在句式有共同点,也有差异,其差异体现在主语、动词以及句式结构等方面,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认知因素、中西方思维差异及语言本身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戚晓杰 《云梦学刊》2007,28(2):140-143
《金瓶梅词话》“比”字句分X比Y式、X比YW式两种类型。X比Y式的否定式远远多于肯定式。这说明其动词“比”是一个处于虚化过程中的成分;X比YW式包括差比句、异比句、疑比句、等比句四种类别,等比句几近枯萎,其“比”仍带有一定的动词特性。  相似文献   

8.
刘德辉 《船山学刊》2002,(2):104-109
关于文言多句联句尾字的平仄关系,余德泉先生在《对联通》里提出了一种叫做“马蹄韵”的规则,但是统计结果显示,“马蹄韵”与前人的创作实际有较大的出入。对平仄类型与联语层次二者之间关系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是对联的句意层次决定着多句联句尾字的平仄关系;而且无论平仄关系有多少种“变式”,末尾两句的句尾字不能同平仄。  相似文献   

9.
曹爽 《兰州学刊》2011,(7):194-197
对两个方言背景不同的作家王朔和叶兆言小说中带“着”“了”的静态存在句进行研究,全面考察了“着”字句和“了”字句在语料文本中的分布,比较“着”“了”在静态存在句中的用法、表现,通过数频统计和“着”“了”使用的句法环境的考察发现:无论是使用数量还是句法表现,静态存在句中“着”“了”的使用在书面语中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南北方言差异。  相似文献   

10.
李学军 《殷都学刊》2023,(2):113-119
豫北内黄方言中存在一种规约化程度较高的表示婉拒的答句“俺VD嘞”。该类句子属于持续类变韵句式“S施事+VD+O受事/结果+嘞”的一个下位类型,动词变韵表示“动作行为完成后结果状态的持续”,句式义为“施事通过某行为而领有某物”,主要用于日常会话中发话人表示要赠予听话人物品的场合。能够进入答句的动词主要包括获取及获取方式义、制作义动词等,并受到引发句中名词性焦点成分以及现场时空条件等语境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标志型被动句的句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兴旺 《阴山学刊》2009,22(2):37-42
在现代汉语标志型被动句中,名词性成分(NP)可作主语,也可作标志词“叫”、“被”、“让”、“受”、“遭受”等的宾语以及谓语动词的宾语。介词标志型被动句中的动词性成分前后一般都有附加成分,它有五种基本句型。动词标志型被动句则有两种基本句型。被动句和主动句之间存在一定的变换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从《水浒传》前70回看近代汉语中的零主语“被”字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进 《云梦学刊》2005,26(6):124-126,133
从《水浒传》前70回来看,零被句在判定标准上跟“被”字句主语的省略、句式的连续与不连续被动有关;从零被句跟其他“被”字句的关系上看,有些“被”字句在语义上与有无主语无关;从“被”字句的历史发展看,零被句跟“被”字的“遭受”义和“被”字句式的逐步定型有关;另外,零被句与某些特殊动词有关。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生存方式的凸显,使共生性存在成为人的一种重要生存样态,确立一个道器并重的科学价值观是越来越成为促进人的共生性存在的思想共识.审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中国社会的科学价值观呈现出从依赖性存在下的“重道轻器”、独立性存在下的“重器轻道”和共生性存在下的“道器并重”的渐进曲折的演绎过程,并形成了一种尴尬的二元基本架构的价值体系,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给予现代性矫正.  相似文献   

14.
“有”字兼语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词“有”是现代汉语中几个特殊的动词之一。它不但可以组成“连动词组”,而且可以组成“兼语词组”。以动词“有(没、无)”作为“兼语前动词”的兼语词组,我们称之为“有”字兼语词组;用“有”字兼语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我们称之为“有”字兼语式。 一 “有”表示领属关系的兼语式 动词“有”可以表示“广义的”、“各种各样的领属关系”。它可以把领属主体(即领有者或整体)和领属客体(即被领有者、隶属者或部分)联系起系。在“有”字兼语式中,  相似文献   

15.
研究殷墟甲骨文中有无被动句式的问题,要从探讨甲骨文中“若”的意义和用法开始。关于甲骨文中“若”的意义,过去主要有“顺”、“善”和“诺”三种说法,本文认为“若”应是“顺着”的意思,为动词。动词“若”有些是表主动态的,这时以神名为主语,可用“弗”否定;有些是表被动态的,这时以人名(一般是“王”)为主语,可用“不”否定。“若”和以“若”为核心的动词语,可以构成单句或分句,这时“若”可以是表主动态的,也可以是表被动态的;也可以作谓宾动词“有”、“亡”、“降”的宾语,这时“若”一定是表被动态的。殷商时代已存在“于”字式被动句。  相似文献   

16.
介词“有”字三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法学界一般认为现代汉语中的“有”字是动词。我们以为,现代汉语中不但有个动词“有”,而且有个介词“有”。吕叔湘先生说:“一般认为词类不同就算两个词。”因此,“有”字是同形异类。动词“有”广泛使用,语法学界共识已久,多有研究;介词“有”使用广泛,但尚乏共识,也应研究。 浅说特殊性 早在十多年前,宋玉柱先生就对“那块钻石有核桃那么大”之类句子中公认的“有”字的动词性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个疑问是很有学术见地的;而有的先生则以动词“有”的特殊性来抹煞介词“有”的客观存在,应该说,动词“有”确实有其特殊性,不少先生已有论述:但若特殊到把介词“有”与动词“有”“合二而一”,毕竟难免“方枘圆凿”。  相似文献   

17.
作为集"并列"与"空缺"于一身的特殊句式,国内外学者对于动词空缺句的生成机制至今尚未达成共识.英汉朝动词空缺句的共有句法特征之一是,句中处于并列层级的两个句法体之间存在共享成分,该特征为跨界移位概念的引入提供了支撑.由此可见,动词空缺句具有全新生成模式,在英汉朝动词空缺句的生成过程中可以验证该模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也可以在同一生成框架下对其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8.
从对汉语“NP1 V NP2 XP”格式中V的考察着手,可初步认定汉语中语类选择一个论元补语小句的几类动词,并重新界定了汉语论元补语小句的标准;根据重新界定的论元补语小句的标准,确定了汉语中动词性小句的存在,使动结构中论元补语小句的存在;认为小句理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它可以统一解释一些错综复杂的句子结构,是汉语研究中一种值得重视的句法和语义分析理论,体现了语法研究中理论上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王娟 《兰州学刊》2010,(7):169-173
文章主要研究“V—neg—V0”与“VO-neg—V”两种正反1"3句的生成机制。我们认为正反问句中的“V—neg—V”是由基础形式的动词“V”带上能够恰当表达动词体的否定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构成。单音节动词重叠后构成的形式是“A—neg—A”,双音节动词重叠构成的形式主要有“A—neg—AB”和“AB—neg—A”两种。“A—neg—A”和“AB—neg-AB”这两种形式与“A—neg—AB”之间的差异导致了分别生成“V-neg—V0”正反问句和“VO—neg—V”问句。正反问句中的I范围内的标识语气类型的中心语Foc具有的特征决定了两种正反问句中的“V-neg—V”形式和“VO-neg—V”形式移位至Foc位置。正反问句的语气类型已经通过中心语Foc得到标识,所以正反问句不需要投射至C来重复进行标识。  相似文献   

20.
海德格尔提出的“语言是存在的家”,表明了语言与存在的不可分割,二者是表里关系,语言与存在“同在”。哲学要求的语言,不是日常语言工具,而是更具体、更实在的语言,是和“存在”“同在”的“语言”。哲学所思、所说的那个存在,是具体的、时间性的、历史性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哲学”、“哲学家”与“存在”同“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就真的不是一种理论的工作,而是一种“生存方式”、“生活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哲学要求的语言,不是工具性的,而是存在性的,而存在性语言,则更需要生活。于是,哲学离不开母语。坚守自己母语的同时,应努力将不同语言的哲学思考成果化解,使之成为自己的语言,从而丰富和扩大自己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