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孩提时我喜欢风筝,用压岁钱买了一只沙燕风筝,但一次也没放起来,见别人的风筝飞上天空,好不羡慕。而立之年的我,常领着女儿去天安门广场看别人放风筝,广场上的风筝各式各样。超大型风筝由几名壮汉操纵,微小型风筝只见老叟手牵细线,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看别人放风筝,成了我的一种乐趣。离休以后,我对风筝仍怀"旧情",拜师求艺学会制作沙燕风筝。如今,做风筝和放风筝已成我生活中最  相似文献   

2.
我们老两口儿都是“风筝迷”,酷爱风筝、爱放风筝、爱扎制风筝、爱收藏风筝……十几年来,不仅扎制风筝和放飞风筝技术提高了,而且身体也健康了。放风筝是一种娱乐与健身相结合的活动,当风筝在天空展翅飞舞时,会使人顿感心旷神怡。这种乐观的情绪,可将任何忧虑烦恼之事,随着风筝高飞,全部置之九霄云外,这种精神上的愉快,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延缓和推迟衰老,促进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扎制风筝用手又用脑。常言道:“脑是手之师、手动而用脑,脑子是个宝,愈用愈不老。”确实是这个道理。医学家认为:多用脑可延缓脑功能的衰退,…  相似文献   

3.
广场上,那么多的人在放风筝。风筝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着,无忧无虑。我想:如果风筝可以说话,那么他一定会说,能自由自在地翱翔是无比快乐的一件事。看着这些风筝,我忽然觉得我们的孩子就像这天上的风筝,而老师就像那放风筝的人,手里拽着放风筝的线。  相似文献   

4.
放飞理想     
今天,老师讲《理想的翅膀》一课,讲的是小朋友们放飞风筝的事。读完课文后,老师笑眯眯地问:“你们想放飞什么样的风筝?”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大家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李倩首先站起来说:“我想当一名护士,所以要做一个红十字风筝。”陈锐没等李倩说完,急急地说:“2008年奥运会很快就到了,我要做一个五环旗风筝迎奥运。”刘欢也不甘示弱,他站得高高的,说:“我要做—个乌龟风筝。”同学们一听,哄地一下笑起来。老师问:“你为什么要做乌龟风筝呢?”刘欢说:“因为乌龟个子小,爬得又慢,它很难看清周围的世界。我要让它飞到天上,把我们祖国的大…  相似文献   

5.
“又是作文课!”“我最怕上作文课!”语文教师每当听到这些话心里就很难受,不知所措。学生经常是到交作文的最后一天敷衍几句应付老师,有的老师催几次也不交。真是让老师“头痛”学生“头痛”的教学呀,什么才是医“头痛”的良方?笔者一边实践,一边反思,悟出以下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6.
风筝的传说     
风筝的发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它出现在秦汉之间。古代传说,风筝的发明者是楚汉相争时的韩信。唐朝赵昕的《息灯鹞文》说垓下之战时,韩信制成风筝,叫张良坐风筝上天,高唱楚歌,楚歌传到楚营,动摇了项羽的军心。宋朝的《事物纪原》记载有韩信曾利用风筝测量距离之事。在2000多年以前,中国早已使用丝绸、麻布、竹子等,而这些是制造风筝的原料,所以风筝在此时出现是可信的,并且韩信出于军事需要考虑而发明风筝也是可能的;至于说叫张良坐风筝上天,则是令人难风筝的传说@罗磊  相似文献   

7.
风筝     
风筝是孩子们最熟悉不过的了。飞翔、忘情、自由、高远,不只是孩子们的心所独有,谁的心中没有欲飞的"风筝"?风筝这个小精灵,它有一颗渴望的心,梦想与天比高;它用一双轻盈的翅膀,升腾美好愿望。——阿元  相似文献   

8.
程云海  高睿宁 《新少年》2022,(Z2):80-81
<正>“哎,斑马老师怎么还没来上课?”嘟嘟猴好奇地问大嘴兔子。“平时上课铃声一响,斑马老师就会站在门前,今天是怎么回事呢?”大嘴兔子摇了摇头。“斑马老师不是遇到坏蛋了吧?”胖胖熊说。“除非遇到你这个坏蛋!”嘟嘟猴逗胖胖熊。“你才是坏蛋,打大坏蛋!”胖胖熊一边说着,一边把熊掌伸向嘟嘟猴。“别闹别闹,安静一下!”大嘴兔子维持着课堂秩序。  相似文献   

9.
临近上课,我拿着教材和备课本急步走向教室,但见学生涌在走廊里,在看些什么。沿着学生的视线望去,班主任老师一边吼着,一边拖着班级里的“老大难”金XX同学往办公室走。班长一言一语地告诉我说:“金XX这是自找苦吃,班主任老师布置的作业经常不做,课文也不背。昨天下午老师要留他补作业,他却偷跑回家……班主任这次是忍无可忍,要教训他。否则他就会无法无天了!”有的同学附和着,有的同学则默然。  相似文献   

10.
巴士奇遇     
李济川 《老友》2010,(6):50-50
1.题目:一边……一边……小学生:他一边脱衣服,一边穿裤子。老师批语:他到底是要脱啊,还是要穿啊·2.题目:其中小学生:我的其中一只左脚受伤了。老师批语:你是蜈蚣吗·  相似文献   

11.
谢谢你!     
窗外,下着大雨,小卖店的生意比平日少了许多。盈盈一边替妈妈看店,一边写着老师留的家庭作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那年夏天,杨小颜念大三,发现有个男生总是注意自己。 是西洋文学史课上吧,文学史老师习惯一边说话一边踮脚,有时候说到激动的地方,还会扔粉笔头。那天,粉笔头扔到杨小颜的旁边,文学史老师讲着马克&#183;吐温的生平,越来越激动了,他一点都没有注意到可怜的杨小颜正在遭受粉笔头的密集轰炸。  相似文献   

13.
张祺 《社区》2013,(20):39-39
这个海滩之所以成为世界六大海滩之一,是因为每年都要在这里举办天体海滩节,同时现场还举行沙雕、风筝比赛,吸引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  相似文献   

14.
南通风筝     
南通是我国四大风筝产地之一。南通风筝分两大类:一类叫“活鹞”,即造型风筝,取材于鸟兽虫鱼2类动物,形象生动,色彩华丽,做工精细,多为文人雅士及市民玩乐放飞用。一类叫“板*”,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南通风筝,其结构多为平面的长方、正方、六角、八角等形状,小的三尺之高,大者可达丈余,风筝上布满大小不一的哨子,分高中低三个声部,上天后发出的声音,仿佛是一部动听的和弦。现在,南通每年都要举办国际性的风筝节,吸引国际国内的风筝爱好者前往放飞,试比高低。南通风筝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作文》2008,(6):58-60
这个星期天是12月最冷的一天了,积雪早已覆盖了大地,寒风透过厚厚的衣服拼命地往身体里钻。50岁的尼克一边哼着歌,一边给他的小货车上着防冻剂。  相似文献   

16.
风筝的爱     
爸爸、妈妈:你们好!我爱你们!还记得星期天我们去西流湖放风筝的事吗?看着我们漂亮的燕子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小,我担心地对你们说:“风筝会迷路,会丢的。”可是,爸爸却告诉我:“风筝的线在我们手中,它不会丢的,这就像孩子不管走多远,爸爸妈妈都关心他,牵挂他。”我当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到学校后,我请教了语文老师。老师说,我们小朋友就像天上的风筝,越长越大,总有一天,要离开父母的怀抱,自己去工作、生活,可不管我们走到哪儿,走得多远,爸爸妈妈的爱就像那细细的线一样牵着我们的心。老师还给我讲了一个老奶奶爱儿子的故事。老奶奶在乡…  相似文献   

17.
正冬日的早晨,一个小小的身影,捧着一块装饰好的KT板走进了幼儿园的大门。我在晨检室的门口遇到了这个小家伙琳琳。我问她:"琳琳,你手里拿着的是什么呀?"小家伙一边把手里的KT板往我的手里递(那块KT板上贴着纸杯花和折纸叶子拼成的边框,很可爱),一边看着我笑眯眯地大声说:"这是我帮老师装饰的组牌!"哇哦!那份自豪和自信,足以提高晨检室清冷的温度。  相似文献   

18.
风筝大赛     
春天到了,春风吹绿了小草,有许多小朋友在草地上放风筝。他们正在进行风筝大赛。你看,有一个小女孩正在放一个"大蝴蝶"风筝,这个蝴蝶风筝很奇怪,它一到天上就可以吐出许多香泡泡,还可以吐出许多蝴蝶宝宝和美丽的花,你看,天上多美呀!一阵风吹来,还飘来很多的香味,蝴蝶风筝就是这样赢得胜利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风筝文化的发源地,中国三大特色风筝产地潍坊、天津和北京都集中在环渤海地区,这就使环渤海地区形成了璀璨的风筝传统文化。近年来,三个地区风筝文化的开发方式不同,使得风筝文化、经济、社会生活的结合程度迥异;其在当地经济与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有很大区别,最终导致风筝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程度出现较大差异。坚持风筝文化为经济与社会生活服务的理念,贯彻保护与开发并举的思想,是繁荣与发展风筝文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快乐的一天     
今天,老师布置我们回家做一只风筝。我放学回到家,先找来几根竹子,再拿几张彩纸,便做起风筝来。我把竹子弯成一个弓形,中间扎上两个搭成十字架形的竹子,正撑住弓形的竹子,然后在它上面粘上塑料纸,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