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哺乳期间,妈妈的食物就是宝宝的食物,吃起来要格外注意.近日,美国某网站指出哺乳期妈妈要避开某些食物. 首先,哺乳妈妈应该少吃卷心菜、菜花等十字花科的蔬菜.研究表明,妈妈吃十字花科蔬菜时,宝宝容易胀气.许多宝宝胀气后会哭闹不止,但是父母却不知道原因.同样,一些宝宝在妈妈喝了牛奶或其他奶制品后,也会出现胀气反应.因此哺乳期妈妈在吃东西时,要特别留意宝宝的反应,及时发现让宝宝胀气的食物,并随时调整.  相似文献   

2.
《家庭科技》2006,(6):32-34
在传统观念中,“吃得好”就是“营养好”,导致许多爸爸妈妈盲目为宝宝进补,使得宝宝小小年纪就吃入过量食物。专家提醒新爸爸、新妈妈们,除了要让宝宝吃鱼、肉、奶、蛋之外,米饭、粗粮、蔬菜、水果对于宝宝的健康也很重要,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纤维等,均衡的营养才是宝宝成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正炎热夏日是各种微生物繁殖和生长的季节,如遇连日暴雨,食物极易腐败变质。当饮食不当时,体质弱者极易引起胃肠疾病,如腹泻、痢疾等,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滥用抗生素等药物,将对人体健康造成损伤。专家提醒,夏季腹泻用药应注意以下几点。腹泻不要滥用抗生素有的患者一腹泻,就使用抗生素,把抗生素作为"万能药",这  相似文献   

4.
一般在宝宝两岁之后,家长都会给宝宝定期服用驱虫药物.此时,宝宝在饮食上应注意以下两点. 1.吃点酸味食物.蛔虫有"得酸则伏"的特性,遇到乌梅、山楂、食醋等酸味较重的食物,就会暂时安伏下来.孩子服用驱虫药后,可将乌梅、山楂等酸味重的食物煎成浓汤服用,有利于蛔虫的排出.  相似文献   

5.
春夏季节,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败,再加之苍蝇叮爬,污染食物,如果人吃了这种被病菌或病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就可能引起食物中毒。 在家中如有人出现上吐、下泻、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时,应冷静分析发病原因,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吃下的时间长短,及时采取如下三点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6.
继"千禧宝宝"、"奥运宝宝"之后,今年,"龙宝宝"的出生热潮又给全国上下增添了不少生气。本期,我们将对宝宝的护理进行全方位解读,教新手爸妈们带出健康、聪明、快乐的宝宝。1.会吃能睡身体棒吃和睡,是宝宝出生后首先要学会的"本领"。婴儿应该建立相对稳定的睡眠规律,这通常是在出生2~3个月内,通过和妈妈一起生活逐渐形成。新妈妈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婴儿应该在晚上9点  相似文献   

7.
《家庭科技》2009,(7):26-26
爸爸妈妈为防宝宝腹泻,应该把握以下三道关. 第一关:饮食卫生.不要让孩子吃生的或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食物,食具定期消毒.哺乳期的家长给宝宝喂奶前最好用温开水洗净乳头,奶瓶和奶嘴等食具都要及时洗净并消毒.吃食物之前要洗手,不要边吃边玩玩具.  相似文献   

8.
张静 《家庭科技》2013,(11):31-31
秋季是小儿轮状病毒所致腹泻的高发期,但是,一些家长在未查明病因的情况下给小儿盲目使用抗生素。专家提醒,抗生素一般是针对细菌引起的腹泻,对病毒感染的腹泻无效,而且会破坏肠道内正常菌群,使病情加重。刚满1岁的小明几天前出现腹泻、发烧、呕吐等症状,父母给他服用了一些抗生素后不仅不见效,反而病情越来越重。医生检查发现,孩子已出现脱水和酸中毒症状,须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9.
正夏天天气炎热,很多人胃口不好,即使没有生病,身体也会缺少营养,所以到了秋季就应适当进补,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尤其是孩子,要多吃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入秋后,常给孩子吃以下4道菜,不仅健脾养胃,还促进发育、增强体质。香菇酿肉香菇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常吃可促进肠道益生菌的生长,从而有效预防肠道疾病。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养生五戒戒情:遇事要冷静,不要轻易动感情,特别忌讳过度兴奋和悲痛。戒逸:劳逸结合。戒食:每餐不可吃得过饱,尤其睡前不吃难以消化的食物。戒色:并非完全避免性生活,而是要节制、减少。戒药:不能乱服药物,服用各种补药一定要遵医嘱。  相似文献   

11.
《家庭科技》2006,(10):37-37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根据中医理论,秋季饮食关键是滋阴润燥。具有滋阴润燥的食物有芝麻、雪梨、荸荠、蜂蜜、银耳、苹果、香蕉、葡萄、萝卜、藕、豆制品等。此外,因辛味食物易至燥,酸味食物能生津,所以秋季饮食要少辛多酸。少辛是指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蒜等,多酸是指适当多吃些酸味的水果,如石榴、葡萄、山楂等。老年人多有肝肾阴虚,加之感受燥邪易导致肺部  相似文献   

12.
本人自幼有胃寒的毛病,不能多吃性寒凉的食物。随着年龄增长,又居住在高寒地区,胃寒逐渐加重,稍不注意就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给工作、生活、学  相似文献   

13.
《家庭科技》2011,(5):35-35
夏天的气温很适宜细菌大量繁殖,吃了被大量细菌污染之后的食物常常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问题。 如果出现严重的腹泻,在饮食方面应当怎么办?吃什么?怎么吃呢?关于这一问题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主张一定要及时吃东西补充营养,帮助恢复体力;  相似文献   

14.
正婴幼儿时期宝宝的发育尤为重要,婴儿过敏性肠炎的高发期多半在宝宝出生后几个月,患儿发病的平均年龄在2~3个月,发病非常紧急,在摄入过敏食物7~13小时后发病,所以家长要非常重视。婴幼儿食物过敏发病率逐年升高,过敏原主要有牛奶、鸡蛋、花生等,其中牛奶蛋白是新生儿最常接触和致敏的抗原。牛奶蛋白过敏(CMPA)是指人体对一种或几种牛奶类蛋白质发生的免疫学反应。新生儿临床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腹泻、腹胀、便血、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等。  相似文献   

15.
正秋季到来,吃货们都"食指动也",于是"磨刀霍霍向猪羊",既为"解口福",又为"贴秋膘"。这本是无可非议的事情,因为俗话说"入夏无病三分虚"。夏季高温酷暑,人们睡眠不安,进食不香,更兼动则大汗伤阳,身体损失不少;而入秋夜凉,睡眠好了,胃口自然也好,需要吃点好东西补补,何况秋季"养收","贴足秋膘"也是为了健康过冬。话虽如此,但时代不同了,"贴秋膘"也要适可而止。古时食物短少,营养匮乏,即使在孟子的"理想国"中,也只是"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如今食材丰富,人们并不缺少肉食,在高热量、低消耗  相似文献   

16.
正当食物落地后,有的人迅速捡起来吃了,理由是不浪费,而且"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种做法和想法,究竟是科学还是伪科学?玩不起的"3秒钟安全期"其实从常理来看,落地的食物肯定能沾染上地表的尘埃和细菌,所以捡起来吃很有可能会致病。但现实生活中经常有人捡起来吃了,照样不会生病,难道说食物自身具有防污染的本领吗?显然不是。那究竟是为什么不生病呢?英国研究人员认为,这很可能与食物本身的情况与落地时间的长短有关。为此,他们对5种常见的食物  相似文献   

17.
每到夏秋季节,腹泻的小儿就会多起来,且以2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孩子腹泻的原因以感染最常见;小儿胃肠功能不完善,对母乳或某些食物过敏也会引起腹泻。 小儿腹泻大多起病很急,频繁腹泻会使体内的水分和营养素迅速丢失,造成急性脱水。然而,有些家长一看见孩子腹泻就认为“多吃多拉,不吃不拉”,便自作聪明地对孩子禁食。殊不知,腹泻期间禁食,无异于火上加油,更加重脱水程度。 水是维系生命的重要物质,年龄愈小,水分所占体重的比例愈大。患儿丢失相当于体重5%的水分,即可  相似文献   

18.
前段时间我感冒发烧、咽喉痛,吃了消炎药也不见好,于是改吃先锋Ⅳ号1周,感冒症状逐渐消失。但感冒好了,白带却多了起来,到医院一查,医生说得了念珠菌性阴道炎,是因为大量服用抗生素所致。抗生素不是抑制病菌的吗?为什么服用抗生素还会导致阴道炎呢?山西岑女士  相似文献   

19.
袁艾 《家庭科技》2013,(10):36-36
秋季是进补好时节,很多人进补时会根据自身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身体状况来选择药材。而进补药物数人参、阿胶、鹿茸、冬虫夏草"四大补药"最为有效,如果搭配合适的食物同吃,进补效果更佳。人参+酒:补气虚中医认为,人参性温,味甘、微苦,入脾、肺两经,具有大补元气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20.
正下午,一位家长带着宝宝看消化科门诊,因为宝宝发热、肚子疼,还不肯吃东西。我将压舌板放到宝宝口腔中仔细一看,口腔咽部有好多疱疹,而手掌、脚心没有疱疹。原来是疱疹性咽峡炎,所以宝宝发热、口腔疼、肚子痛,也不愿意吃奶。家长问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我形容说是"手足口病的妹妹"。家长一下子明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