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象学基本方法"悬置"与佛教"止观"哲学思想互释的基础上,以现象学的"悬置"解读少林禅武养生思想及其实践活动。借鉴"悬置"基本方法,丰富和完善传统的形躯观和养生观,对弘扬本土文化和大众养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家庭科技》2009,(9):30-30
秋季养生,必须注意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防病等方面的调摄,皆不能离开"养"这一原则,方能安度"多事之秋".  相似文献   

3.
《庄子》养生思想是其整个哲学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庄子》的哲学世界观、人生价值观、人体生命观及健康观决定了其养生思想的基本风貌。《庄子》的养生思想体现在万物生于阴阳的世界观、"精神生于道"的生命观与"形本生于精"的身体观、"因自然而不益生"的养生原则、"缘督以为经"的中和养生方法论、"心斋"、"坐忘"的养气论、"形全精复"的养神论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形象思维活动范畴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 谓形 象 思维 活 动 就 是指 主 体 发 挥思 维 想 象 力、运 用表 象 与 意 象等 思 维 形 象材 料 来 反 映客 观 事 物 及其本 质 的思 维活 动 ;它 分为 艺术 形象 思 维与 科学 理 论形 象思 维 这两 种基 本 形态 。这 种 思维 既 规定 了 形 象 思维 活 动 形 成的 能 力机 制,又明 确 了形 象思 维活 动 所运 用的 思 维形 象材 料 及其 活动 的 具体 形态 。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对民族传统养生体育的重新审视出发,从本体论、价值论和发展论以及文化学四个方面阐述了对民族传统养生体育的再认识,从中找到了民族传统养生体育与"和谐山东"建设的切入点,为民族传统养生体育发挥其在构建"和谐山东"中的作用与功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今人视野回眸先哲庄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在庄子看来,"天"与"人"是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是"人为",庄子主张顺从"天道",摒弃"人为",宣扬"万物齐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的养生并不是脱离世界,而是要大胆感知和观察世界万物运动的内在规律.就这个意义上说采,庄子的认识论有其积极的一面.逍遥游是庄子主张的最高精神境界,所谓逍遥,就是自由,就是超越时空的、绝对而永恒的自由.庄子所追求的自由,是精神上的自由,是精神上的超越束缚.庄子的"游",就是若即若离,活在这个世界,但是又和这个世界保持距离.所谓"逍遥游"就要达到自由自在、若即若离、不拘名利、追求精神解脱,同时又大胆思索,追求真理.庄子关于个人修身养性的观点至今仍然有他的积极意义.庄子的养生,实际上是热爱生命,他主张人不为物累,顺应自然,远功名,却利欲,与世无争,做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才能够养生,享尽天年,这和现代医学所主张的情绪乐观,心态平衡才能保持健康是一个道理.  相似文献   

7.
刘梅 《理论界》2004,(3):172-173
身心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形神观”。它论述“形”与“神”的关系,也就是生理与心理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身体的生长与发育过程、心理的产生与实质、身体与心理的相互关系。中国古代形神观具有整体恒动的思想。整体是指形与神二者一体,统一于人;恒动是指形与神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永远存在。所谓形神观整体恒动思想是说在形神关系中,形体与精神合为整体,统一于人,身体是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心理是身体的机能;心理对身体具有制约、影响作用,二者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永恒的。此思想在形神观论述人的生长发育、人与自然关系过程…  相似文献   

8.
对于养生来说,男人和女人应各有侧重。中医认为:“男人养生靠吃,女人养生靠睡”。这是因为男属阳,女属阴,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因此,男性要靠吃来维持动的能量,以攒阳气,而女性养阴要靠睡觉来维持静的状态。那么,女人该怎么睡,男人又该怎么吃?  相似文献   

9.
在汉语谚语中,养生谚语是其中极其丰富的一类,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关于养生的经验和方法。养生谚语在语音、词汇、语义、修辞方面具有独特的语言特点,文章从七个方面描述了养生谚语的语义内容类型,认为汉语养生谚语中体现了汉民族丰富的传统养生观念。  相似文献   

10.
道教第一部系统性经典《太平经》里已经有一较为完整的人学思想理论框架。它包括形、气、神相统一的人的本质、人在得道和失道中与神仙和鬼魂的关系、人爱气尊神重精的修道养生的原则和守一的根本的方法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蚕桑业是我国传统特色产业,曾经在我国融合世界的"一带一路"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以蚕桑养生旅游为主题,紧密联系杭嘉湖"桑基鱼塘"世界农业遗产,积极探索设计蚕桑养生体验庄园模式.通过发掘与整合该地区蚕桑产业及相关人文资源,将蚕桑产业与养生旅游、体验旅游融于一体,以推动养生旅游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19世纪之前,卫生与养生为同义词,皆指通过调摄身心以求健康长寿.传统养生通过对心神、起居、饮食等生活各方面的调理,祛除疾病,保护生命.到了19世纪中叶,在西欧的工业化国家中,现代卫生文明观念确立起来并传入中国.卫生一词作为Hygiene的中文翻译,拥有了新的内涵.最初文人士大夫们基于养生的理论理解和接受了西方个人卫生的一些理论与方法,在最初阶段,卫生一词含义相当模糊,并未脱离养生范围,这一现象在《卫生学问答》和《中外卫生要旨》中有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13.
何为养生?养生就是讲求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的和谐统一,尊重人体固有的生命节律,并通过形神统一、动静相宜、劳逸结合等具体养生的理论与实践来保证身体健康。所以,养生贵在按时。按时工作和休息,按时运动和睡眠,按时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按时休息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感觉累了才去休息。其实,这时休息为时已晚。因为,当人感到累的时候,疲乏已到相当程度,过度的疲劳为疾病留下了  相似文献   

14.
意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活动或思维活动的结果,类似于意识。在今人看来,意识是抽象精神思维活动的结果。中国古人却不是这么看。在古代儒家看来,意产生于心、产生于志。意是心意、志意。而古代的心指气质之心,志也是气质活动。因此,由心、志所产生的意也是一种气质活动。也就是说,思维是气质活动。意识是气质活动的结果。这便是古代儒家意识产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贾海燕 《江汉论坛》2007,(11):104-108
《太一生水》整篇结构是缜密的,前后并不是不相干的两部分.该文前半部分是用宇宙生成论概述"静以养生"、"动以养生"两种养生派别的哲学理论,后半部分是分述这两种养生派别所致的相同结果--"身长"或"身不伤".该篇还体现了先秦时期不同养生派别的相同的"天人相和"的观念:"太一生水"对应到人的生成是元气生人,"太一"与"水"的互根互化关系对应的人的生成就是"元气"与"血"的互根互化关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间流传一首富有养生益寿哲理的《十要诀》歌谣。其内容是:情志开朗,恬淡虚无。保持情志开朗,豁达大度,是养生保健、防病益寿的重要因素。恬淡虚无则指人们不应为个人名利患得患失,且要以文明礼仪,和谐乐观为上。  相似文献   

17.
论述老子的养生之道,就要着重阐述老子的养生目标、养生原则和养生方法。老子把“长生久视”作为自己的养生目标,把“道法自然”和“内外兼修”作为自己的养生原则,通过“慈爱”、“俭啬”、“不争”、“道冲”、“抱一”、“守中”、“致柔”、“清静”、“周行”的养生方法,达到“修道而养寿”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论战国秦汉“人与天合”养生文化范式的建构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国秦汉形成了“天·地·人”一体互参的生命意识 ,在其支配下 ,发展了一种有关生命和身体的养生文化 ,将养生活动置于大的系统环境中去考察和认识 ,从而形成了“人与天合”的养生法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嵇康虽重"越名教而任自然",但仍把忠信等德目作为道德教化的内容,并未否定道德本身.理论上"人性有昏明"、"世无自理之道"和实践上"计而后动"的特点,为教化设定了必要性."物至而不移者寡"和"不至而在用者众"的现实又赋予教化以可能性.作为道德实践主干的"心无措乎是非"、"行不违乎道"的操作方法则是精神的自足即"意足".为使"意足"在客观差别实存的现实中有效地运作,推重"遗贵"和"忘富"来实现内外的和谐,它缺乏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安徽发展中医药养生产业前景广阔。安徽中医药养生产业的发展对策包括:挖掘、整理与保护安徽传统中医药养生历史文化资源;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实施养生品牌战略,推进特色化经营;规范市场行为,营造科学健康的养生市场环境;加强中医药养生产业产学研合作;加快中医药养生产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将旅游开发与中医药养生产业推广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