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胡塞尔通过对“康德问题”的重提和解释,凸现了认识可能性的问题。并通过对自然的思维态度以及由之产生的自然科学在解决这个问题上的困境的揭示提出了一种不同于自然思维态度的哲学思维态度。理解自然的思维态度与哲学的思维态度的区分是进一步掌握胡塞尔现象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恩格斯就明确指出:“一旦每一门科学都提出了要求,要它弄清它在事物以及关于事物的知识的总联系中的地位,关于总联系的任何特殊科学就是多余的了.于是,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还仍旧独立存在的,就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着重号为引者所加)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由于人类认识的发展,“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思维科学,已经或正在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在人类认识发展的这样一个历史阶段,从思维科学角度对哲学进行一番考察,当能进一步揭示哲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是古希腊最具代表性的两位伟大哲学家。两人的哲学体系在本体论、认识论、伦理观等各个领域都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沿着古希腊哲学思维发展的“具体——抽象——具体”的否定之否定过程看,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分别处于希腊思维发展的不同阶段:柏拉图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分析性、抽象性;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维则带有很大程度的综合性、具体性。也就是说,思维方式的抽象与具体、分析与综合,是形成柏拉图哲学与亚里士多德哲学之差异的最根本的原因。古希腊哲学一开始就把探寻宇宙万物的本原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而且关于本原(后来演变为本体)问题的研究成为贯穿古希腊哲学始终的主线。因此,从古希腊最早的自然哲学本体观发展到柏拉图的哲学本体观,明显地展示了古希腊人的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由综合到分析的演进。  相似文献   

4.
魏博辉 《理论界》2008,(9):96-98
哲学思维是反思的思维。它具有逻辑性、命题性、概念性、超验性和思辨性等主要特征。这些特征相含相融,共同说明着哲学这一反思活动的内在运行的逻辑。  相似文献   

5.
创新思维将使我们走向新的哲学境界,从创新思维的视角而言,哲学境界是一种历史境界,是一种时代境界,是一种理性境界。哲学境界的升华需要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的创新思维,需要在两个领域的创新中发展哲学。创新思维包含着深刻的哲学境界,因为创新思维的三种基本形态,即理性形态、经验形态及非理性形态都是哲学意义上的创新,从而使创新思维在三种思潮的冲突中体验哲学境界。  相似文献   

6.
哲学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其特殊性在于,它是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从根本上说,就是思维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为问题来思考。这种思考,即思维对存在的“反思”关系,构成了人类思想的哲学维度。而后思、纯思、本质之思和批判之思是哲学反思思维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王进  杨明 《天府新论》2013,(3):30-34
中国哲学中的道德境域涵摄有静态把握、动态把握与价值把握三个面向,类推思维则包含着形态类比、属性类比、以类度类、以己度物形态.道德境域是理论学习向行为实践转化的重要界面,类推思维则是建构及呈现道德境域的重要方法.具体而论:道德境域是导向实践的充要条件,而类推思维则是构成道德境域的必要条件;在形构道德境域时必须利用类推思维来把握静态事物、动态事物与价值原则;道德境域的形构理路可用类推思维拓展至其它范围;冲突或两难的道德境域则有赖类推思维的运作以对其做出选择并导向实践.  相似文献   

8.
论思维方法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方法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是人类思维能力的重要标志.思维方法的进步是人的创新能力提高的体现.问题、目标、探究是创造性思维的构成要素,科学家、理论家、艺术家的发明创造都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传统的应试教育严重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创造型教学模式能让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和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被西洋人称作东方神秘主义,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一种直觉的智慧。即是说,中国的古代文明是通过直觉思维获得的。西方文明固然也很重视直觉,但是,它更重视经验分析。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及其特点,集中表现了中国人致思趋向的直觉特征。“道术”的混炖性产生了《易经》的神秘智慧之源。其中原始朴素的唯物论倾向和辩证法色彩,都是靠圣贤之直觉而来。在以后的漫长发展中,从多方面强调了通过直觉获得智慧。“体认”、“顿悟”、“诚明之知”、“湛然之知”、“藏识”、“禅定”等,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直觉之蕴含。张载肯定在人…  相似文献   

10.
哲学思维的优劣新陈 ,限制着人们的眼界和视角 ,规定人们的思维走势和思维程序 ,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把握程度和正确程度 ,最终决定着人们认识和改造对象世界的能力和实际效果。通过对哲学思维的研究 ,我们会发现 :哲学思维是创新的产物 ,也是创新的对象  相似文献   

11.
1978年,神州大地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讨论,经历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哲学思维的升华,这次哲学思维的升华,带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运动,而在哲学思维的升华和思想解放运动中,中国人对社会主义进行了再认识,终于导致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这次哲学思维升华的出现,直接导源于中国人对社会主义的反思。有的论者认为,在将近二十年当中,中国人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存在很多糊涂观念和错误思想,其中有许多是属于空想社会主义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  相似文献   

12.
创新需要哲学支撑,创新者需要哲学思维,这是我国自主创新不断推进的实践呼唤。本文从人类创新史和哲学思维推动人类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入手,探讨了哲学思维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哲学思维创新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支撑,是推动自主创新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在几十年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哲学思维方法,这就是"求真务实、无私无畏"的"求是性"思维,"全面性的要求"的"辩证性"思维,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创新性"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4.
思维和语言互为表征。汉语的形成和发展与汉民族的传统哲学思维有密切联系。本文论证了传统哲学思维与汉族语言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研究逐渐改变了大家都注重于纯哲学、纯原理研究的单一做法,开始向分支化、具体化哲学发展,因而出现了众多分支学科和许多介于哲学与科学之间的中介学科。其中,科学哲学、文化哲学、管理哲学、领导哲学、人生哲学、价值哲学的研究,较为突出,而自然哲学、历史哲学、主客体哲学、军事哲学、教育哲学、医学哲学、生态哲学、技术哲学、经济哲学、政治哲学、艺术哲学、生存哲学等学科也引起了注意和研究。现在,已在这方面出版了我国学者特别是中青年学者撰写的一批著作,另外也译介了国外一些有关著作。  相似文献   

16.
魏博辉 《学术界》2006,1(3):78-84
哲学语言在哲学思维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多重的作用。它不但是哲学思想得以交流的工具,而且还是哲学思维的“载体”;哲学思维的“支点”;哲学思维主体间交往的“中介”系统和哲学思维“不变灭”的基础。正是由于哲学语言在哲学思维发展中所起的这些重要作用,才使哲学思维不断深化、前行,使哲学既呈现与宝藏了阶段性的成果,又历史地沿流至今。  相似文献   

17.
论哲学思维的三种范式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根据对于理性之根源的设定 ,可以把全部哲学思维划分为三种范式 :世界论范式、意识论范式和人类学范式。前两种范式是人类学范式的抽象 ,而人类学范式是前两种范式的真理。人类学范式的真义在于把哲学理解为一种对于人类生活的反思 ,其方法则为一种广义的反思平衡法。由此不仅改变了哲学的提问方式 ,亦改变了哲学问题的解决方式。这一范式为马克思所开创 ,在 2 0世纪则逐渐成为一种主导性的范式。自觉地回归这一范式 ,对于现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传统哲学的发展 ,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多数同志认为,我们的哲学落后了,落后于自己的时代,落后于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近几年来,不少同志发表了不少文章,出版了一些专著。在这些文章和专著中,把现代科学中的新名词、新概念大量地引进哲学,甚至把科学中的原理也引进了哲学。这到底是有益于哲学的进一步发展,还是有害于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呢?另外,我们也看到或听到有一部分人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条原理过时了,那条原理过时了等等。他们的根据是现代科学不是这样说的.在这里,我们发现了一种十分有意思的现象,拥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与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观点是一致的,都认为科学是这样说的,哲学也只能这样说。  相似文献   

19.
<正> 在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讨论中,有的学者断言,中国先哲的思维方法的根本倾向是直觉性的,有的学者则相反,认为以逻辑性为主。这两种说法,大都限于作一个简单的结论而缺乏详尽的论证,未能完全令人信服。我认为,与西方哲学重视逻辑分析不同,中国的先哲更强调直觉,其思维方法具有鲜明的、普遍的直觉性特征。但这不是说中国人没有逻辑思维,而是说,这种逻辑思维在表现形式上,或是因为逻辑方式不可能把握对象世界,故而强调直觉的必然性;或是以逻辑方式始,终而归之为直觉。  相似文献   

20.
语言符号是人类所特有的重要标志。自语言产生以来,它和思维密不可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但就语言对于思维的影响方面而言,特别是它对于高度抽象的哲学思维起着物化规范、引导规范和固化规范的作用。正因如此,才有可能使人们把握哲学思维的走向,使人类思维与思想文化既处于静态;又处于动态的"可持续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