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现代新儒家的“一方重镇”和中华民国的“宪法之父”,张君劢在面对中国20世纪30-40年代风起云涌的民众运动之时,从多种视角作出了自己的理论思考与阐述:在性善论的视角下,希翼统治阶级本着仁爱精神自觉解放民众;在唯理主义认识论的视角下,想望秀异分子能够对民众“先知觉后知”;在“社会机能说”的历史观下,强调从民众的智识方面着手进行社会改造;在国家“公器”观的视角下,主张民众的真实权益需屈从于抽象的国家利益;凡此种种,都为其最终走向自由民主的反面埋下了种子。  相似文献   

2.
1923年2月,张君劢在清华大学作《人生观》演讲,这引起科玄论战的演讲及其在随后近一年的时间里,张君劢为回应以压倒的优势扑面而来的科学派的辩难所作的文字,虽在当时不合时潮,但在今天却为更多的从事中国文化研究的人们所看重。这里,仅从张君劢对主流教育思想批判的角度.谈谈这位一点也不比他的论战对手稍减对中国科学发展之热心的文化学家对科学教育的批判,以引出对今天我国教育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深入地认识传统文化 ,是摆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面前的历史重任。作为新儒家重镇的张君劢 ,在系统地考察了中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化作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5.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密不可分。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当时科学最高成就的总结与发挥。马克思主义科学化是马克思主义者孜孜以求的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成果”,“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马克思主义尊重科学,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当作科学来对待。只有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science of Marxism),才能坚持科学马克思主义(scientific Marxism)。  相似文献   

6.
五四以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五四科学思潮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其中,五四时期中国人的科学观、五四科学思潮的内容和构成、五四时期的科学主义、五四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五四科学思潮的影响及评价等问题是研究的重点.学者们在这些方面展开了充分讨论,并提出了异彩纷呈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女性主义作为20世纪下半叶兴盛的西方社会思潮,它的发展时逢科学技术进程的历史转折点,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性别视角对现代科学做了全面的反思,体现出女性主义独特的科学观。文章尝试着对女性主义科学的兴起背景和主要特征进行探讨,并对此做出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张君劢从对“人生观”这一文化转移“枢纽”的阐释为出发点,来抉发文化之源头、内涵及中西文化之异同。面对西学的强大冲击,在中国文化的出路何在的历史难题解答中,张君劢力倡在“继往”的基础上以求开“民族文化”之新。他对文化及文化发展出路的揭示,在当前我国文化和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建立在笛卡儿以及康德理性主义和牛顿经验主义基础之上的寻求普遍意义的现代科学观坚信机械自足的宇宙观、客观的线性积累的知识观,并追寻理性的方法论.现代科学观突破了自然科学的范畴而主宰了人们的现实与精神生活,达及教育.人们对教育科学化的追求使现代教育在目的、课程设置和实施、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教师与学生等方面都带有明显的现代科学观的痕迹.当今,超越技术理性的后现代科学观兴起,教育面临着又一次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10.
库恩认为科学发现与非理性因素有关,科学家的直觉、机遇、收敛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均有助于科学发现;科学发现是内含结构、时空扩展的复杂历史过程;而科学发展是新范式颠覆旧范式、科学共同体更替的革命动态过程;强调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的结合,把科学共同体当作重建科学史的逻辑起点。解读库恩的科学发现观、科学发展观、科学历史观,可知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并存。  相似文献   

11.
萨本栋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一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大学教育,成绩斐然.他提出的科学观,正确阐明了科学的基础与起源、分支与分类、转化与应用、继承与创新等问题.特别是提出"三步走"的科学方法论,系统论述了科学研究从搜集事实到科学解释、再到确立定律的全部过程,为达到"为着后代"的科学目的创造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科学领导就是领导者的主观指导要符合客观实际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以取得最佳领导效能。树立科学领导观必须坚持职权、责任和服务的统一 ,坚持权力与真理的统一。立身、处事和为人是科学领导观的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牵动着全民族的神经,国内各党派、各方面人士都在思考如何应对日本的侵略,张君劢作为中国国家领袖,提出按全体性战争的要求从民族本身之精神力和物质力两大方面进行备战;政党休战,举国一致,开展全民族抗战;反对妥协,树立信心,坚持持久战;结束党治,实行宪政,以救危亡等抗日主张,体现了其鲜明的个性色彩,是对主流的国共抗战思想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4.
费耶阿本德的科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耶阿本德提出了一种与传统看法截然对立的科学方法论论点———"怎么都行"。他在批判逻辑经验主义和批判理性主义科学观基础上,阐述了观察与理论的关系,提出了"不可通约性"来说明理论选择、评价及科学进步问题;他扩展了无政府主义含义来论述科学与其他知识、社会现象的关系。尽管其思想中包含着许多不合理性因素及神秘主义色彩,但它体现出的宽容、民主的科学精神及具有辩证法特征的能动的科学实践观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既给人类带来了福音,也给人类造成了诸多负面的影响。唐君毅从科学研究的道德价值、科学与人文之关系、科学的超政治经济性、西方科学精神与中国人文精神之区别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思想。他关于如何疏解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冲突与矛盾的思考,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内容的科学发展观,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科学观问题可谓是科学哲学领域最为基本、最为棘手的问题.当今世界,科学成为解决现实问题的不二选择;另一方面,目前学界关于科学观问题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实践倾向.基于此,文章在分析后SSK学派科学观欠缺的基础上,探讨了马克思关于科学的理论旨趣,从而表明了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科学观问题研究不仅是一个时代的学术课题,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一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大科学”的当代意蕴 ,认为当代“大科学”的突出特征是它的整体性。它以不断分化和高度综合为形成过程 ,以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多学科群为内生方式 ,以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大规模集体攻关为发展条件 ,以科学的整体参与协同解决全球问题为实现途径。哲学社会科学在大科学整体中价值凸现。树立大科学观必须扬弃陈旧狭隘的科学观 ,实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并进。  相似文献   

18.
明末清初,中国古代科学开始向近代科学转型。方以智提出了与西方近代之初相类似而又与传统科学观念存在密切联系的科学观,对科学作了与其时代截然不同的理解。方以智第一次把"质测"之学即科学,从传统格物说中独立出来。大力提倡"深求其故"的怀疑精神,认为科学始于对已知结论的怀疑,而其怀疑是建立在其实证观基础之上的。他提出"心物交格"的认识机制,认为科学认识的目的是"以知还物"。方以智的科学观是中国传统科学精神和部分西方科学观念交合贯通的结果,为中国古代科学向近代科学的转型注入了活力。然而,由于象数易学的根本制约,方以智的科学观未能真正地超越传统以完成中国古代科学向近代实验科学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目前实施素质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从认识论角度探讨素质教育多层次理论与相应实践层次之间如何实现有效转化的问题 ,从而揭示了科学的素质教育实践观的桥梁作用 ,并进一步指明了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实践观的具体方法 ,及其对加快素质教育理论建构、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实践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孙玉丽 《南都学坛》2000,20(4):95-96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是建立在科学人文主义之上 ,以科学主义为基础 ,以人文主义为价值方向的教育观。这种观念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哲学基础。其一是矛盾论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对立统一决定了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有机整合 ;其二是价值论 ,按照价值选择中统一性与偏移性相结合的方法论 ,以科学主义教育为基点 ,实现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价值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