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面对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时,不同国家、不同城市大都偏重于从技术层面的角度去探求解决之道。但由于城市本身的复杂性,特别是交通问题与许多其他方面都有重要的牵连,所以仅仅依靠技术是不够的。从都市文化研究的视角看,文化在城市交通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文化意识的自觉可以使我们充分认识到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其次,现代文明素质与生活观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造成中国城市交通系统负荷沉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再次,文化参与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城市交通的"人性化"内涵。当代大都市交通系统中的问题,不仅直接考验着都市中各种发达的现代化的交通技术与设施,同时也间接测量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在现代都市中行走的机能与素质。最理想的方案是,一方面通过技术进步在"硬件"上推动城市交通系统的"扩容",另一方面则通过城市文明与市民文化的培养与发展,使主体在有限的物质空间中获得更多的自由与解放。它们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如何在技术与文化之间建立更多的交流与对话机制,以求得对大都市交通这个超级复杂系统进行一种整体性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索亚的“后大都市的话语”为研究视角,从都市空间的全球化、都市空间的两极化、都市空间的领土化三个层面分析了德里罗《大都市》中“纽约版”的大都市特点和其中存在的社会问题,体现了德里罗对下层民众和贫困群体的人文关怀,也表达了他对全球化时代城市人口生存状况和城市发展趋势的担忧。  相似文献   

3.
都市旅游圈是具有一定向心性和层次性的旅游地域系统,其生成是都市旅游跨界拓展和区域旅游合作的外在表现,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后解决中心大都市旅游需求与供给矛盾的必然产物,西方发达国家的首都或中心城市大多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广州作为我国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都市旅游圈的构建必然提上议事日程。目前要重点解决旅游产品同质化、产业链作用有限、人们对休闲和体验产品理解不足、区域旅游经济辐射效应欠缺等问题,引导旅游者转变观念,整合资源,构建产业链,通过跨区域合作形成点面结合的全面辐射效应,打造成功的都市旅游圈。  相似文献   

4.
城市发展是我们这个传统农业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最大、最深刻的"中国经验"。同时,在以全球都市为中心的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精神生产与生态从没有像今天这样与大都市的存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都市文化研究如何在内部实现更高层次的融合以及在外部实现与相关学科更广泛的交叉,为应对各种新生的和突发问题贡献创新型理论思考和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已成为推动自身实现学术转型、催生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增长点的关键所在。本组笔谈由黄昌勇、唐亚林、曾军、许建平、严明、仲富兰、刘士林等就中国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城市生活的非正规性及其治理、世博创意与全球城市文化若干新动向、上海世博的中国元素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非遗传播与创意产业、文化城市与中国都市化进程等前沿与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5.
城市发展是我们这个传统农业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最大、最深刻的"中国经验"。同时,在以全球都市为中心的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精神生产与生态从没有像今天这样与大都市的存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都市文化研究如何在内部实现更高层次的融合以及在外部实现与相关学科更广泛的交叉,为应对各种新生的和突发问题贡献创新型理论思考和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已成为推动自身实现学术转型、催生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增长点的关键所在。本组笔谈由黄昌勇、唐亚林、曾军、许建平、严明、仲富兰、刘士林等就中国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城市生活的非正规性及其治理、世博创意与全球城市文化若干新动向、上海世博的中国元素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非遗传播与创意产业、文化城市与中国都市化进程等前沿与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6.
城市发展是我们这个传统农业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最大、最深刻的"中国经验"。同时,在以全球都市为中心的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精神生产与生态从没有像今天这样与大都市的存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都市文化研究如何在内部实现更高层次的融合以及在外部实现与相关学科更广泛的交叉,为应对各种新生的和突发问题贡献创新型理论思考和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已成为推动自身实现学术转型、催生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增长点的关键所在。本组笔谈由黄昌勇、唐亚林、曾军、许建平、严明、仲富兰、刘士林等就中国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城市生活的非正规性及其治理、世博创意与全球城市文化若干新动向、上海世博的中国元素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非遗传播与创意产业、文化城市与中国都市化进程等前沿与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7.
城市发展是我们这个传统农业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最大、最深刻的"中国经验"。同时,在以全球都市为中心的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精神生产与生态从没有像今天这样与大都市的存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都市文化研究如何在内部实现更高层次的融合以及在外部实现与相关学科更广泛的交叉,为应对各种新生的和突发问题贡献创新型理论思考和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已成为推动自身实现学术转型、催生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增长点的关键所在。本组笔谈由黄昌勇、唐亚林、曾军、许建平、严明、仲富兰、刘士林等就中国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城市生活的非正规性及其治理、世博创意与全球城市文化若干新动向、上海世博的中国元素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非遗传播与创意产业、文化城市与中国都市化进程等前沿与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8.
城市发展是我们这个传统农业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最大、最深刻的"中国经验"。同时,在以全球都市为中心的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精神生产与生态从没有像今天这样与大都市的存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都市文化研究如何在内部实现更高层次的融合以及在外部实现与相关学科更广泛的交叉,为应对各种新生的和突发问题贡献创新型理论思考和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已成为推动自身实现学术转型、催生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增长点的关键所在。本组笔谈由黄昌勇、唐亚林、曾军、许建平、严明、仲富兰、刘士林等就中国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城市生活的非正规性及其治理、世博创意与全球城市文化若干新动向、上海世博的中国元素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非遗传播与创意产业、文化城市与中国都市化进程等前沿与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9.
城市发展是我们这个传统农业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最大、最深刻的"中国经验"。同时,在以全球都市为中心的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精神生产与生态从没有像今天这样与大都市的存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都市文化研究如何在内部实现更高层次的融合以及在外部实现与相关学科更广泛的交叉,为应对各种新生的和突发问题贡献创新型理论思考和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已成为推动自身实现学术转型、催生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增长点的关键所在。本组笔谈由黄昌勇、唐亚林、曾军、许建平、严明、仲富兰、刘士林等就中国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城市生活的非正规性及其治理、世博创意与全球城市文化若干新动向、上海世博的中国元素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非遗传播与创意产业、文化城市与中国都市化进程等前沿与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都市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健全完善人文体系是建设现代大都市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尺度,而人文体系至少包括城市的形体建设、城市的精神函育、城市的历史传承和城市的文化氛围,他们分别可以用"风格"、"气度"、"基脉"和"神韵"加以概括和提炼。哈尔滨只有将"风格"、"气度"、"基脉"、"神韵"科学整合和有机统一,建设现代大都市的目标才有望实现。同时,也为国内其它向现代大都市定位和发展的城市提供一种参照和启发。  相似文献   

11.
芒福德从文化角度,在人—文化—历史的深度关联中,从本体论层面、过程论层面和价值论层面,对城市本质、城市过程和城市化的意义进行反思:城市的深层本质在于文化,城市文化在时空维度所具备的特征决定着城市作为容器和磁体的特殊功能;城市在内涵要素失与得、有机结构的破与立以及各种城市动力的作用下展现一幅幅历史兴衰画卷;城市通过提供人的生存场所、生活的剧场和心灵的栖息地,从而实现人的生存意义、生活意义和发展意义。芒福德对城市的哲学反思具有人本主义特征,对构建城市哲学、反思城市问题、推动中国城市发展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被称为"中国新感觉派圣手"的穆时英以他出色的文学才华和对上海生活的熟悉,创作了具有浓郁"新感觉味"的现代都市小说。他在小说中毫不掩饰地传达出对都市物质文化、都市女子的迷恋,并且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他总是让小说中的女性披着一层黑色"面纱"。他透过人们的"黑色眼眸",在"黑白世界"的对照中去审视和书写都市男女的生活,表现都...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形成了以杭州—苏州—南京为一级城市,松江—嘉兴—湖州—常州—镇江等二级城市,周边无数市镇为三级城市的国内最大都市群,由此奠定了今天长三角都市群的基础.杭州与苏州、南京等超级大都市,既共同形成了国内最庞大的都市丝织业商品市场,也构建了国内著名大都市—区域中心城市—地方重要城镇的三级市场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一个成功的城市必须拥有一个极其鲜明的城市文化主题作为坐标和轴心,上海应打出“江南都市文化”的旗帜。北京应该走欧洲模式,而上海要多靠近一下美国模式。上海要建“国际文化大都市”,在具体路径和战略上都要有具体的跟进保障措施。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至少要对2020年的目标有所打算,这与上海的“国际大都市”应该是同步的。以长远发展目标计,上海的文化目标应当提“国际文化都市圈”。把会展中心城市发展目标和“四个中心”相结合,通过市场引领、品牌培育恢复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制约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发行,上海目前非常缺乏有这方面意识的发行方。在文化大发展中如果只是讲赚钱不讲普世价值,那么危机的因素是非常大的。  相似文献   

15.
都市农业是城市发展的产物,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城镇外延空间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城市发展中重要的功能空间。都市农业的发展与城市空间的优化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本文通过对阎良区都市农业发展现状的调研,基于点—轴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应用ArcGIS叠合分析与缓冲区分析方法,分析阎良区都市农业形成的空间布局,提出阎良区都市农业"五带两区"发展的空间格局。最后对阎良区都市农业空间布局形成的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蒋丰 《21世纪》2010,(6):35-35
在日本大都市里看不见"农民工"的身影,笔者常听日本人说:"在日本,没有城乡差别"。1955年到1975年,日本平均每年有72.5万"农民工"进入城市,转入非农产业部门工作。与中国今天的情形类似的是,日本当初的"农民工"也面临着从工资到保险与城市工待遇不平等的问题。但日本用20年的时间完成了“农民工”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城市空间问题是城市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这些问题与资本化和市场化的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有关。在后大都市时代,我们应该在后现代的都市话语基础上形成重构未来都市发展的共识,追求空间正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中国现代都市文学的历史渊源作了考察,认为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的传统为现代都市文学提供了历史经验和表现模例;古诗赋、唐宋话本、明清市井小说等文学样式中,存在着相当多的城市文化因素的人情世态;由于受封建意识形态的限制,中国古代的城市文学在表现人文景观之时,也融进了一些宗法概念和道德训戒的成分。  相似文献   

19.
建设"全球城市"已经成为所有国际化大都市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所以从理论上理清"全球城市"形成的经济动因和"全球城市"的内、外空间结构会对我国"全球城市"的建设有一个理论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庄礼伟 《市民》2006,(2):14-18
关于何为“国际都市”和“全球都市”,2005年12月的香港作出了一个新的诠释,即除了通常人们所熟知的内涵之外,国际都市和全球都市还应当是跨国公民社会的一个重要连接点和承载场所。如果一个城市自称为“国际大都市”,却缺乏跨国公民社会的据点和活动的印记,那么这个称号终归是不完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