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郦食其是秦汉时期著名的舌辩之士,刘邦的重要谋士。  相似文献   

2.
韦伯豪 《领导文萃》2011,(24):39-41
楚汉相争的关键时刻,楚汉两军打得难分难解,刘邦派郦食其去劝齐王投降。郦食其本来已经说服齐王归顺汉王刘邦,没想到,韩信还是指挥大军攻占齐国。齐王十分恼怒,便把郦食其烹杀了。  相似文献   

3.
罗杰 《领导文萃》2014,(10):38-41
正秦末汉初,最著名的侃爷非郦食其莫属,他不但口才卓越,而且相当有个性。只可惜,大器晚成,混到60岁,他才在当时的高阳城当了一个看守城门的吏卒。作为一个县政府的普通打工仔,郦食其并非唯唯诺诺,低声下气,相反,他的性情十分放荡,为人极为狂傲,平常又好喝几口酒,因而历史上有人称其为"高阳酒徒"。  相似文献   

4.
刘邦是汉代的开国皇帝,是封建时代的顶级领导,萧何是汉代的首任丞相,是顶级秘书。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前195年的七年内,刘邦削平了主要的异姓王国,“汉初三杰”中,张良在抑郁中病死,韩信在忧愤中被杀,临死前喊出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因当烹”的惊天话语。众多的属僚中只有丞相萧何是个例外,不仅论功行赏时刘邦让他坐了头把交椅,死后还“谥为文终候”,更是泽被子孙若干年,  相似文献   

5.
《秘书之友》2015,(2):1
张良,刘邦的首席谋士,曾为汉朝的建立及稳固作了很大的贡献。他的一生是传奇参考和借鉴的。公元前209年,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张良路遇刘邦,彼此惺惺相惜,他便不遗余力地辅佐刘邦,最终成为"王者师"。当时,刘邦是众多义军中的一支,论影响力比不过"揭竿而起,应者云集"的陈胜,论实力又不及拥有八千江东弟子的项羽。结果,陈胜被  相似文献   

6.
长久以来我一直对楚汉相争最后的 结果感到不解,论实力、才华和一切条件相加,刘邦是远远不如楚霸王,甚至到了最后阶段,楚霸王也轻易地拿下垓下,火烧咸阳;在鸿门宴里,虽然没按谋士之计将刘邦置之死地,但也将他外放关中,刘邦的实力无论如何也不能与当时的楚霸王相比。  相似文献   

7.
重庆大饭局     
<正>关于历史上的饭局,中国人会首先想到鸿门宴。它实在太有名——公元前206年,运气很好的刘邦先攻入关中,占领秦朝首都咸阳。运气不太好的项羽遭遇秦军主力,缠斗太久,晚来一步。按照"先入关中者王"的约定,刘邦是赢家。项羽不服,他的谋士范增便琢磨了一个办法,在项羽的驻地鸿门组了个饭局,主宾当然是刘邦,主菜嘛,不好意思,是项庄舞剑。这个饭局刘邦硬着头皮去了,但他的主要表现不是饭量而是口才,一番情真意切的  相似文献   

8.
官渡之战,尽见曹操之“雄”。倘若细加 考察,“雄”就“雄”在他善于运用谋士的智囊。 在官渡之战的各个环节上,郭嘉、刘晔、荀彧、许攸等谋士先后起了作用。郭嘉的“十胜十败”论,先“从理论上巩固了曹操  相似文献   

9.
刘邦的韬略     
刘邦是项羽的对立面。 刘邦是中国第一位没有文化的统治者,第一位非名门贵族血统的人登上最高权力宝座。刘邦极会“打天下”,也极会“坐江山”。这一切都有赖于 他 那深文 周 纳的 谋略。《史记·高祖本纪第八》简直就是谋略篇。秦二世元年秋,陈胜在蕲县起事,沛县县令在萧何等人劝说之下召集刘邦,一起响应陈胜。派樊哙召刘邦的命令下达之后,县令又有些后悔,紧闭城门,拒刘邦于城外。刘邦并未攻城,只是射书到城上,陈说拒绝自己的利害关系,结果沛县父老杀死了县令,打开城门恭迎刘邦,拥刘邦为沛公。兵不血刃,取得完胜。此刘邦韬略一。刘邦经过高…  相似文献   

10.
刘邦传奇     
王立群 《领导文萃》2011,(11):91-95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刘邦出世,大幕开启。这位后来的布衣天子拥有着五大传奇:一是出生传奇,二是喝酒传奇,三是婚姻传奇,四是面相传奇,五是经历传奇。出生传奇:刘邦的出生十分奇特。在《史记》《汉书》里都说,刘邦不是他父母的亲生骨肉,而是刘母(刘媪)当年在一个大湖旁休息时,不知不觉睡了过去,做起了春梦,梦里和一位神仙哥哥醉舞流云。  相似文献   

11.
正汉朝谋士陈平之所以能从一个被人瞧不起的穷小子,一步一个脚印努力打拼,最终坐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右丞相之位,除了他精于谋划、深得刘邦的信任外,还与他不树敌的为人处世原则有关。不树敌,胸怀大志的穷小子陈平娶到了老婆,捞到了第一桶金。陈平生来相貌堂堂,可不幸的是出生在贫苦家庭,不种地就没有饭  相似文献   

12.
蔡巍 《领导文萃》2009,(8):116-119
征战数年,天下初定,刘邦开始论功行赏。“功”怎么定?“赏”又是什么尺度?众多功臣意见嘈杂。刘邦最终确定了“猎人”和“猎狗”的不同标准,发出了“奖金”……  相似文献   

13.
用人的奥妙 汉高祖刘邦,原只是沛县(今属江苏)乡间一个无赖平民。尽管无聊文人也给他找了个显赫的祖宗,但是,他们弟兄三个(刘邦是老三),名字就叫作“伯”、“仲”、“季”,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老大、老二、老三,可见这个家庭有多少文化教养。 刘邦的“邦”字,前人推测是他做了皇帝才起的。因为“邦”的意思就是“国”。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记这位皇帝未曾发迹时的行径,大抵如在家不肯干  相似文献   

14.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苏轼《留侯论》此何人哉?——留候张良也。秦汉风云的幕后总导演张良也。张良是刘邦的谋士,但我以为他只不过是躲在幕后,利用刘邦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推翻暴秦,为韩报  相似文献   

15.
蔡子强 《领导文萃》2012,(9):112-114
楚汉相争可谓曲折离奇、峰回路转。大家是否知道,不少成语故事以及相关的智能和谋略,都出自楚汉相争这一历史典故?其中最惊世骇俗的故事和谋略,不外乎项羽威胁刘邦,要烹杀其父的章节。话说《史记.项羽本纪》有以下  相似文献   

16.
能参善谋是办公室干部的必备素质。办公室干部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参谋水平。只会跑跑颠颠,不会给党委、领导出点子的干部只能叫办事员,不能算“谋士”。给党委、领导出点子不看时机,不讲分寸,不加筛选,过多过滥,也不能算合格的“谋士”,弄不好还会给人以“瞎参谋”的印象。总之,办公室干部给领导当“参谋”、出点子应在“精”字上多下功夫,只有使所出的点子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参谋才算准确、到位。  相似文献   

17.
汪宏华 《领导文萃》2009,(10):100-103
《三国演义》中有四位关系非同一般的谋士:程昱、徐庶、诸葛亮、庞统。他们不但与水镜先生司马徽都有过交往,还依次以才识相差“十倍”自谦。其实,他们就像刘备的异姓兄弟、诸葛亮的同姓兄弟、曹操的同/异姓混合兄弟(夏侯)、孙氏父兄、司马家族一样,属于同门校友类型的集团。  相似文献   

18.
古今中外,民生问题乃天下之第一要义。《汉书&#183;郦食其传》记载:“王者以民为天,民者以食为天”。《东周列国志》八十一回记载:“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短短数语,言简意赅,把国家、君王、人民与民生问题揭示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9.
西方历史似乎近是一种“英雄性”的。如讲政治,古代从亚历山大到罗马凯撒,到了近代法国的拿破仑,这不过是举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讲。这是由一个领袖,领导一个集团,而成功了那时的一番事业。这都带有一种英雄性。而中国呢?“集团性”更重于英雄性,所以好像不见英雄性。 楚汉之际,项羽与刘邦两人争天下,显然项羽带有英雄性,而刘邦好像没有英雄性。两人相比的话,项羽是一个英雄,刘邦不是一个英雄。刘邦以平民为天子,出身卑微,而成为一个统一中国的大皇帝。这一事业的完成,主要靠的不是刘邦个人的英雄性,而是他善于领导,发挥集团的作用。 东汉光武帝刘秀,也以一平民为天子。我们如拿他个人的全部历史来看,只有昆阳一战,表达了他的英雄性。但他的全部事业的完成,也像汉高祖,重要的还在他的集团性。  相似文献   

20.
郑海峰 《领导科学》2005,(18):46-47
在任何时代的领导集体中,当好助手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汉代张良却善当助手,被汉高祖刘邦誉为“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的难得人才。胸有大志,以才取信常言道:志不同则道不和。助手有与上级大致相同的志向是其发挥作用的前提,同时,志向是否远大决定着事业的大小。刘邦出身卑微,有一次他偶尔看到秦始皇出游,场面壮观,于是喟然长叹:“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反秦自立的雄心溢于言表。张良则出身贵族,父祖“五世相韩”。然而,秦始皇吞并六国,韩国首当其冲,张良家道中落,使他萌生了反秦复韩的念头。共同的反秦志向使刘邦和张良走到了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