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大城市城郊型农业的“二次创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大城市城郊型农业的“二次创业”包永江“城郊型农业”是以城市市场需求为依托,以生产适宜就近安排的鲜活副食品为主的商品性农业。80年代上半叶是城郊型农业全面高涨时期,各种鲜活商品的长足发展使得我国大城市在建国后几十年来的供应匮缺首次得到扭转,但进入下半...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我们必须迅速转变观念,立足当地优势,着眼于全局和长远的发展,发展集约型农业增长方式。具体来说,要在五个方面实现转变。一、在思想观念上,实现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由于历史的、自然的原因,广大农民多满足于简单生产生活方式,农业生产停留在简单再生产阶段,发展相对缓慢。以临武县为例,全县30.3794万人口,208万亩土地,其中耕地21.3万亩,人平耕地只有0.61亩,人平占有粮食370公斤.19995年农民人均收入1746元,是典型的“温饱型”农业经济。近年来,尽管县委、县政府费了很大力…  相似文献   

3.
城郊型农业,是指城市近邻地区的农业生产为城市建设服务,并凭借城市的人才、信息、资金、交通等优势促进自身的发展。其主要特征是商品农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高于一般农区,是为城市服务的重要基地。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如何搞好城郊型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保证城巿的“米袋子”和“菜篮子”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经济管理的有关原理,笔者拟就这方面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徽州社会科学》2007,(1):25-26
一座座现代化的标准厂房拔地而起,农对剩余劳动力经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就地转化为离乡不离土掌握现代生产技术的工人;通过发展徽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农副产品在当地就有了广阔的市场。这是2006年岁末,市经济社会及文明创建观摩团在歙县徽城镇观摩时得出的深刻印象。“十一五”开局之年。歙县徽城镇全力聚焦工业、农业、城镇三灭经济,一年来,该镇依托东向发展的区位优势,围绕”市内舞龙头,全省争先进”的发展目标。坚持工业驱动,城镇带动、农业推动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全镇上下处处洋溢着蓬勃发展的盎然生机,以骄人的业绩持续牢牢地巩固了全市财税第一镇的龙头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歙县北岸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市委书记王启敏提出的“路畅、山绿、镇兴、民富”八字方针,在全镇范围内,按照“围绕旅游资源开发办工业、围绕山区资源开发办工业、围绕高科技利用办工业、不上一个污染项目”的要求,谋划“富民强镇”发展方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工业园区建设为经济发展引擎.以长毛兔养殖加工、食品、茶菊包装、毛纺织、玩具、粉体化工、五金矿业、电动自行车、丝绸、建筑材料等主产业为依托,倾力打造“诚信北岸、活力北岸、魅力北岸、和谐北岸”,全镇上下奏响了大跨越发展的华彩乐章。  相似文献   

6.
新华社记者王立武十分关心徽州遗产保护,他一口气写了多篇报道,影响颇大。这里选的只是一小部分。 北岸镇从地理位置上看与我市一些城郊乡镇比。并没有多大优势,但近年来,全镇上下在一股作气、奋起直追的“小马”精神感召下,全镇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进入了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再一次证明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科学真理黄澍教授九十华诞,祝贺他!  相似文献   

7.
《徽州社会科学》2007,(1):I0001-I0002
“十一五”开局之年,歙县徽城镇全力聚焦工业、农业、城镇三大经济,依托东向发展的区位优势,围绕“市内舞龙头,全省争先进”的发展目标,坚持工业驱动,城镇带动、农业推动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2006年全年财政收入实现8001万元,同比增长29%。实现工业总产值11亿元同比增长2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416元,同比增收838元,经济社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几大主要经济指标位居黄山市前列。全镇上下处处洋溢着蓬勃发展的盎然生机,再次续写黄山第一镇辉煌。  相似文献   

8.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乃举世瞩目,农村城市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认为:在编制镇域规划时,应树立农村城市化的指导思想,大力发展“三高”现代化农业,建设工业小区,选择成片开发、梯度推进的开发模式、借用城镇地域组织方法,才能达到镇域规划指导经济建设,加快实现农村城市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19年前,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按下“18颗鲜红的手印”,在全国率先冲破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所有制结构的羁绊,实行了农业“大包干”生产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了该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到1996年底,农业总产值达10.47亿元,是1978年的11.5倍,实现了该县经济发展的第一次飞跃。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后,凤阳人继续弘扬“大包干”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振兴乡镇企业乃至整个县域经济的突破口,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县域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来抓,政策对头,措…  相似文献   

10.
<正>一、全面发展 群体崛起 经过1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珠三角过去的那些“农业大镇、财力穷镇”,如今一跃成为“工业强镇、财政富镇”,正向现代化城镇迅速迈进,向世人展现出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辉煌前景,被人们形象地誉为“镇虎仔”。  相似文献   

11.
×镇有27个行政村,49239口人,39533亩土地,是一个人稠地窄的平原镇。这里交通便利,物产丰富。1983年以来,这个镇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并存的产业结构,促进了经济的全面发展。1988年全镇社会总产值25940.3万元,其中乡镇企业产值24396.8万元,农业产值1543.5万元,向国家贡献税收478万元,人均产值5268元;粮食总产2432万公斤;人均纯收入1010元,为82年的4倍。  相似文献   

12.
奕棋镇位于屯溪西郊。几年前,这个镇一直是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导。到“九五”末,全镇财政收入只有318.4万元,在屯溪属于落后位置。这里山川秀美,生态极佳,富饶而美丽,是发展休闲旅游和现代新型工业的理想场所。境内既有传统集市“二月八”庙会和经历了四百多年风雨沧桑的关帝桥等众多历史人文景观.又有颇具特色的高尔夫球场、五星级高尔夫酒店和黄山植物大观园等旅游休闲度假场所。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人口压力截止1994年,中国12亿人口中,仍有71.38%的人口为农业人口。85000多万农业人口,给中国农业发展形成巨大压力,使农业生产呈现出两头“紧”中间“松”的运行格局。1.两大资源的紧配置(1)耕地资源的紧张分配:这种紧张态势具体表现在:a.农业人口平均耕地面积甚少。1994年,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4.24亿亩,农村居民人数为85549万人。每个农业人口平均占有耕地仅1.66亩。这一数量不及美国农村居民人均占有耕地23亩的1/14,也不及印度农业人口人均耕地3.85亩的1/2。b.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过小。1994年,…  相似文献   

14.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给我国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我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第一个飞跃”。然而,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未来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将出现何种形式,这是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予以解决的重大问题。邓小平以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提出了必然有“第二个飞跃”,即“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本文试对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几个主要问题,作一初浅的探讨与分析。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一,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实…  相似文献   

15.
发挥城郊优势开发特色农业——烟台市莱山区发展特色农业的调查与思考王建平刘宝明烟台市莱山区是一个城郊型的县(区),建区以来,他们围绕如何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道路,作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一些可行可取的经验。其主要措施是:确立了发挥城市近郊优势,发展城郊型...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明确了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目标和总要求。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依托的大多数资源分布于农村,以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风貌、民俗文化等为主要内容,是集农业生产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具有发展潜力大、关联度高、带动力强、拉动内需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徽州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岩寺镇紧紧围绕以发展为主题、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的年初既定目标,坚持“工业立镇”不动摇,一手抓招商引资,做大做强园区经济;一手抓新农村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全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呈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2007年度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综合十强镇。新的一年,全镇上下开足马力抓发展,1-6月份,全镇实现财政收入达3857万元,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胡宝刚,梁珍平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加强农业生产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深化农村改革,建立农业新机制,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新发展,为实现“九五”计划和ZOIO年目标奠定...  相似文献   

19.
长沙县是一个拥有21个乡镇、2100平方公里的土地,80多万亩耕地、近80万人口、40多万农村劳动力的传统农业大县。改革开放10多年以来,长沙县农村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速建设农业强省的决定》之后,长沙县适时提出了“农业立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的发展战略,确定了从1996年起,用三年时间建成农业强县的奋斗目标。对此,我们进行了广泛调查、认真研究、反复论证。一、长沙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经具备近期内建成农业强县的基础和优势。突出表现在,一是有明显的区…  相似文献   

20.
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将在当前跨世纪的伟大时期在农村经济的各个领域全面展开。根据“农村经济系统三维空间结构理论”,农村股份合作的实施应是一个“三维展开工程”,即股份合作制在农业广度发展产业推展开工程;在农业深度发展产业维展开工程;在农业高度发展产业维展开工程。“农村经济系统三维空间结构理论”的要义可以概述为:任何一个农村经济系统都是由它的广度X深度X高度而构成的立体空间。第一维,农村经济广度维,包括农、林、牧、渔、草、虫、微生物等等生物生产领域的广度开发;第二维,农村经济深度维,包括可控的温、光、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