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试图回答四个问题:1.应该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实践结果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最终的尺度或标志,这是什么意思?3.实践结果何以能成真理的尺度或标志?4.在什么条件下,实践结果才能成为真理的尺度或标志?  相似文献   

2.
塔斯基真理定义的理论有两个目标:一个是哲学的目标,一个是元数学的目标。塔斯基的哲学目标是提供一个真理的普通概念,即在科学、数学和日常话语中通常使用的真理概念的定义。元数学的目标是研究逻辑方法论,元数学(又称元逻辑)研究的是在逻辑框架(一阶和高阶数理逻辑)中理论(特别是数学理论)的形式性质以及逻辑框架本身的性质。真理的概念在元逻辑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这一概念会产生悖论,因而,塔斯基的第二个目标是证明“真理”概念可以在元逻辑中一致性地被使用。  相似文献   

3.
历史认识的真理,揭示的是历史运行的规律,历史认识真理的时代进步性“主要表现在历史认识不断符合社会现实,符合时代的要求和认识水平”,史家所处的社会现实是检验历史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实践标准系统化影响真理标准准确化。实践及其结果是不能作检验真理的标准的 ,它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办法。因为是根本办法 ,所以就还存在着非根本办法 ,而逻辑证明就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辅助办法。人们的认识与认识对象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才是衡量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的价值性是真理的功能 ,把它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之一 ,就难于同实用主义划清界线。  相似文献   

5.
真理标准是检验和判定真理的尺度和准绳,它由真理内在的规定性所决定。真理的本质是符合性、融贯性和效用性,真理标准相应也有符合性标准、融贯性标准以及效用性标准三个层次,并且还要通过实践和逻辑证明给予检验。这些标准分别从不同方面、以不同方式来验证认识的真理性,并在验证真理的过程中紧密联系、相互制约,从而构成了一个内容复杂的验证系统。  相似文献   

6.
要真正推动真理论的发展,首先遇到和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评价和认识流行观点,然后是探讨真理的方法论问题,最后才是真理本质的层次性问题.探讨真理的本质,必须遵循实践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属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和方法论原则,应该从两个视角出发理解真理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量子理论中,作为认识对象的不是某种类似宏观“物体”那样的实体,而是“量子事件”。认识对象变成一套初始条件和终止条件,使“真实性”概念大大虚化,一些量子物理学家因此不免深感真理在深渊之中。然而从描述的角度,我们却可以获得一个关于真理问题的新的视域。真理是通过实践所得到的主体发问和客体回应之间的确定性联系的描述。所谓确定性联系,简单说来就是在相同的情况下,都有同样的结果以一定的几率发生。从描述的角度看,认识才真正不仅涉及真理性,而且涉及合理性,由此可见人类认识真理性和合理性统一的真正机制。  相似文献   

8.
真理符合论有悠久的历史,罗素是其忠实的维护者和现代阐释者。罗素对真理问题的探讨触及的是知识论最基础、最难解的部分,核心是关于"符合"与"证实"问题,要点有两个:一是在意义理论、亲知原则和同构原则的基础上来阐明"符合"这个关系;二是在阐明"符合"的基础上考察"真的"和"可证实的"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认识论的符合论"和"逻辑的符合论"。文章对此做了初步阐释,指出了其中仍然存在的疑难。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哲学教科书的真理论体系中,丝毫没有涉及和研究真理的运用问题,空缺真理运用论。这显然是一大缺陷。本文通过对真理运用论的理论根据、功能作用、体系结构和价值意义的分析探讨,认为真理运用论应是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人类探索真理,认识真理的根本目的是将之运用于改造世界的全部实践,使之为人类造福.真理的运用问题,是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对真理的正确运用,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仅从客观性、一致性和符合性方面考察真理的本质和特征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从实践的、文化的、人性的角度对真理进行多维的综合研究,揭示真理的实践性、文化性和人性内涵,拓宽真理论研究空间.实践真理论、文化真理论、综合科学真理论是真理论的现代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论发展的新生长点.  相似文献   

12.
绝对真理和真理的绝对性讲的虽然都是真理内容的绝对客观性和向客观事物接近的无条件性 ,但角度和范围有所不同。前者是从认识的总体上 ,后者是从一个一个真理的获得上 ,指明主观和客观的一致和统一 ,二者并不是等值的两个范畴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认识论概念的真理有两个基本涵义真和真的理论.把真理扩大为一个融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内容于一身的概念以及把真理归结为真这两种倾向都是难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14.
塔尔斯基的语义真理论是逻辑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带来了真理论研究的塔尔斯基转向:在研究基础上,发生了从本体论或认识论到语言学的转向;在研究动力上,发生了从揭示真之本质到克服语义悖论的转向;在研究主题上,发生了从研究真之本质到研究真之规律的转向;在研究进路上,发生了从下定义到公理化的转向。公理化真理论是在塔尔斯基转向的背景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新型真理论。理解塔尔斯基转向是理解公理化真理论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5.
实用主义从真理发生学及其实际经验兑现价值的角度 ,提出了独特的真理效用论 ;其与传统符合论真理观之间的张力关系 ,反映了双方在本体基础乃至哲学旨趣方面一系列的理论分歧。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 ,实用主义对符合论观念背后关于认识的“视觉隐喻”及其所蕴含的“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超越。而导致这一超越的哲学基础 ,在于它实现了本体论假设的转换 ,即由把人作为与世界照面的旁观者的传统观点 ,转换为把人作为在世界中生活实践的探索者  相似文献   

16.
真理的意义     
究竟什么是真理?这个问题是哲学古老而基本的问题之一,本文试图表明:哲学史上对这个问题从来没有令人信服地解决过。有些哲学家虽然对真理进行研究且得出了一些真理定义,但所有这些定义都充满了问题。于是真理的意义问题被迫让位于意义的意义问题。真理的意义只可能在真理与意义的相互关系中得以澄清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辨析和厘清英文词“truth”的三重含义入手:语句的真,真的语句,真的理论(语句体系),由此区分了原子论的真理观和整体论的真理观,前者把真理看作一个个真的语句,后者把真理看作一个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还演绎出了三个很平凡的命题:只有一个真概念,但有许多的真理,真理常常表现为一个理论体系。留下一个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原子论的真理观和整体论的真理观能否协调?如何协调?  相似文献   

18.
在理论界,关于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问题争论的焦点在于绝对真理的存在形式上:有的既承认有具体的绝对真理,又承认无数相对真理总和构成的绝对真理;有的只承认前者,否认后者;有人只承认后者,否认前者.但都坚持有绝对真理的存在.笔者从真理的含义、绝对与相对的本质、世界的无限广大及发展的无限性等方面驳斥了绝对真理论.笔者认为不存在绝对真理,真理都是相对的;坚持真理都是相对的,与坚持可知论、坚持客观真理并不矛盾;真理都是相对的也不等于相对主义.坚持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一贯原则.  相似文献   

19.
在实践唯物主义精神的指引下,遵循实践哲学的方法原则,正确对待真理的主观特征和主体本性,挖掘深藏其中的主观意蕴,是关乎真理论研究和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是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要求。真理作为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即科学的理论,它包含认识和正确的认识两个规定性,简而言之,真理是特殊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两种不同形式、不同性质的真理:即绝对形式的“相对真理之总和”与相对形式的个别真理.不能把每个真理中包含的绝对真理的成分,当成这个真理本身,所以不能说任何真理既是相对真理又是绝对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