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课程与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幼儿一日生活的“课程”与作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游戏”之间存在重要联系。本文试图通过对课程游戏化含义的解读,探讨课程游戏化必要性,从而确立游戏在课程中的地位,倡导游戏精神的回归,真正将游戏权还给儿童。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班级的人数影响着一日活动的实施和幼儿身心的发展。巨大的农业人口基数导致农村地区幼儿园超额现象严重,游戏活动大打折扣。为促使大班额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当地乡土资源,开发民间游戏和户外场地,采取混龄分组等方式推进课程游戏化。乡镇中心幼儿园应起带头作用,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参与户外游戏,达成家园合力共育;帮助提升幼师游戏组织和课程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课程是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过程,因此,游戏作为最适宜学前儿童发展的方式,必然居于课程中的基础地位。游戏不断进入并居于课程中心位置的过程,即游戏课程化。游戏课程化是为了儿童获得更好的学习与发展,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的素养的过程。这一过程会对幼儿园教育实践的模式和幼儿教师培养的模式带来巨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2019年5月28日,主题为“小学化·游戏化: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经验、困境及路向”专家论坛在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举办。论坛指出,小学化和游戏化最为本质的区别在于经验的传递方式,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本质上是融合贯通的,小学化和游戏化之间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两个方面,要“科学做好入学准备”,需要辩证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论坛强调,小学化的产生有着复杂深刻的社会因素,小学化的治理不能一刀切,需要置于“一时一地”的具体情境中进行全面整体考虑。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推行课程游戏化项目已四年有余,“观察”在其中扮演重要的推动角色。随着项目的全面开展实施,幼儿园教师的观察能力有了明显变化,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够科学”的现象。基于此,教师应养成制定观察计划的习惯,提高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增强观察记录的实效性,从而深化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幼儿园区域游戏课程改革应正确处理游戏、课程、儿童学习与发展三者的关系,以游戏为课程的生成源,依托 课程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主要教育策略建议:坚持儿童本位,探索区域游戏课程生成之源;立足儿童问题,探寻区域 游戏课程生长之径;适时支架助力,探寻区域游戏课程发展之策。  相似文献   

7.
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性成长,构建幼儿园特色课程,幼儿园可以实施民间儿童游戏课程。民间儿童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不仅需要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依据,还需要相应的实施路径。民间儿童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可以通过综合主题教育活动、各领域教育活动、区角活动、幼儿自由活动等途径来实施。  相似文献   

8.
目前来看,我国关于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研究现状分析如下:论文数量呈逐年波动增长趋势;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幼儿园课程与游戏的关系研究,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价值研究以及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应用研究三个方面。总体来看,目前关于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较多,但大多都是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分析不足。  相似文献   

9.
游戏和教育两者之间寻求平衡是教育游戏研究焦点,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教育信息量少、综合性强的特点,通过对教育游戏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其关系的分析,在活动理论支持下尝试对支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游戏五个要素(情境、规则、任务、角色、情感)进行分析设计,寻找教育与游戏结合的平衡点,为教育游戏设计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游戏和教育是儿童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陈鹤琴自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起开始关注儿童游戏,其儿童游戏思 想在儿童心理、家庭教育、鼓楼幼稚园课程实验及“活教育”理论体系等领域的研究中不断演进,逐步实现了游戏在儿童生活中 的合理化、在家庭教育中的合理化和幼稚园课程教学中的合理化,奠定了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基础。从“儿童以游戏为生活” 到“教学游戏化”中游戏本体价值的坚守及游戏与课程融合中游戏教育价值的挖掘是陈鹤琴儿童游戏思想的时代价值与现实 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游戏化学习理念下游戏与学习的关系表现为:幼儿在蕴含游戏精神的游戏中产生学习的最佳状态,并展开深度学习和 自主学习。依据游戏化学习理念设计幼儿园教学活动,其本质体现为利用游戏元素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本文以现场观摩活 动“密室闯关”为例,介绍其设计流程,探索游戏闯关教学方式在实践中的运用,并从游戏性与教育性的平衡、时间分配、教师角 色定位三个方面提出了游戏化学习理念下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当前幼儿园游戏的反思与讨论,从解放幼儿让其在游戏中快乐发展、解放教师以彰显其专业性和独特性、关注幼儿游戏本身的丰富性和挑战性、优化整合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等四个方面,分析总结了“安吉游戏”与“利津游戏”的共性内涵与个性差异,主张应重新认识和解读幼儿、审视幼儿园的本义与游戏的价值、利用本土资源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游戏环境、通过游戏实践与研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3.
民间游戏作为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浓厚的趣味性深受幼儿喜爱.在深入推进“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教育行动纲领的过程中,民间游戏引起了广大幼儿教育者的重视和关注,大量耳熟能详的游戏内容逐渐被引入幼儿园课程,在幼儿园一日教育活动中重现光彩,孩子们喜欢民间游戏,热衷于民间游戏,活动中自由快乐的游戏氛围和游戏本身具有的创造空间不断彰显其独特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4.
游戏对于儿童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作为基本活动”。白族传统民间游戏蕴含民族文化精华,贴近白族儿童生活,且游戏资源丰富。随着现代化的加深和电子媒介的普及,白族传统的民间儿童游戏面临严峻挑战,表现为游戏种类减少,游戏之文化根基削弱,游戏之物理环境在逐渐地消失,游戏之文化功能减弱。为保存和发展优秀的白族民间儿童游戏资源,并使其服务于白族儿童的全面发展,寻找开发之对策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在开发白族民间游戏资源过程中,必须坚持文化性和生活性原则,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和亲子活动是主要的开发途径。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教师的课程能力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研究发现教师在课程目标设计方面缺乏目标取向均衡性和目标设计全面性;在课程内容组织方面缺乏内容取向经验性和内容组织逻辑性;在课程实施方面缺乏实施取向协调性和实施过程游戏性;在课程评价方面缺乏评价取向多元性和评价组织平衡性。针对“价值融合”已成为课程取向的发展趋势、“儿童发展”是课程存在的唯一价值、“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核心精神,教师应树立“引导、支持、发展”的教育观,确立“平等、自由、信任、尊重”的儿童观,建立“幼儿为中心、游戏为精神、体验为目的”的课程观。  相似文献   

16.
绘本游戏是基于对绘本阅读整体性功能的认识,通过儿童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主动、快乐的游戏,以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游戏活动。“课程创生”视域下绘本游戏的类型和表现形式都是多样的。借鉴课程创生的内涵和特质理论,在指导绘本游戏时应以游戏精神为引领,通过游戏形式对绘本情境与儿童经验进行整合和补充;以儿童本体为前提,通过游戏形式对绘本个性化解读进行呵护和支持;以情感共鸣为目标,通过游戏形式对绘本思想情感脉络进行梳理和升华。  相似文献   

17.
利津游戏环境创设具有善用自然资源、创设生态游戏环境,巧用废旧材料、创设创意游戏环境,妙用现代资源、创设挑战游戏环境等鲜明特点,具体表现在设计游戏主题、体现幼儿特有学习方式,科学组织游戏、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创建游戏生态,回归幼儿园教育本义,研发自制玩具,有效支持幼儿健康发展等方面,对于有效预防和纠正我国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引领广大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研究游戏、支持幼儿发展,让幼儿获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在学习借鉴利津游戏的同时,还需进一步思考并明晰集体游戏与自主游戏、游戏与课程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而因地制宜地创设支持幼儿发展的游戏环境并努力提高游戏质量,使幼儿园真正成为幼儿健康成长乐园。  相似文献   

18.
亲子游戏有助于儿童身体、智力的发展及性格的塑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家长应该主动亲近和关心幼儿,经常与儿童一起做游戏或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与长辈交往的快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可见研究亲子游戏的意义重大。当前,我国对亲子游戏与幼儿发展的关系已有相当研究,但因亲子游戏理论研究起步较晚,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家长参与度低、教师缺乏相应指导知识、幼儿园管理不当、整体开展质量低等问题。将亲子游戏纳入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路径是家长积极配合、教师提升组织能力、幼儿园加强管理及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等。  相似文献   

19.
如何处理学前儿童游戏与学习的关系历来是学前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针对我国学前教育客观存在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和“幼儿游戏放任化”两种倾向,在矛盾分析方法论——“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指导下,辩证分析了“游戏”与“学习”的关系,进而提出了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能力、重视不同游戏中的学习重点与游戏间的连结性、丰富游戏材料及完善幼儿园环境创设等策略。  相似文献   

20.
张雪门的行为课程理论,以“生活”作为幼儿园行为课程思想建构的基点,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强调儿童的实际行为,根据儿童的能力、兴趣和需要组织活动;指出儿童在游戏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应当尊重儿童,使儿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此外,也强调教师对幼儿游戏活动的组织、实施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一理论的发展不仅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对当前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开展,仍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