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学前教育对个体心理品质与能力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前教育效果的提升,实现信息技 术与学前教育的深度融合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综述国外实证研究进展,反思重要他人(主要是教师与家长)在学前教育与 信息技术融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必须依赖于教师与家长,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学习资源的设计与选 择以及学习过程的指导中。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反思学前教育中重要他人能做什么,以此提出国内学前教育使用 信息技术时存在的不足与未来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2.
美国《早期学习与教育技术政策简报》是关于幼年学习者使用技术的政策简报,回应了“α世代”信息化生存问题,解答了“21世纪,儿童获得技术是必要的,但还不够”现实难题。该政策简报中愿景、早期学习者技术使用指导原则和呼吁行动三部分分别从本简报出台的初心、如何指导幼儿恰当使用技术,呼吁社会各界力量协同实现本简报的初心等方面进行阐述。美国《早期学习与教育技术政策简报》对提升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和构建幼儿信息化生态系统,满足我国学前教育利益相关者的“技术促进学习”时代诉求等方面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动因与趋势深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是相对于工业化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它与工业化都是将社会从一个生产力时代推向另一个新的生产力时代的基本发展战略,但与工业化也有一些不同。现在,信息化已经成为我们时代发展的口号。文章从信息优势增强、产业结构调整、社会虚拟化和民众基本素养要求四个角度,分别深刻地分析了信息化的动因及其趋势。  相似文献   

4.
境外学前教育机构类型丰富。多数国家和地区都采取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学前教育办学体制,公办学前教育比例逐渐提高,少数发达国家开展了免费的学前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学前教育机构的服务对象已经从主流社会群体的儿童拓展到弱势群体或家庭的儿童,年龄上向低龄延伸,还有一些国家设置了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服务于农村偏远地区。大部分国家注重学前教育机构办学条件建设,并出台了比较严格的学前教育机构注册标准。我们应借鉴先进经验,丰富学前教育类型,提高公办比例,延伸服务范围,严格学前机构标准,改善园所办学条件,推动学前教育普及。  相似文献   

5.
追求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提升是教育公平的体现,学者们日益关注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动向。借助Cite Space可视化工具分析21世纪以来CNKI平台刊载的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主题相关文献,探讨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研究现状,依据数据预测研究趋势。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相关研究文献主要来自国内高等师范院校,合著者以同一机构为主;研究内容多集中于公共服务、教育公平、师资、家园合作、留守儿童、幼儿园建设管理六个领域;公共服务、保育质量、师资配置研究为未来的研究趋势。面向未来,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研究应丰富合作形式、加强跨学科融合、理论联系实际、宏观微观研究并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演进脉络进行梳理,可以厘清学前教育政策变迁的转变是时代发展所迫。我国学前教育政策变迁的特征呈现为学前教育政策发展目标上的普惠性,内容上的系统化,形式上的多样化,立法上的空白性四个方面。新时期我国学前教育政策发展还需进一步回答多元参与权力如何保障,立法难题如何破解,普惠性目标如何实现以及实践性与前瞻性如何化解四个困境。基于此,未来我国学前教育政策发展需要迫切解决的核心问题一是激发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实现学前教育发展的民主化与科学化;二是加快立法步伐,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三是加大投入和资源分配,切实解决学前教育发展的现实矛盾;四是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指导,保障学前教育政策发展的实践性与前瞻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分析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从国情出发 ,指出了我国的信息化模式应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信息化模式 ,探索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中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目标新的表述,为了给各地方第三期计划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通过内容分析法从学前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目标定位分析了北京市、河南省、陕西省等9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第一、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18份文件。从而发现各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呈现发展存在问题个性化:各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存在问题个性化,本土化研究需求量增多;关注重点从幼儿园的“量”向幼儿园的“质”转移;政府主导地位在不断增强,需建立科学管理体系;急需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学前教育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入园难”、“入园贵”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从政府角度来说,是由于对学前教育领域长期缺乏关注,经费投入不足,过分推向市场和资源配置不均衡。为促进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责,加快学前教育立法,保障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扩大公办幼儿园的数量,积极扶持和引导民办幼儿园,加强收费管理;提高社会支持力度,扩大并合理配置学前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理想,也是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基本理念。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旨在从教育供给的公平入手,加强普惠性幼儿园建设,保障学前教育质量。近年来普惠性学前教育改革初见成效,但仍存在政府职责定位不清晰、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为此,需明确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建立保基本、广覆盖的学前教育体制;加强学前教育立法,厘清普惠性幼儿园与政府、市场之间的关系;加大财政投入,建立政府、家庭和社会的经费分担机制,以此推进普惠性幼儿园的发展,促进学前教育领域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积极心理学是一个新兴的心理学思潮,为学前教育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对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研究学前教育问题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从研究文献计量分析、研究现状、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四方面展开论述。研究现状重点从积极心理学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对弱势儿童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对幼儿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启示以及对家庭教育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今后的研究要合理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扩展研究的范围,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潜在课程是幼儿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幼儿园潜在课程的实施典范,日本借助完善的制度体系、巧妙的环境设计和雄厚的师资队伍,开发出完备的幼儿园潜在课程,成为提升该国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日本幼儿园潜在课程的开发经验,对完善我国学前教育课程体系有极为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是促进新城区新办公立园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园所保教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泉州市T新城区新办公立幼儿园的调查,分析了该园教师信息化素养现状和信息素养支持系统,提出了五条建议:提升幼儿教师信息素养意识、增增加教师信息素养硬件投入、加大教师信息素养培训力度、挖掘教师信息素养运用通道、建设园所信息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4.
学前教育体制机制研究是近年来一个热点、难点论域。运用科学计量可视化软件,结合内容分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回视了我国学前教育体制机制研究的实然面貌。并据此省思未来研究应多边集聚研究力量,促进学术共同体开放与融合;多元突破研究范式,促进理实之间对话与共生;多维聚焦研究主题,促进本土情境中问题剖析与解决。  相似文献   

15.
70年来,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育增设情况经历了发展缘起(1949-1977)、建设与规范(1978-1999)、专业快速发展(2000-2019)三个时段,研究梳理了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育的历史发展及20年来年份发展特征与地区分布特征,分析了影响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市场需求、政策推动三个因素,并依此提出相应建议:放缓本科教育增设速度,确保人才质量培养要求;高校增设学前教育专业时保持区域平衡,满足整体市场人才供给;把握层次化政策导向,保持学前教育专业增设与时代同步,从严把控专业质量关。  相似文献   

16.
我国学前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历史的基本走向是:清末民初时期的幼儿园教师培养制度初建,建国初期学习苏联幼儿园教师培养经验,改革开放初期提出幼儿园教师培养基本要求,21世纪初期肯定幼儿园教师专业地位,2010年以来幼儿园教师培养迈向标准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规格取向由只重保育到保教结合,由保姆到专业教师,由重理论学习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前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从萌芽、形成走向逐渐清晰和成熟。审视和梳理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历史演变,总结其发展趋势,旨在准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构建在培养规格科学定位指导下与之相匹配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不仅是教育领域思考的重点问题,也成为民生关注的热点。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关于学前教育是否应该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的观点,归纳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以及当今阻碍学前义务教育实现的原因,并提出了学前教育义务化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3年江苏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分析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流动人口0~3岁婴幼儿接受早期教育的人数很少,比例不足5%;3~6岁幼儿在学比例为75.2%,其中,在读幼儿园60.8%,在读小学14.4%;3~6岁幼儿公立幼儿园就读比例为64.6%。对流动人口3~6岁子女学前教育情况与有关因素进行交互分析发现,流入地、调查对象在流入地连续工作时间、户籍、文化程度,以及孩子是否独生子女、现住地对学前教育水平有显著影响。建议须改善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问题,促进江苏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和民生幸福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