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从父母教养效能感和祖辈参与教养角度探讨幼儿问题行为的形成机制,采用祖辈参与教养量表、父母教养效能感量表、幼儿问题行为量表对332名3-6岁幼儿进行测量,研究发现:幼儿问题行为情况由高到低依次为:多动注意问题、品行问题、同伴交往问题、情绪症状,幼儿问题行为在幼儿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及祖辈参与教养高、低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祖辈参与教养与父母教养效能感、幼儿问题行为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父母教养效能感在祖辈参与教养与幼儿问题行为之间存在调节作用;提高父母教养效能感会有效降低祖辈参与教养对幼儿问题行为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贯穿一生,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教养方式对幼儿有着重要影响。同伴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即将步入小学的大班幼儿来说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大班幼儿这一群体入手,就当前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展开调查,发现民主型教养方式能促进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专制型、溺爱型以及忽视型教养方式则有反作用。基于此,笔者建议:父母们寻求教养的一致性,在保持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基础上平衡专制型教养方式、减少溺爱型教养方式、警惕忽视型教养方式,促进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问卷法随机抽取彝族地区386个幼儿及其父(母),测查父母对幼儿所采取的教养方式状况。分析认为,彝族地区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惩罚严厉”随幼儿年龄增长而增加;彝族父母所采取的消极教养方式多于汉族父母。因此,作者建议彝族地区父母尤其是彝族父母对幼儿多采取“情感温暖与理解”、“偏爱被试”等积极教养方式,少用“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过分保护”等消极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家长媒介素养与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以603名幼儿家长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家长媒介素养与幼儿学习品质、民主型教养方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专制型教养方式呈显著负相关,且民主型教养方式及专制型教养方式在家长媒介素养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中起并行中介作用。幼儿学习品质的提高不仅需要家长提高媒介素养,营造良性的家庭媒介生态环境,还要求家长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形成温暖的家庭互动氛围。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母亲的教养方式、亲子沟通、幼儿问题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运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亲子沟通问卷》以及《幼儿问题行为问卷》(家长版)对辽宁省501 位幼儿及其母亲进行测查,并用SPSS26.0 软件对回收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母亲教养方式能正向预测幼儿问题行为、负向预测亲子沟通;亲子沟通能负向预测幼儿问题行为,且在母亲教养方式和幼儿问题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主要教育建议:父母应理性看待幼儿问题行为,发挥自身榜样作用;采用科学教养方式,提升自身教养水平;建立良好亲子沟通,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五年制公费幼儿师范生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质、教师职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人格特质的中介效应,以227名五年制公费幼儿师范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发现,教师职业认同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年级上呈“两头高中间低”的状况,女生职业效能显著高于男生;父母教养方式中,父母情感温暖与教师职业认同显著正相关,父母拒绝与教师职业认同显著负相关;人格特质总分及宜人性、外向性、开放性和尽责性与教师职业认同显著正相关,神经质与教师职业认同显著负相关;宜人性、外向性和尽责性在母亲情感温暖与教师职业认同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7.
自我控制能力对个人的健康、学业、婚姻等毕生发展的多个方面均有重要影响。学前阶段是个体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教养对幼儿自控能力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综合以往相关实证研究,父母主要通过情感互动、行为控制和自主支持这三个方面的教养方式影响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发展,其中情感支持与回应,设置明确的行为界限,以及提供自主支持等具体教养方式有助于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父母教养策略。  相似文献   

8.
采用秦玲玲修订的《家庭教养方式问卷》和韩丕国等人所编制的《学前儿童害羞量表》对郑州市普通幼儿园104名小班幼儿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害羞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父母对男孩较多采用偏爱型家庭教养方式;母亲学历越高越倾向于采用温情与理解型家庭教养方式;2)家庭月收入越低的幼儿其同质-被动型羞怯程度越高;母亲学历较低的幼儿越容易产生公众-被动型羞怯;3)温情与理解型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害羞有着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即父母所给予的温情与理解越多,幼儿害羞的可能性越小。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幼儿家长在教养活动中同时运用支持、惩戒和溺爱三种教养行为,但三种行为在其全部教养行为中所占比例不同,支持行为最多,惩戒和溺爱行为较少;家长的支持教养行为与其对子女的控制感呈正相关,而惩戒和溺爱行为则与控制感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724名5-6岁幼儿及其父母作为研究对象,调查父母教养观念、亲子关系高分组和低分组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差异,同时考察父母教养观念、亲子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父母教养观念还是亲子关系,高分组和低分组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父母教养观念和亲子关系呈显著的正相关,并共同影响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因此要转变父母教养观念,塑造良好的亲子关系;要树立积极的挫折教育观,提高幼儿的抗挫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父母低头行为对幼儿问题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父母低头行为问卷、亲子依恋问卷、正念教养问卷以及儿童问题行为问卷对758名学前儿童的父母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父母低头行为与幼儿问题行为呈显著正相关,与亲子依恋、正念教养呈显著负相关;幼儿问题行为与亲子依恋、正念教养呈显著负相关;亲子依恋在父母低头行为与幼儿问题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正念教养在父母低头行为影响幼儿问题行为的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在正念教养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父母低头行为对亲子依恋的负向影响增加,反之,父母低头行为对亲子依恋负向影响减少。本研究结果强调了父母低头行为是幼儿问题行为产生的重要风险因素,启示父母要在亲子互动过程中减少手机使用,并注重正念教养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全社会对于家庭教育的关注度日益提升,父亲这一角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菏泽市S幼儿园幼儿的父亲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该幼儿园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程度受经济水平、家人支持、父亲个人教养理念等因素影响,整体教养程度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且主要是通过间接支持来进行,如为孩子提供经济支持、满足孩子物质方面的基本需求等,在情感表达、互动交流、管教约束等直接参与方面不够理想。建议通过父亲自身转变教养观念、幼儿园开展亲子讲座及亲子活动、社会提供相关指导帮助以及国家设立政策法规等方式逐步提升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父母教养方式研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儿童发展的最大、最直接因素。国内外学者在单向研究的维度与类型取向、亲子互动双向研究及生态化模式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家长和子女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和综合化。  相似文献   

15.
从家庭和个体角度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从社会学视角考察父母教养方式尚属新的领域,但随着社会交往程度的加深,这一领域的重要性正在快速上升。越来越多的教育从业者认识到: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家庭内部考虑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文明社会制定相关制度时必须充分予以关注的问题。因此,该文拟运用社会学基本理论,在广阔的社会空间和多元的文化氛围中揭示父母教养方式的社会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提升和优化各种社会因素的政策建议,以有助于社会和家庭育人目标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对父母权威的认知是青少年社会认知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它对青少年的行为、社会适应和青少年期的亲子关系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运用父母权威认知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640名初一、初三和高二年级的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总体而言,青少年对父母的权威较为认同,认为父母“可以”或“基本可以”对其行为作出规定,但不同年级与性别的青少年又表现出相对不同的特点。(2)与父亲权威相比,母亲权威更为青少年所认同,而且这种特点不随青少年年龄与性别的变化而变化。(3)不同教养方式下的青少年对父母权威的认知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7.
家庭是个人完成初始社会化重要场所,本文基于跨省2492个样本的调查数据,从亲社会行为概念维度结构的匿名性、遵从性、公开性,以及利他性的四个测量维度出发,考察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预测父母亲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影响的一致性假设和四种亲社会行为的平衡性效应。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角色行为的性别差,异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母亲教养方式对四类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均不显著;父亲教养方式的类型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且存在不均衡效应即父亲鼓励的教养方式与惩罚的教养方式对四类亲社会行为均有显著正效应;父亲鼓励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四类亲社会行为的正效应均大于惩罚的教养方式。父亲保护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公开的亲社会行为无显著性影响,但是对匿名性的、遵从的和利他的亲社会行为均有显著正效应。  相似文献   

18.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对321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概念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报告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积极型、溺爱型、矛盾型三种类型.绝大多数大学生的父母采取积极型的教养方式;2)不同自我概念水平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3)父母教养类型与大学生自我概念的积极因子有重要关系;4)父母教养方式对男女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父母教养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网成瘾是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杀手”,它已成为当前社会问题之一。从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分析可知家庭教养方式不当是青少年上网成瘾的诱因之一。采取宽容、民主的父母教养方式,可以有效防止青少年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20.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971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以及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影响(P<0.05)。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父母应改变不良教养方式,提升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