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着重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殊由来论、类型归属论、历史方位论、现实本质论和发展道路论这五论的联系和统一上,揭示中国为什么必须搞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具有什么特质的社会主义,确定什么样的实践"中心"、实行什么样的思想路线,才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证"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要义"的深邃历史根源、深刻现实依据、客观内在性质、根本思想原则,从而对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一层级内容的,其所独具的这一整套历史哲学理论,作出概要式的梳理和阐明。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90年来党和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概括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真理性,即理论的逻辑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逻辑必然性和历史实践相统一的现实性结果。 相似文献
3.
区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和历史前提,对于正确理解和科学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非常必要。这种区分绝不是割断历史、制造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相互否定,而是为了在相对客观认识和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基础上,完整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只有完整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既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性,又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继承性;既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又为其社会主义属性正名。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特定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必然结果.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并分析二者统一的过程和基础,是我们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5.
6.
姚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23(3):8-11
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定内涵,党对这条道路的探索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的,从逻辑的角度来看是以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为起点的。以历次党代会为线索,我们可以探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两位一体"到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日趋完善的发展历程。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一次次升华,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后,如何对其历史地位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即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该问题对于我们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这一理论体系,并用这一理论体系武装全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社会主义运动、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复兴等五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解读,希望在人们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方面能够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历史环境"理论揭示:一定时代既定的历史环境,构成制约这一时代人们实践活动的前提;在商品经济社会,任何国家的社会发展道路都依存于世界历史环境与其具体国情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在于依据当今中国的历史环境,对内改革,实行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对外开放,充分吸取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中国的历史实践对其他国家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实践表明 ,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 ,还必须有相适应的物质条件和思想、教育、文化传统等作基础。我国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只是国家民主建设的起点 ,人民民主生活的开端。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重新审视我国的民主建设 ,可以看到 ,一个不是从本国的经济、文化内生的国家的民主 ,从民主的政治制度的确立到民主在社会生活中的全面生根 ,民主建设的历史任务还非常艰巨而漫长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是历史的必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模式的建立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两者相结合漫长理论探讨的最终成果。中国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具有鲜明的中国历史特色,与中国的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历史有密切的联系.无论从国家统一还是从地方自治看,民族区域自治都有古代中国历史的经验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产物.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可以在中国近代、现代和当代历史中找到存在的理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有近现代历史的根据,其民主政治则有近代、现代和当代的根据.依法治国方略,不仅是对当代中国执政教训的总结,也是古代、近代和现代中国有关经验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要总体布局,循序渐进.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布局.它的形成是四代领导核心集体智慧的结晶.经历了初步探索、基本形成和发展完善的过程,实现了从邓小平“两位一体”到江泽民“三位一体”,再到胡锦涛“四位一体”和“五位一体”的创新.这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历史为平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 8 0多年社会主义经济的丰富实践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现在既有必要也有条件构建较为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为此必须破除禁锢人们思想的两种教条主义 ,克服从定义出发的思维定势 ,根据恩格斯关于“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的观点 ,认真研究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 ,从中揭示规律性 ,以先进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市场经济“三位一体”总公式为主线 ,对一系列重大问题有所突破 ,构建全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做出了科学判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如何理解新的历史起点的特征,准确把握我们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挑战,将会有助于我们正确认清形势,保持清醒头脑,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光辉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选择;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宣告了"社会主义终结论"的彻底破灭;开辟了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新道路,为世界共同发展和普遍繁荣带来无限希望。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艰辛探索的必然结果,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内在要求,是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必然选择,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
毛丰席在民主革命时期,创造性地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并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使革命无往而不胜。邓小平同志总结了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论断,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