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藏汉双语教学是我国民族教育中的一项基本政策,提高藏汉双语教师培训的质量是发展民族教育的重要方面。本研究以甘南州夏河县藏汉双语教师培训为研究对象,经过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对培训的现状、需求、产生的影响、经费及有效性等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提出影响藏汉双语教师培训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2.
藏汉双语教育专业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地区未来事业振兴的宝贵人才资源。本文以阿坝师专藏汉双语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实效性方法的实证研究为契机,在对其思想政治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并认真分析基础上,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就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构建适应民族地区未来人才需要和藏汉双语教育专业学生成长需要的新机制作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3.
藏汉"双语"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语教学是民族教育特点的突出表现,以双语模式进行教学应根据不同民族的实际情况而定。就藏汉双语教学而言,必须坚持以藏语授课为主的原则。为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不断创造使这一模式顺利运行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加强藏汉双语师资和教材建设,加大对学生汉语和外语教学的力度,加速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实施。在发展民族教育和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同时,不能丢掉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针对太原师范学院连续三年来在2004级至2007级教育管理专业的128名三年级大学生中,进行《比较教育》课程双语教学时所发现的文化意识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并强调在当前双语教学改革中需要切实重视大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青藏地区的儿童生活在多民族并存的社会生态环境中,其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要支持促进民族地区儿童发展,需要以其生活环境及生活经验作为活动设计的基础之一,在藏汉混居地,幼儿园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要立足于儿童生活的藏汉两种文化并存的社会环境。因此,此地区学前教育教师,需具备藏汉“双文化”教育的态度和理念、实施藏汉民族文化教育的能力和藏汉民族文化知识,由此更好地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进而提高本地区学前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6.
由于物理文化带有西方文化的烙印,因此在藏区开展物理教育、传播物理文化,是一种在本土文化背景下的"他"文化教育。比较物理文化和藏族文化,对藏汉双语物理教育进行初步的文化思考,从文化视角来审视现实中的藏汉物理教学活动,分析其实施过程中对教学语言和教学模式的选择,是探索藏汉双语物理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高校英语文学阅读教学中培育大学生文化意识是英语教育实现立德树人宏观教育目标的具体要求,更是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针对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整体流程设计不优、教师文化意识引导能力缺乏、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高校英语文学阅读教学要从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流程、提升教师素质、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问题解决的有效路径,提升大学生文化意识培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同仁地区藏汉双语教学实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语教学是民族地区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对青海黄南地区藏汉双语教学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对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青海藏汉大学生人格特征的跨文化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卡特尔16PF问卷对青海250名藏汉大学生人格特征进行测量后发现1、藏汉大学生在人格特征方面既有差异又有一致的趋势;2、藏族大学生比汉族大学生要开朗、乐群、尊重传统,做事守恒;3、藏汉大学生在X3(感情用事与安祥机警型)与X4(怯懦与果断型)上存在显著差异。4、藏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面各具特点,在高成就和创造能力的预测上,藏汉大学生高于一般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在测验的基础上,对藏汉专科大学生的推理能力、人格特征、学习心理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了藏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各自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阿克苏地区一中维吾尔族师生员工语言态度的考察,发现他们既保持着对母语及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和忠诚,也对汉语及汉文化持积极开放的心态。文化认知与语言态度之间有着很强的互动关系,在强化文化认知和语言态度中应发挥学校教育的主要作用,但家庭教育、广播电视、社区等渠道也有待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普通话培训对于三江源区生态移民项目,尤其是农牧民就业技能培训、就业渠道拓宽等,具有重社会意义和生态意义。根据当前该地区技能培训和普通话的应用水平现状,我们提出三点建议:(1)建议编写针对藏语为母语的成年人普通话培训教材;(2)增强三江源生态移民技术培训教师的汉藏双语教学能力;(3)重视对藏族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女童教育的重要性已成为国际共识.众所周知,藏族地区女童入学率低、辍学率高的现象普遍存在.唤起藏族女童教育意识的觉醒,对藏族地区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通过分析藏族女性人格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揭示了藏族女性自我教育意识淡漠的深刻社会文化因素,阐明实现藏民族传统文化的超越是藏族女童自我教育意识觉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辅以访谈的方式,调查藏语安多方言区牧区土语片内的一个小城镇(尼玛镇)的语言活力、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结果显示,当地藏语文活力旺盛,所有被试都能用藏语流利交谈,藏语是当地的主要交际用语.大部分被试(77.4%)掌握汉语,是藏汉双语人.被试的语言文字态度的包容性较强,绝大多数被试认为藏语文和汉语文都很有用,希望藏汉语文在当地得到发展.所有被试都希望后代接受藏汉双语教育;61%的被试希望后代在接受藏汉双语教育的同时接受英语教育,成为多语人.目前调查地已逐渐发展成一个藏汉双语社区,这对在保护语言文字多样性的同时发展地区经济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是我国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在进入大学时面临着比汉族学生更大的环境适应问题。因此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必须给予广泛的关注。而且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同时还会对双语教育的时效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目前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进行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双语教育时效性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更好的改善目前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满族"双语"教育教学改革蠡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语、满文是满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亦可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满语、满文意义重大,而实行满汉“双语”教育则是继承满语、满文的最有效办法。满汉“双语”教育的可能性是:现有的满族聚居环境,可资利用的满族文化遗存、语言文字成果及可资利用的师资和可资借鉴的经验。满汉“双语”教育的必要条件是:开办满族学校,取得群众和政府的支持。满汉“双语”教育的意义:是保护满族语言、文字的需要,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开发和使用满语、满文是历史研究的需要,也是满族文化研究的需要和满族聚居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语、满文的开发和使用也将有利于满族民俗文化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每个地区的辍学现象和辍学原因都有其特殊性,控辍对策也有其特色。因此,要控制藏族牧区小学生辍学就要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教育目标体系、开设多元化的课程体系、采用适合"双语教学"或"汉语教学"的教育方法体系、增强教师的职业情感、科学规划学校布局调整等措施来加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加强有关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加快牧区的经济建设、加大对寄宿制教育的投入、丰富牧区的文化生活等措施强化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18.
藏语是藏族人民的主要交际工具。在世界步入信息化和现代化的今天,语言趋同、语言濒危现象已成为现代语言生活的突出问题。藏语文也不例外。民族语文生存发展的根本出路,就是要在改善外部环境的同时,形成强有力的内部适应机制,即一方面积极推广语言的规范化和现代化,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地实施以母语教育为基础的双语教育,这是改善和保护语言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进程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赋予了新的时代性,随着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在教育和文化上的发展意识、民主意识和平等意识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对加强我国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的重要性,如何加强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0.
藏族大学生群体对法、法律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即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可称为藏族大学生群体的法律意识.藏族大学生群体的法律意识是形成"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通过民族法学教育予以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