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今年以来.达州市以实施“十大惠民行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着力从根本生解决人民群众的生计问题.取得较好的成效。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6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实现就业再就业8576人.其中“4050”人员等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3957人.分别完成省上下达目标任务的67.93%、71.47%、131.9%。[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南充市部分农村集体土地被相继征用.失地无业农民不断增加。据统计.1999年以来.全市因国家征地转为城镇居民的农民有17万余人,其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失地无业农民有108036人,目前通过多种渠道已实现再就业的有57107人,占57%。  相似文献   

3.
邻水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被广安市委、市政府授予明单位称号;县就业局被省劳动保障厅、省解困再就业办、省劳务开发办授予再就业培训“五年五十万计划”先进单位、流动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劳务开发先进单位和劳务输出先进单位;邻水县被省政府和省劳动保障厅授予“再就业培训基地”和“劳务基地县”称号,县就业训练中心被省扶贫开发办命名为“劳务扶贫培训工程培训示范基地”;县劳动保障局局长幸云被省劳动保障厅和省人事厅授予“再就业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4.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在全省职工中开展“四川省十大杰出技术能手”和“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的评选、表彰活动的要求。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经济委员会、四川省总工会、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妇女联合会联合开展了“四川省十大杰出技术能手”的评选、表彰活动。在行业、企业推荐,各地、各部门初评的基础上,经四川省技术能手评审委员会评审、社会公示.四川省技术能手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同意授予林勇等10名同志“四川省十大杰出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表彰十大杰出技术能手,是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若干意见》,拓宽技能人才成长通道,营造尊重技能、尊重劳动的社会氛围。 希望受表彰的同志再接再厉,积极进取。运用自己的职业技能,在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贡献。希望广大劳动向获奖人员学习,立足本职、刻苦钻研技术,努力提高技能,进一步增强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希望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强省战略,切实加强职业培训,为提高劳动整体素质。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更大贡献。[编按]  相似文献   

5.
南充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去年11月,全市已参保城镇居民43.22万人。占应参保居民的51%,其中学生儿童参保24.29万人,成年人参保18.93万人;城镇居民医保筹集到位资金3627万元。其中参保个人缴费2707万元,省财政预拨补助814万元.市财政预拨补助106万元。去年7至11月。全市参保居民已享受待遇6843人次,医保基金支出1069万元。平均报销率46%。  相似文献   

6.
宣汉县就业培训中心是达州市再就业培训定点机构,四川省再就业培训基地,被省劳动保障厅授予“省优秀训练中心”称号。近年来,该中心努力实现职业培训与促进就业再就业的良性互动,推进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有力地促进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7.
南充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坚持采取7项措施使就业工作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1-6月组织介绍了18852人实现就业,免费为下岗人员进行职业指导2.1万人次。  相似文献   

8.
2002年以来,我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的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积极的就业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实际,开拓创新,努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广大下岗失业人员不等不靠,自强自立,自主择业,自主创业,谱写出新的篇章。各个方面都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个人,对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推动我省的就业再就业工作,经省政府同意,省人事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决定,对马小凤等39名“全省再就业先进工作者”、王德鹏等40名“全省再就业优秀个人”予以表彰。希望受表彰的先进个人以此为新的起点,戒骄戒躁,再接再厉,继续努力,为就业再就业工作再创新的业绩,做出新的贡献。全省广大干部职工和下岗失业人员要以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为榜样,团结一致,振奋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省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新局面。关于表彰全省再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的决定$四川省人事厅 $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相似文献   

9.
南充市顺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促就业工作.近三年来全区新增城镇就业2.32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万人.失地农民就业6100人.零就业及“4050”人员就业51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年输出转移农村劳动力10多万人.年创劳务收入8亿元,就业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荣获全市劳动就业工作目标考核特等奖第一名。  相似文献   

10.
南充市近年来在劳务输出上狠下功夫.从农民工的培训到劳务输出衔接等方面.探索出了切实可行的路子.为农民增收创造了良好条件,2007年全市劳务输出170万人.比2006年增加4%,劳务收入106亿元,比2006年增加10.4%.  相似文献   

11.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南充市注重把解决特殊困难群体再就业作为民生工程的重点来抓.采取“12345”联动机制,帮助特殊困难群体再就业,收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实施就业促进行动,是今年我省“十大惠民行动”之首。 四川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整体经济水平欠发达,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反映到就业上,形成了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大,就业机会不足的问题。据测算,今后三年中,我省城镇每年需要就业再就业的人员有140万左右,而能提供的岗位仅有80万个左右,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1000万人需要转移就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达州市以实施"十大惠民行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着力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的生计问题,取得较好的成效。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6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实现就业再就业8576人,其中"4050"人员等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3957人,分别完成省上下达目标任务的67.93%、71.47%、131.9%。——做强产业扩大就业。达州市加速推进产业发展,努力扩大城乡就业,  相似文献   

14.
南充市社保机构在全面落实国家、省社保特殊政策的同时,多管齐下采取应对措施,积极帮助参保企业克服困难,走出困境。一是采取主动联系的方式.及时按政策核准参保企业缓缴社保费.目前已核准39户受灾企业缓缴社保费4852万元。二是根据生育保险基金收支情况调整征收比例.自2月起征收比例由0.6%降至0.4%.全年可为参保企业减负135万元。三是浮动调整工伤保险费征收比例.根据参保企业工伤发生率实行征收比例浮动制.全年预计可为参保企业减负160万元。  相似文献   

15.
数据     
●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进展良好 1-6月,我省城镇新增就业35.9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5.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4.8%。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17.4万人.同比增加3.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2.5%。其中“4050”等困难就业对象再就业5.9万人,同比增加1.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4.3%。全省共帮助1.1万户“零就业”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至少有1人就业再就业。  相似文献   

16.
彭州市是“三线”老工业企业较多的市(县)之一.国有企业比重大,1998年至2004年12月.全市共有四川省、成都市属国有企业11户.彭州市属地方国有企业54户,下岗失业职工达2.4万人,二轻、供销、商业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近万人。另外,该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人口65万余人,其中现有农村劳动力41.7万人.每年新增城乡劳动力约5000人左右。近年来.随着该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加快,以及招商引资战略的成功实施而引起的产业结构调整,已有1.6万余名农民失去土地。  相似文献   

17.
我省是劳动力资源大省、劳务输出大省。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劳务输出的规模逐年增大,目前已经有2000多万人,劳务收入突破了1000亿元。近几个月来,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持续下滑的影响,导致我省部分农民工失业返乡。据统计,截至12月中旬,从省外返乡农民工已有78万多人。  相似文献   

18.
他是个普通的农民工,他和千百万的农民一样离开家乡到城市中寻找更好的生活。他又是一个特殊的农民工,他曾先后获得全国第五届优秀进城务工青年、全国服务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先进个人、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河南省青年五四奖章标兵、全国优秀农民工、改革开放三十年十大农民创造风云人物、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河南青年创业风云人物等荣誉称号以及中国文化扶贫奖功勋奖、全国三农研究创新奖特别奖、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奖项。2008年1月,他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所领导的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服务新农村建设百佳乡镇(民营)企业,其先进事迹先后被国内数十家媒体报道。他就是人称农民工司令的河南农民张全收。  相似文献   

19.
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3.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32.5万人,其中“4050”等困难对象再就业10.2万人,均为我省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完成情况最好的一年。年末全省结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6.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比上年末下降了0.1个百分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攀枝花市仁和区大河中路街道有3个社区,人口3万余人,机关企事业单位68家,民营个体私营组织1100户,市属国有企业23家.职工12870人.待岗人员3772人.其中“4050”人员1109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200余人。2003年5月,街道成立劳动保障所社区成立劳动保障工作站以来,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街道劳动保障所先后被省政府、市就业局评为再就业先进单位,所辖的大河南路社区被授予第一批“四川省充分就业社区”,所长杨方军被省就业局推荐参加了国家劳动保障部组织的《劳动保障协理员》教材编写。特别是该所成立的全市首家就业协会,为推动社区就业工作上台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