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省是劳务输出大省,去年全省向非农产业累计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1490万人,其中各级就业服务机构直接组织输出260万人,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为输入地和我省城镇的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及社会的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实施就业促进行动,是今年我省“十大惠民行动”之首。四川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整体经济水平欠发达,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反映到就业上,形成了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大、就业机会不足的问题。据测算,今后三年  相似文献   

3.
重庆直辖后,我省仍然是一个农村劳动力剩余大省。到1996年末,省乡村劳动力3867.23万人,乡村实际所需要劳动力2160.64万人,剩余1706.55万人,剩余率44.13%;预计到2010年,乡村劳动力将达到4476.19万人,乡村实需劳动力2187.8万人,剩余2288.39万人,剩余率51.12%;因此,做好今后农村就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工作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是深入搞好此项工作的前提,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省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无论是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还是流动就业规模,都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大、增幅快,占全国的1/10,平均耕地1.8亩,本来就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且还在逐步减少,因而农业内部吸纳量  相似文献   

4.
成都市龙泉驿区创业促进行动最近在洛带镇拉开帷幕。目前龙泉驿区城镇劳动力有12.1万人,已就业11.5万人;农村劳动力18万人,已转移11.5万人;现有民营企业3408家,个体工商户2.6万余个。全区已达到比较充分就业指标,全民创业的条件基本成熟。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精神和《就业促进法》,龙泉驿区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我省春风行动服务就业群体115.4万人次,本地企业吸纳农村劳动者就业37万人,跨地区有组织劳务输出72.2万人。今年初,省人社厅联合省总工会、省妇联,在全省开展了以"搭建供需平台,促进转移就业"为主题的春风行动,积极宣传政策,加强平台对接,开展技能培训,取得了成效。全省共组织专场招聘会1174场,发放春风卡等宣传资料320万份;提供就业服务115.4万人次,其中女性48.6万人次;本地企业吸纳农村劳动者就业37万人,其中女性17万人;跨地区有组织劳务输出72.2万人,其中女性30万人;接受创业服务3.6万人次,其中女性1.5万人次;组织职业技能培训4.4万人,其中女性2.1万人;创业培训8078人;享受培训补贴2.5万人;提供维权服务和法律援助5.2万人次,  相似文献   

6.
全省农劳办主任和驻外办劳务处处长座谈会最近在成都召开。省人社厅党组成员、省就业局局长田杰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农劳办主任黄晓东主持会议。 田杰强调,当前,我省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全省农劳系统要坚持一手抓农民工就业培训和劳动维权,一手抓农民工市民化,统筹推进我省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要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工就业形势出现重大变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要有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妇女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维护妇女就业的合法权益,充分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妇女劳动力资源,是全省就业工作中一项带有战略性的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各级政府始终不渝地倡导男女平等和妇女解放,并为扩大妇女就业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使我省妇女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妇女就业的领域日益扩大。目前,活跃在全省各条战线的妇女劳动者,已经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一、我省妇女就业工作概况据统计资料表明,1993年末,全省城镇各类经济单位中,女职工为353.31万人,占职工总数的35.82%;在乡村从业人员中,妇女劳动力为2449.6万人,占乡村从业人员总数的47.29%。1993年与1980年相比,我省城镇女职工数量增长了41.67%,女职工占城镇职工  相似文献   

8.
2009年,劳动力供大于求仍然是吉林省就业工作的基本态势,预计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将达到70万人左右,比上年末减少8万人,其中:2008年结转3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28万人,新成长劳动力8万人);2009年城镇新增劳动力34万人左右,其中:新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情特殊,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是我省贫困地区的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次农村劳动力通过外出务工给我省带来较大的财富,是我省生活消费和建设消费资金积累的一个重要渠道;第三,外出务工人员学会技术管理经验,带回资金办企业,对我省乡镇企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总之,组织好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有序化流动就业,对我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此外我省是全国人口大省,劳务输出大省,我省组织民工有序化流动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全国工作的大局。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从1994年第一次成为国务院工作和热点  相似文献   

10.
眉山市东坡区在推进企业改革中先后有1.5万名职工下岗失业.他们中许多人年龄偏大,文化较低,技术单一,到2002年底.仍有近7000名下岗失业人员未再就业,加上当年城镇新增劳动力约3000人,全区城镇有近1万人需要就业再就业,就业压力非常大。  相似文献   

11.
解决民生问题,出路在就业,关键在创业。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如何推进全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已成为当前摆在各级各有关部门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作为河南省第一人口大市,南阳市人力资源丰富,全市16岁至60岁的人力资源总量达640万人左右,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达60万人左右。南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认真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  相似文献   

12.
广元市地处四川省北部,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重灾市。全市总人口306.21万人,劳动力总数171.35万人。近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地震的双重影响,大量农民工从沿海地区返乡,而本地受灾群众失地、失业现象突出。地震之后,全市从业人员从152.3万人降到130.7万人,通过灾后专项就业援助行动,就业形势本来已经逐渐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3.
金华 《劳动者》2004,(5):24-24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中国有近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中国,解决就业问题任务繁重、艰巨、紧迫。随着传统正规部门对劳动力吸纳能力的下降,中国非正规就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4.
据权威部门发布,一季度全国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2%;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9.0%。目前我国劳动力人口存量是比较大。近一个时期是我国劳动人口增加较多的一个时期。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口每年平均增加1500  相似文献   

15.
正今夏,我省36万余名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超过冰岛的总人口。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大学生们,路在何方?本刊从省人社部门及教育部门获悉,我省今年首次投入3亿元财政资金,扶持补贴大学生创业;截至6月底,四川96所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达85.23%。令人惊讶的就业突破是如何实现的?扶持"大红包"怎么分配?不靠"拼爹"拼自己,四川省政府有哪些促进大学  相似文献   

16.
南充市顺庆区作为我省第二大高校汇聚地,目前共有高校5所.在校学生8万余人。近年来,顺庆区劳动就业部门开展了“四个五措”大学生就业促进行动(出台5项扶持政策,建设5个见习基地.聘请50名导师,培训500名创业带头人),通过大学生就业创业导航站.建立实训中心及校内外见习基地.依托小额代款扶持创业领头人,建立大学生科技园,开展“校企联姻”等活动.举办“双选”招聘会,  相似文献   

17.
为帮助藏区群众提高就业能力,实现就业,稳定就业,今年我省将首次对藏区群众开展免费职业培训,培训目标为1000名以上。近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公布了"千名藏区群众职业培训行动"方案。根据方案,阿坝州、甘孜州将各培训500名以上,凉山州木里县培训50名以上。省财政将对"千名藏区群众职业培训行动"给予补贴。"千名藏区群众职业培训行动"  相似文献   

18.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那么农民外出打工的社会效益何在?我认为结论应该是:利大于弊,功不可灭。首先,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我省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大省,用十六分之一的耕地养育着十分之一的人口。人多地少的矛盾今后将进一步加剧。这一基本省情给农民致富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带来了极大的制约。因此,有人讲"农民要致富,必须减人数"。我省目前有900多万农民在省内外流动就业,为我省农村减少了五分之一的劳动力,近似于全省乡镇企业吸纳的从业人数。农民的外出为缓解我省人多地少的矛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夯实服务基础 统筹城乡就业 2008年,为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能力,按照国家发改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省发改委、省劳动保障厅的部署要求,泸县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20.
统筹城乡就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于构建稳定的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乐山市正在建设经济强市、旅游大市,实现100万人口大城市的目标,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加快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市场的开发建设,完善公平就业环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