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作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可见,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极端重要性,而社会保险则居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位置。  相似文献   

2.
1998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覆盖全体城镇职工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标志着我国医疗保障制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医疗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全体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对社会和谐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构建劳动保障工作长效机制,推进劳动保障工作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构建劳动保障工作长效机制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主题就是构建和谐社会,在全会提出的九大目标任务中,其中之一就是"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从《决定》可以看出,劳动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破解的重大难题;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其核心是建立劳动保障工作长效机制,实现劳动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卢纯佶 《中国劳动》2006,(12):13-1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制度。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把其作为政府和部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抓。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要在发展经济的前提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在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保障与就业的关系,如果劳动者能够充分就业,且其收入都能达到或超过自身的基本生活水平,那么社会保障的压力就小,反之社会保障的压力就大。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保障制度中…  相似文献   

5.
数据     
全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工作座谈会4月14日至16日在攀枝花召开。会议提出,围绕“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继续深化我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继续全面贯彻《工伤保险条例》,协同推进生育保险,进一步扩大覆盖面,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保持我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平稳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为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经济运行的"调节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而我们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社会经济发展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急风暴雨式”地解决劳动保障紧迫问题的工作方式即将转变为更为深入细致的制度完善、机制建设和管理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8.
全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工作座谈会4月14日至16日在攀枝花召开。会议提出,围绕“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继续深化我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继续全面贯彻《工伤保险条例》,协同推进生育保险,进一步扩大覆盖面,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保持我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平稳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为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新的贡献。省劳动保障厅副厅长张列加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在全面总结我省2004年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工作情况时,张列加指出,2004年,我省各级劳动保…  相似文献   

9.
在新形势下,劳动保障工作内容越来越丰富,任务越来越繁重,作用越来越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这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紧密相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受加强劳动保障工作。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经济结构调整和城镇化速度加快,推动劳动力结构和城乡关系的大变革。劳动力的流动性增强,数以亿计的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解决他们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更为紧迫。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险法》是我国社会保障领域的首部综合性法律,这部法律的出台被认为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一次重大的制度突破。这部民生大法涉及到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多项社会保障,它的施行将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及每个国民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集中论述《社会保险法》中凸显的九大亮点。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全局。“十五”计划建议和国务院《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均明确提出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目标:“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1保障制度规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目标,为加快建立完善吉林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指明了方向。最近,我们到长春、吉林、延边等七个县市就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思想观念都有了显著的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日臻完善也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社会体制创新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就,然而也依然凸显出一些问题,阻碍了社会保障体系的顺利开展,因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决定.从2011年7月1日起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并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制度模式、任务目标。建立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的重大举措。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最近发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纂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B号),进一步明确了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的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决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事关广大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社会方方面面广泛关注。针对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本刊“社区茶座”栏目陆续刊登一组问答,力求通俗易懂地做好政策阐释工作,把政策原原本本地介绍给广大群众,使国家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编按]  相似文献   

16.
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是社会保障工作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举措,对于解决城镇非从业居民、中小学生和少年儿童等看病就医问题,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改善民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构建了我国全新的从覆盖到衔接"三步走"的社会保障理论框架,比较系统地回答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如何从目前城乡二元的分割体系走向未来和谐社会保障体系的命题。即第一步,从现在到2020年,实现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二步,从2021年到2035年,实现以东、中、西部为区域划分的城乡社会保障"大区域内"的动态衔接;第三步,到2049年(建国100年),最终实现和谐社会保障体系的稳步建立,并实现从大区域内的衔接到全国范围内的衔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成都市在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化进程中.围绕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从城镇职工实行基本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及失业五项社会保险.发展到将城乡居民纳入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范围.社会保障制度已覆盖全民。同时.按照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总体规划.成都市还积极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体系.率先从退休人员社保待遇领取资格核查认证工作人手.强化制度建设和平台功能.  相似文献   

19.
社会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健全的社会保障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让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因此,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劳动》2012,(9):1
我国社会保障资金规模不断扩大,资金总体安全完整,基金运行平稳规范,有效保证了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支付。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社会保险制度体系情况。至2011年底,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体系覆盖全国所有县,参保人数合计超过13亿人,比2005年增长2.77倍,其中189个县合并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