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适应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服务工作需要.从1994年起,大多数劳务输出省份相继向主要的劳务输出地区派出了劳务工作机构(以下简称“劳务工作派出机构”).在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方而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多渠道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2.
资中县是有人口131万的农业大县,其中农业人口116万,农村剩余劳动力40万。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发展劳务经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资中县积极探索和实施以就业、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劳务开发综合服务工程,通过“政府推动、政策促动、宣传带动、城乡互动”,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2002年以来.全县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16万余人次.创劳务收入49.47亿元.农民人均年劳务收入1339元。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据全省农民工工作办公室主任会议披露:2010年,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520万人,同比增长1.75%,实现劳务收入323亿元,同比增长16%,转移人数、劳务收入实现“双增”。全省金融机构通过发放各类惠农卡贷款直接及间接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达257.46万人;通过开展“春风行动”,面向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就业服务42.2万人次,跨地区有组织劳务输出41.8万人,本地企业吸纳农村劳动者38.1万人,就地就近自主创业成功7326人。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地方经济,近年来,平昌县就业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政府推动、政策促动、市场拉动、宣传发动、培训带动、有序流动”的工作思路,奋力实施“劳务经济富民强县”战略.几年来,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28.5万人次.组织劳务输出119.5万人次,实现劳务纯收入35.5亿元.占全县GDP和农业总产值的30.1%和41.1%,劳务输出已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主渠道和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平昌县先后被授予四川省劳务输出示范县、劳务开发先进基地县、建筑劳务输出10强县等多项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积极培育劳务输出品牌,在全省建立了各类职业介绍机构1123家和1058个乡镇劳务输出平台的基础上,实施“双百工程”建设,在省外培育100个劳务输入基地,在省内培育100个劳务输出基地,及时为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提供服务。[编按]  相似文献   

6.
近期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劳务开发工作会议提出,以农民增收和提高非农产业就业水平为目标,坚持稳步扩大规模,突出抓好培训,提高技能水平,增强输出实效,完善工作体制,做大做强劳务经济,促进我省由劳务输出大省向劳务开发强省转变。会议强调,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丘陵大县、人口大县、劳务输出大县,要切实加强对劳务开发工作的领导,把着力点放在解决突出问题、关键环节和检查落实上。今年全省要实现转移和输出农村劳动力1400万人、劳务收入500亿元的目标。在今明两年内将实施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培训农民工1000万人次,基本做到已转移和输出…  相似文献   

7.
仁寿县是以农业为主的丘陵大县,全县人口160.3万.其中非农业人口仅25.5万人.总耕地面积122.6万亩,农业人口人均0.9亩.农村劳动力783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40余万人,是我省第一人口大县.劳务产业发展潜力十分巨大。仁寿县白改革开放以来始终都把劳务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大支柱产业来抓。通过二十年的努力,仁寿县劳务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四川省劳务输出基地县和劳务外派基地县。  相似文献   

8.
成都市青白江区人社局坚持把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探索新思路,拓展新途径,取得了一定成效。2012年至今.全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新增1.35万人:劳务转移输出规模达18.87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0.37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12%。  相似文献   

9.
南充市嘉陵区近年来把劳务经济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增收工程”和“富民工程”来抓,到2005年底,已实现转移和输出农村劳动力17.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1%;创劳务收入9.1亿元,人均达1445元,占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5%;引导能人302名,带资0.75亿元,回区创办企业257个。年创税195万元。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嘉陵区因地制宜,实施“一二三四工程”.探索出了一条西部贫困地区“发展劳务经济、促富民强区”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宜宾市翠屏区总人口78.3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7.8万人,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全市劳务开发、劳务输出重点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把促进农村劳动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我省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按照“保规模、保发展、保稳定,强素质、强服务、强基础”的总体思路.以稳定就业为核心、以增加收入为目标.积极创新举措,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继续保持强劲势头。数据显示.全年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173.89万人.同比增长7.44%。其中,  相似文献   

12.
广元市利州区地处川陕甘交汇处,素有“川北门户”之称,总人口47.3万,其中农业人口20.2万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利州”主题,大力实施劳务开发战略,把劳务开发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和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抓,积极探索“七位一体”工作模式,形成了“劳动力资源管理-职业技能培训-转移输出-维权保障-回引创业”并举的劳务开发工作新格局,近3年来累计转移和输出农村劳动力20余万人次,创造劳务总收入12.6亿元。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绵阳市坚持“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发展、以发展惠民生、以民生保稳定”的工作思路,整合各类培训资源。以“六大培训”工程为抓手,增强了职业培训针对性,提高了技能就业稳定率。2009年.全市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29.2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52.24%,比上年增长4%;实现劳务收入80.28亿元.比上年增长9.27%,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997元。  相似文献   

14.
资中县积极探索和实施就业、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劳务开发综合服务工程,2002年以来,全县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16万余人次,创劳务收入49.47亿元,农民人均年劳务收入1339元.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47%。维护外出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是搞好劳务输出的最关键环节,为此.资中县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外出务工人员跟踪服务承诺制”.构建了“四个一”民工维权和救助工作模式。截至2005年底,共受理民工投诉5268件.处理民工侵权案件457件。挽回农民工经济损失1732.5万元。  相似文献   

15.
<正>河南省南阳市依托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为载体,实施劳务品牌带动战略,加强外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培育了"唐河保安"、"南召绣女"、"镇平玉雕"、"内乡建筑"、"方城电焊"、"社旗渔工"、"邓州护工"等十大劳务品牌,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由单纯劳务输出向组织化、技能化、品牌化输出的转变,达到了输出一批、发展一批、稳定一批、脱贫一批的效果。近五年来,全市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  相似文献   

16.
苍溪县幅员2330平方公里.辖39个乡镇.总人口78万.其中农村劳动力38万人。近年来,苍溪县围绕“整合资源、完善体系、健全机制、优化服务”的农民工工作方针,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强化培训、提供服务、依法维权、劳资双赢”的农民工工作思路和“立足国内市场.拓展国际市场”的劳务输出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17.
全省农劳办主任和驻外办劳务处处长座谈会最近在成都召开。省人社厅党组成员、省就业局局长田杰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农劳办主任黄晓东主持会议。 田杰强调,当前,我省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全省农劳系统要坚持一手抓农民工就业培训和劳动维权,一手抓农民工市民化,统筹推进我省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要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工就业形势出现重大变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要有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安岳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多达80余万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扩大输出转移规模.狠抓技能培训.保障民工权益.使全县劳务开发暨农民工工作迈上了四个“新台阶”;技能培训迈上新台阶.培训农村劳动力每年达1.1万人;  相似文献   

19.
苍溪县针对全县下岗失业人员14万余人,农村富余劳动力23万人的严峻形势,不断创新举措,狠抓落实,多渠道促进就业再就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连续6次被省政府表彰为“劳务开发工作先进县”,2004年被表彰为全省“再就业工作先进县”,“两保再就业工作”连年被广元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20.
金堂县深度开发劳务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获得了巨大的劳务经济效益,成为在全国享誉甚久的劳务开发基地县,先后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评为“转移农村劳动力先进县”,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农民工创业示范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